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管理制度第一篇:养殖场管理制度养殖场管理制度一、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二、积极申请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配合元宝山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三、自觉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以及抽样和监测。
四、引进和出售畜禽时,积极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取得检疫合格证明方引进和出售,并对引进畜禽进行隔离观察,经检疫确无疫病才并入大群饲养。
五、建立健全兽药及生物制品的购买和使用制度。
不购买和使用来历不明兽药产品及生物制品、假劣兽药及生物制品、禁用药、人用药和无进口兽药许可证的进口兽药,认真做好购买和使用记录。
兽药和生物制品保存堆放时,按照兽药和生物制品说明及物理特性,分类堆放。
如需要冷冻的药物和生物制品则按照要求放入冷冻柜,要求避光的则放入暗室。
六、从事畜禽养殖,按照法律法规要求,遵守下列行为:(一)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使用或添加国家明令禁止饲喂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
(二)不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潲水饲喂畜禽;(三)不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的物质饲养畜禽;(四)不用垃圾或塑料等作为燃料煮潲水、取暖和煮饭;(五)人畜(禽)居住分开、畜禽养殖分开;(六)不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害人和畜禽健康的其他行为。
七、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养殖档案,配备专门的档案盒,并载明以下内容:(一)畜禽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二)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三)检疫、免疫、消毒情况;(四)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五)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畜禽档案保存2年以上;种畜禽场依法经营,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和系谱证“三证”齐全,归档并长期保存。
八、猪、牛、羊等实行标识管理。
按农业部规定使用耳标、电子标签、脚环及其他承载畜禽信息的标识物,并按规定加施畜禽标识。
九、发现有突发重大疫病时,及时报告镇动物卫生监督站或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处理,不自行处理染疫畜禽。
十、每天对畜禽养殖场围栏及周围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每周灭鼠、灭蝇一次。
十一、不随意丢弃病死畜禽。
对非传染病死亡的动物尸体及动物内脏器官,用密封袋或密封箱运到郊外偏僻地方洒上消毒粉深埋处理或送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及其收集点进行处理。
对因人畜共患病死亡的动物尸体或动物内脏器官及时送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及其收集点进行处理。
第二篇:规模化养殖场管理制度规模养殖场免疫制度一、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防止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
二、规模养殖场严格按照规定的动物免疫程序进行疫苗免疫注射。
三、对强制免疫病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等),免疫密度必须达到100%。
经强制免疫的畜禽加施畜禽标识。
四、强制免疫病种疫苗必须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领取。
五、非强制免疫病种疫苗,购进时必须确认疫苗销售商的经营资格(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以及疫苗的批准文号、有效期等。
六、疫苗应按标签说明妥善保存,在有效期内使用,做好注射器械和注射部位的消毒,原则上一畜一颗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第三篇:养殖场管理制度xx县新塬乡亚虎养殖场管理制度一、场长职责规范:1. 负责牧场全面工作,在公司规定的用人指数内,合理安排各岗位员工,在权限范围内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生产。
2. 负责监督执行牧场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3. 制订并实施牧场内各岗位的考核管理目标和奖惩办法。
4. 定期对所有技术人员和各岗位员工进行考评,根据考核成绩对员工予以适当的经济奖惩、教育或辞退。
5. 及时圆满地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任务,定期向公司有关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6. 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定期对职工组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牧场整体生产技术水平。
7. 历行增产节约,努力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8. 安全生产、杜绝隐患。
二、技术员职责规范:1. 参与猪场全面生产技术管理,熟知猪场管理各环节的技术规范。
2. 负责各群猪的饲养管理,根据后备猪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成母猪的产奶情况,依照营养标准,参考季节、胎次、泌乳月的变化,合理、及时地调整饲养方案。
3. 负责各群猪的饲料配给,发放饲料供应单,随时掌握每群猪的采食情况并记录在案。
4. 负责猪群周转工作。
记录猪场所有生产及技术资料。
5. 负责各种饲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6. 掌握猪只的体况评定方法,负责组织选种选配工作。
7. 熟悉猪场所有设备操作规程,并指导和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
8. 熟悉各类疾病的预防知识,根据情况进行疾病的预防。
三、兽医职责规范:1. 负责猪群卫生保健、疾病监控与治疗、贯彻执行防疫制度、制订药械购置计划、填写病例和有关报表。
2. 合理安排不同季节、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3. 每次上槽仔细巡视猪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认真细致地进行疾病诊治,充分利用化验室提供的科学数据。
遇到疑难病例,组织会诊,特殊病例要单独建病历。
认真做好发病,处方记录。
5. 及时向领导反馈场内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配合畜牧技术人员,共同搞好饲养管理。
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6. 努力学习、钻研技术知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普及奶猪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职工素质。
掌握科技信息,开展科研工作,推广应用成熟的先进技术。
四、配种员职责规范:1. 年底负责制订下年奶猪配种繁殖计划,参与制订选配计划。
2. 认真观察猪群,做好发情鉴定,适时配种,按规定时间做妊娠诊断。
拟好停奶通知单,及时通知班组。
3. 做好奶猪产后监护工作,负责奶猪繁殖疾病的预防及诊疗。
4. 及时记录奶猪发情、配种、妊检、流产、产犊、治疗等技术数据,填写繁殖卡片。
5. 做好精液、药品的出入库记录和汇总,月底上报财务室。
6. 按时整理、分析各种繁殖技术资料,及时上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对场内的各项工作有何想法,要及时与领导沟通。
7. 向职工普及奶猪繁殖知识,努力学习,掌握科技信息,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
五、资料员(兼统计员)职责规范:1. 正确填写奶猪谱系,依照谱系的有关内容和规定,定期测量后备猪的体重、体尺,测定和记录成母猪泌乳月产奶量、乳脂率,并及时填写。
2. 负责奶猪各项育种指标分析、日粮营养分析和泌乳月分析。
3. 负责参加dhi报告猪只的采样工作,及时把数据输入电脑并做数据分析。
4. 负责猪群异动、产奶及销售、人员任用等各项数据的整理,于每月初4日前填写生产报表,上报公司。
5. 每月月底完成计件工资所需的数据统计。
6. 妥善保存各类原始资料。
7. 努力钻研业务,热爱本职工作,实事求是,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六、核算员(兼保管员)职责规范:1. 严格执行公司主管部门的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2.进出物资要严格检查质量、数量,各项记录及时完整,各种报表要及时准确,3. 妥善保管和调用物资,先进先出,避免霉坏、变质及非正常损耗。
注意防火、防盗。
每月盘存,做到帐实相符,实事求是。
4. 如实记录各类饲料的进出库及奶猪饲喂情况,及时核算奶猪饲料成本。
5. 每月底根据物资周转周期及适当库存,按实际需要做好下月的采购计划,及时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6. 做好食堂伙食调整、管理饭票。
把握伙食价格,做好非赢利性服务工作。
七、饲养员职责规范总则:1. 保证奶猪充足的饮水供应;经常刷试饮水槽,保持饮水清洁。
2. 熟悉本岗位奶猪饲养规范。
饲喂保证喂足技术员安排的饲料给量,应先粗后精、以精带粗。
勤填少给、不堆槽、不空槽,不浪费饲料。
正常班次之外补饲粗饲料。
饲喂时注意拣出饲料中的异物。
不喂发霉变质、冰冻饲料。
3. 猪粪、杂物要及时清理干净。
猪舍、运动场保持干燥、清洁卫生,夏不存水、冬不结冰。
上下槽不急赶。
坚持每天刷试猪体。
4. 熟悉每头猪的基本情况,注意观察猪群采食、粪便、乳房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5. 配合技术人员做好检疫、医疗、配种、测定、消毒等工作。
a:犊猪岗位职责规范:1. 注意观察犊猪的发病情况,发现病猪及时找兽医治疗,并且做好记录。
2. 喂奶犊猪在犊猪岛内应挂牌饲养,牌上记明犊猪出生日期、母亲编号等信息,避免造成混乱。
3. 新生犊猪在1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
4. 犊猪喂奶要做到定时、定量、定温。
5. 及时清理犊猪岛和猪棚内粪便,犊猪岛内犊猪出栏后及时清扫干净并撒生石灰消毒。
舍内保持卫生,定期消毒。
6. 喂奶桶每班刷洗,饮水桶每天清洗,保证各种容器干净、卫生。
7. 协助资料员完成每月的犊猪照相、称重工作。
b:育成猪、青年猪岗位职责规范:1. 注意观察发情猪并及时与配种员联系。
2. 严格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
3. 保证夜班饲草数量充足。
c:成母猪岗位职责规范:1. 根据猪只的不同阶段特点,按照饲养规范进行饲养。
同时要灵活掌握,防止个别猪只过肥或瘦弱。
2. 爱护猪只,熟悉所管理猪群的具体情况。
3. 按照固定的饲料次序饲喂。
饲料品种有改变时,应逐渐增加给量,一般在一周内达到正常给量。
不可突然大量改变饲料品种。
4. 产房要遵守专门的管理制度,协助技术人员进行奶猪产后监控。
d:产房岗位职责规范:1. 产房24小时有专人值班。
根据预产期,做好产房、产间及所有器具清洗消毒等产前准备工作。
保证产圈干净、干燥、舒适。
2. 围产前期奶猪临产前1~6小时进入产间,后躯消毒。
保持安静的分娩环境,尽量让母猪自然分娩。
破水后必须检查胎位情况,需要接产等特殊处理时,应掌握适当时机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3. 母猪产后喂温麸皮盐水,清理产间,更换褥草,请兽医检查,老弱病猪单独护理。
4. 母猪产后0.5~1小时内进行第一次挤奶,挤出全部奶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速度不宜太快。
第二次可适量增加挤出量,24小时后正常挤奶。
5. 观察母猪产后胎衣脱落情况,如不完整或24小时胎衣不下,请配种员处理。
6. 母猪出产房应测量体重,并经人工授精员和兽医检查签字。
7. 犊猪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等部位内的粘液,距腹部5cm处断脐、挤出脐带内污物并用5%碘酒浸泡消毒,擦干猪体,称重、填写出生记录,放入犊猪栏。
如犊猪呼吸微弱,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八、饲料工岗位职责规范:1. 严格按照饲料配方配合精饲料。
饲料原料、成品料要按照不同品种分别摆放整齐,便于搬运和清点。
2.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各类饲料机械,确保安全生产。
3. 每天按照技术员的发料单,给各个班组运送饲料。
要有完整的领料、发料记录,并有当事人签字。
4. 运送或加工饲料时,注意检出异物和发霉变质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