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投入品选择与管理制度

农业投入品选择与管理制度

一、农业投入品选择与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公司蔬菜种植基地投入品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1.公司蔬菜种植合作社使用的投入品主要包括种子、农药、肥料三大类。

2.种子、种苗应向具有经营权的单位购买,所选购的产品必须符合《瓜菜作物
种子白菜类标准》(GB16715.2)~《瓜菜作物种子叶菜类标准》(GB16715.5)标准要求,选择优质、抗病、丰产的品种种植,推广杂优利用技术和杂交一代新品种。

3.农药采购应向具有检验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标准“三证”齐全的企业
购买,严格按照《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1~8321.7)的要求,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4.商品肥料采购应向检验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标准“三证”齐全的企业
购买,人、畜、禽类等有机肥料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使用。

5.公司对采购的投入品进行档案记载,列出品种、数量、规格、价格、进货渠
道等。

6.仓库管理应按《领用单》发货,及时填写《农资仓库管理卡》对使用后的投
入品的包装袋、瓶、箱子等应及时回收,统一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7.剩余的投入品应及时退回仓库,办理相应手续,防止对人、畜、作物和环境
带来危害。

8.每月对库存投入品进行了一次盘点,做到账卡、账物相符。

9.公司定期对基地投入品使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

二、田间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合作社生产的蔬菜的可追溯性,制定本制度
1.严格按照上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和完善记录、保存和使用方法,加
强合作社的档案管理工作。

2.公司办公室为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指导并督促合作社建立农业投入品档案
和蔬菜种植田间档案。

3.记录基地基本情况,包括基地名称、法人代表、种植面积、田地大棚编号。

4.记录蔬菜种植情况,包括播种期,种植数量、前茬茬口、定植期
5.记录田间用肥情况,包括分次(基肥、追肥、叶面肥)所用肥料的名称、用
量、用肥方法和用肥时间,以及肥料的进货渠道、施肥责任人等。

6.记录生长期间分次发生的病、虫、草名称,进行农药防治的农药名称、剂型、、
用药数量、用药方法和时间,以及农药的进货渠道,以及对田间土壤、育苗营养土、营养钵、种子等进行消毒处理时,也应记载相应的用药的情况,用药责任人等。

7.记录产品销售情况,包括分期分批采收时间、采收数量、销售数量及销售渠
道(批发、零售、配送等)等情况。

8.田间档案由合作社安排专人负责,保证记录的完整、真实、正确、清晰。

9.田间档案局保存二年,其它档案保存五年,禁止伪造蔬菜田间等档案。

10.各种档案不得随意借阅,需要借阅必须经过公司领导批准。

三、蔬菜检测和认证制度
1.公司在配送加工中心设立检测室,配备检测所需仪器设备,以满足蔬菜检测
和认证有要求。

2.检测室配备1-3名有上岗资格证的检测专管员,负责抽样、检测、监督等工
作。

3.检测人员每年进行不少于40小时的专业培训和学习。

4.蔬菜产品在上市前必须进行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做到不检测不上市,不合格
不上市。

5.做好检测结果的记录工作,保持其可溯性。

样本保存到本批销售结束后2—
—3天,叶菜类保存2天,茄果类等保存3天。

6.积极参加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蔬菜的产品质量认证,争创“边
山河”品牌。

7.检测项目包括: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啶虫咪、毒死蜱、乐果、氧乐果、
甲氰菊脂、吡虫啉、甲胺磷、灭多威、多效磷、辛硫磷等17项。

四、蔬菜整理、包装、储运制度
1.基地蔬菜成熟后,员工必须进行分级采摘,然后统一交到公司加工配送中心。

2.蔬菜进入加工中心后进行第二次整理,按不同规格、大小进行分类。

3.分类后的产品上应统一贴上“边山河”商标,不得漏贴、贴歪斜。

4.贴标后的蔬菜按品种和规格进行分别包装,同一包装物内的产品摆放必须整
齐紧密,
5.包装容器应统一规格、大小一致,整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
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蛀虫、无腐烂、无霉变等,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塑料箱要符合相关质量要求。

6.包装物或标识上应标明产品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
质量论证等相关信息。

7.包装物上由包装人员贴上包装工工号,由检验人员贴上检验号检验号,以便
追究质量责任。

8.所有产品包装后,应按品种、规格分别储存,能进保鲜库的产品及时进库,
需要进冷库的要非常慎重。

库内码放在整齐,时刻保持气流均匀流通。

9.所有运输使用全程冷链,冷链车保证无污染,蔬菜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
装、混运。

五、产品追溯制度
为了让蔬菜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公司对蔬菜质量实行责任追究,使每个生产环节有据可查,及时以下或停止其生产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1.公司成立质量检测管理中心,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制定蔬菜质量标准以及蔬菜栽培技术规程,严格执行行业标准,实行跟踪挂
牌服务和生产过程建档立卡,确保生产过程按照技术规程操作。

3.严格管理农药使用情况,执行GB/T8321国家标准,正确使用“三证”齐全
的农药,通过建立田间施用记录档案,保证农药产地的可追溯性。

4.严格管理肥料的使用情况,执行GB/T6278国家标准,正确使用“三证”齐
全的肥料。

使用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发酵,确保重金属和卫生达标,严禁
使用硝态氮肥,后期严禁使用人粪尿,同时建立田间施用记录档案,保证肥料源头的可追溯性。

5.加强环境的保护,大力推广“猪—沼—菜”种植模式,实现“零排放”生产,
杜绝“三废”污染、化学污染和农业污染,保证蔬菜的生长环境的安全环保。

6.加强包装与出货管理,所有包装物或标识上应标明产品品名、产地、生产者、
生产日期、保质期、包装者、检测者、产品质量论证等相关信息,确保产地、生产者、检测者、保鲜期等信息的可追溯性。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