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制度一、无公害肉鸡养殖投入品采购管理制度1、禁止采购、使用药物原粉、人用药以及国家明令禁用和未经批准生产的无“三证"的药物、饲料。
2、药物的采购、使用严格按照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办法》和《兽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从合法的采购渠道采购。
3、采购、使用的药物、饲料必须是合法、安全、有效、无毒、无害、无残留或残留低的,禁止采购、使用“三无" 产品(即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及批准文号过期的产品。
4、药物、饲料进仓时,必须查验其包装(商品标签)及产品合格证,明确登记进货时间、商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批号)、有效期、进货渠道、进货数量、金额、休药期。
5、凭《用药处方单》领用药物.领用药物、饲料必须严格登记领用日期、商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有效期、领用数量、使用单位(鸡舍编号)、使用剂量、休药期、领用人。
6、领用药物后,仓库必须保存《用药处方单》备查,且保存两年以上。
7、持有县级以上畜牧主管部门核发的《动物防治员》证的人员方有开据《用药处方单》资格,各基地由专人开据《用药处方单》。
8、药物的使用必须按药物说明书及瓶签的内容,在兽医指导下进行,不得擅自用药、滥用药、加大用量.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药物产品质量及技术问题,必须及时向本场兽医及上级领导报告。
9、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疾病,有目的地调节其生理机能并规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质(含饲料药物添加剂)。
二、无公害肉鸡药物使用管理制度1、为加强兽药的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兽药、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滥用兽药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保证肉鸡产品的安全卫生,符合无公害食品肉鸡标准,特制订本规定.2、肉鸡使用的所有药物、饲料,必须在兽医的指导下,按产品标签上标明的适用范围、用量、停药期、休药期及注意事项执行。
3、肉鸡出栏屠宰前40天,不能使用抗生素。
4、饲料中添加的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的药物,必须按农业部文件《农牧发[2002]20号》规定的《批准文号为“药添字”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所列要求执行休药期。
5、饲料中不得添加农业部文件《农牧发[2002]20号》规定的《批准文号为“兽药字"的饲料药物添加剂》所列的兽药成份。
6、禁止使用农业部文件《农牧发[2002]1号》规定的《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中所列品种的原料药及其其制剂. 7、禁止使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的《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中所列药物及含有相应成份的药物。
三、疫苗的保存和使用制度(1)掌握疫苗的贮藏要求,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贮藏。
(2)贮藏设备:低温冰柜、电冰箱、液氮罐、冷藏柜。
(3)贮藏温度:活疫苗一般要求在—15℃条件下贮藏;灭火疫苗要求在2—--8℃条件下贮藏,不能低于0℃,更不能冻结。
(4)所有疫苗贮藏于冷暗、干燥处,避光防潮.(5)分类存放:按疫苗的品种和有效期分类存放,并标以明显标志,以免乱而造成差错。
(6)建立疫苗管理台帐,详细记录出入疫苗品种、批准文号、生产批号、规格、生产厂家、有效期、生产日期、领用数量、使用单位(鸡舍编号)、使用剂量、休药期、领用人等.(7)注意事项:①按规定的温度贮藏;②在贮藏过程中,应保证疫苗的内外包装完整无损。
饲料、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1饲料原料使用管理制度:1。
1 感官要求: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及异嗅.1。
2 饲料原料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GB 13078 的要求. 1。
3 饲料原料中含有饲料添加剂的应做相应说明.1.4 允许使用常用饲料原料:玉米、豆粕、膨化大豆、麦夫、鱼粉、大豆油、石粉、磷酸氢钙、贝壳粉2 饲料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2。
1 感官要求:应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异味及异嗅。
2.2 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GB 13078 及相关标准的要求.2.3 饲料中使用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性饲料添加剂产品应是《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品种,或取得试生产产品批准文号的新饲料添加剂品种。
2。
4 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按照《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执行.2。
5 氨苯砷酸和洛克沙胂不应用作鸡饲料添加剂。
2。
6 饲料中使用的饲料添加剂产品应是取得饲料添加剂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准文号的产品。
2.7 饲料添加剂产品的使用应遵照产品标签所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3 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使用管理制度:3。
1 感官要求:应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
3.2 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允许量应符合GB 13078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3。
3 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应符合标签中所规定的含量.3.4 肉鸡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不应使用违禁药物.4 饲料加工过程使用管理制度:4.1 饲料企业的工厂设计与设施卫生、工厂卫生管理和生产过程的卫生应符合GB/T 16764的要求.4。
2 配料4.2。
1 定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检验和正常维护,以确保其精确性和稳定性,其误差不应大于规定范围.4。
2。
2 微量和极微量组分应进行预稀释,并且应在专门的配料室内进行。
4。
2。
3 配料室应有专人管理,保持卫生整洁.4.3 混合4.3。
1 混合时间,按设备性能不应少于规定时间。
4。
3.2 混合工序投料应按先大量、后小量的原则进行。
投入的微量组分应将其稀释到配料称最大量的5%以上。
4.3。
3 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时,应根据药物类型,先生产44药物含量低的饲料,再依次生产药物含量高的饲料。
4.3。
4 同一班次应先生产不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然后生产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为防止加入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在生产不同加入药物添加剂的饲料产品时,对所用的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应进行彻底清理.4.4 制粒更换品种时,必须用少量单一谷物原料清洗制粒系统。
4。
5 留样4。
5.1 新接受的饲料原料和各个批次生产的饲料产品均应保留样品。
样品密封后留置专用样品室或样品柜内保存.样品室和样品柜应保持阴凉、干燥。
采样方法按GB/T 14699执行。
4.5。
2 留样应设标签,载明饲料品种、生产日期、批次、生产负责人和采样人等事项,并建立档案由专人负责保管.4.5。
3 样品应保留至该批产品保质期满后3个月.5 标签、包装、贮存和运输5.1 标签商品饲料应在包装物上附有饲料标签,标签应符合GB 10648中的有关规定。
5。
2 包装5。
2.1 饲料包装应完整,无漏洞,无污染和异味。
5。
2。
2 包装材料应符合GB/T 16764的要求。
5。
2.3 包装印刷油墨无毒,不应向内容物渗漏。
5。
2.4 包装物的重复使用应遵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5.3 贮存5.3。
1 饲料的贮存应符合GB/T 16764 的要求.5。
3。
2 不合格和变质饲料应做无害化处理,不应存放在饲料贮存场所内.5。
3.3 饲料贮存场地不应使用化学灭鼠药和杀虫剂。
5。
4 运输5。
4。
1 运输工具应符合GB/T 16764 的要求.5.4。
2 运输作业应防止污染,保持包装的完整.455.4.3 不应使用运输畜禽等动物的车辆运输饲料产品。
5.4。
4 饲料运输工具和装卸场地应定期清洗和消毒。
无公害鸡场兽医防疫制度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二、出入鸡场生产区要更衣换换鞋,进行消毒。
三、养殖场内定期灭蚊、灭鼠,每月两次以上,并做好记录。
四、鸡场内严禁饲养其他家禽及与本场防疫要求相关的其他动物。
五、鸡场食堂不得外购生鲜禽类肉品及其副产品。
六、本场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动物疾病。
七、坚持自繁自养原则,若需引种时必须先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从非疫区引种,引进后要在隔离场观察一个月以上,进行检疫、检测,确认为健康者方可转本场饲养。
八、当发生高致性禽病时,必须立即报告并立即采取封锁和扑灭措施,全场进行彻底消毒,病死或淘汰病鸡尸体按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按GB/T16569进行。
九、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生产记录工作,每群鸡建立档案,记录种苗来源、饲料消耗情况、发病及死亡率、原因,无害化处进情况,实验室检查及结果,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出栏记录等.所有记录在鸡群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十、定期进行鸡场环境、水质、疫病及药残监测,确保养殖环境无污染、鸡群健康、产品安全卫生。
无公害肉鸡场卫生消毒制度一、为统一、规范消毒药的使用,净化环境中的病原,特制订本规定.二、鸡场使用的消毒药必须是合格、合法的,并经化验室化验其杀菌率后,经禽病监控室批准方可使用。
三、使用消毒药时,必须严格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使用,不得随意加大剂量。
四、消毒药以检测杀菌作用高低进行更换,一般要求每隔20天左右更换1~2种.五、全场鸡群及环境消毒所使用的消毒药在同一时间内的必须要同一品名、品种(甲醛、烧碱除外)。
六、正常情况下每周对鸡群进行带体消毒2~3次,外围环境每隔10天消毒一次,全场必须统一时间进行.异常情况每天带鸡消毒。
七、病鸡隔离场所每天带鸡消毒2次,鸡屎每天下午撤放生石灰一次.八、鸡群带体消毒及鸡舍喷雾消毒要使用高压喷枪进行,不能使用普通喷枪(烧碱与腐蚀性过大的消毒剂除外)。
九、消毒池使用的消毒药应为价格便宜且杀菌灭毒效果好的消毒药。
十、饮水消毒用的消毒药必须是安全、低毒、低刺激、杀菌率高的消毒剂.无公害肉鸡销售管理制度一、养殖户必须签订《凤翔无公害肉鸡饲养销售合同》,并承诺严格遵守《无公害肉鸡养户守则》。
二、公司设专人负责建立无《公害肉鸡养户档案》,认真准确记录养户进鸡苗、领料、领药、销售肉鸡情况,以便进行分析监控,并保存记录两年以上.三、肉鸡养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肉鸡生产日常记录表》要求,认真记录好进鸡时间、种苗来源、品种、数量、发病及死亡情况、饲料消耗情况、用药及免疫情况、卫生管理情况、休药期等情况,一批鸡一份档案,并在鸡群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四、肉鸡出栏销售时,必须严格按照《无公害肉鸡出栏记录表》要求,认真记录好进鸡时间、种苗来源、品种、数量、出栏时间及日龄、出售数量、产品规格、出栏检疫合格情况、停药时间、休药期、销售商等情况,并在鸡群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
五、饲养过程中,兽医人员不定期到场检查《无公害肉鸡生产日常记录表》记录。
肉鸡出栏前,兽医人员到场进行检疫,并做好检疫记录。
六、肉鸡销售运输统一用标准塑料笼装,每笼不超过13羽,尽量安排在晚上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每隔2小时要停车检查一次,并做好营运记录,防治鸡笼侧倒或挤压,以免损伤鸡只或致残致病,影响产品质量.疫病监测及结果登记管理制度一、禽病监控室按计划定期做好各场鸡群的疫病监测工作,并做好监测原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