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故障树分析

第5章 故障树分析

第5章故障树分析5.1 概述设备出现了故障,故障的根源在哪里?故障形成的过程怎样?故障的发生概率如何?设备状态监测时监测部位应如何选择?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对设备进行故障分析。

过去设备结构简单,故障分析可以仅靠经验,现代设备技术密集、机型多样,仅靠经验就不够了,所以发展了各种科学的分析方法。

故障树分析法是其中的一种简单、有效的重要方法,简称FTA。

5.1.1 故障树分析法特点与应用故障树:故障树是表示设备故障与它的各个零部件故障之间逻辑关系的图形。

由于这个图像一棵倒长的树,所以叫故障树。

图5-1 简单故障树图5-1是一棵简单故障树,它表明设备故障是由部件A或者是由部件B的故障引起的,而部件A的故障又是由两个零件中的一个故障引起;部件B的故障是由另外两个零件同时故障引起。

由于设备故障位于故障树的顶部故称顶事件,零件 1、2、3、4 的故障是造成设备故障的基本事件,位于故障树的底部,故称基本事件(底事件);部件A、B的故障位于顶事件与底事件间,故称中间事件。

特点:故障树分析法是对图形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故障树是一种直观的形象化技术资料,它清晰地显示了造成设备故障的全部可能情况(全部故障模式,设备的故障谱)和故障的发展过程。

但是,故障树分析法用于复杂系统时,即便使用计算机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又由于受到统计数据不确定性的影响,定量分析也十分困难,所以这种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应用: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和故障的发生概率,这不仅为查找故障、维修设备提供了线索;为状态监测提供了传感器的配置根据,而且为设备运行提供了可靠性评价;为产品设计提供了减少设备故障,改进设备可靠性的途径。

5.1.2 故障树分析步骤一般分以下几个阶段:(1)确定合理的顶事件(分析对象)和建造故障树条件;(2)建造故障树;(3)建立故障树的结构函数,并进行简化;(4)定性分析,找出设备的故障模式和薄弱环节;(5)定量分析,这个阶段的任务很多,包括计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设备故障率),底事件(基本事件)的重要度计算等。

5.2 建造故障树建造故障树是故障树分析法的核心工作,故障树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建造故障树是对设备的设计、运行、管理进行彻底熟悉的一个过程,只有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后,才能找出导致设备故障的各种基本因素及其发展过程,完成建树的准备工作。

建造故障树有人工建树和计算机辅助建树两条途径。

对于大型复杂设备建立故障树是很困难的工作,费时、费事,还容易出错,所以各国都在加强计算机辅助建树的研究,这是发展方向。

但是采用计算机辅助建树,分析人员不能通过建树过程对设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而且计算机辅助建树所需的输入准备工作也很多,所以目前普遍使用的还是人工建树,在这里我们也只介绍人工建树的步骤和方法。

建造故障树的步骤如下:(1)确定顶事件顶事件是设备不希望出现的故障状态。

一个给定的设备,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故障状态,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故障状态都作为顶事件进行分析,所以应根据任务要求确定一个特定的故障状态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

一般说除指定的外,顶事件应是主要的、较易发生的或后果严重的故障状态。

(2)确定边界条件在建树之前必须对设备和零部件的初始状态作某些规定,对分析范围作适当限制。

例如:不考虑环境因素、人的失误、电路系统的导线等不需往下追查的因素。

没有这些条件限制就不可能建成有一定范围的、合乎需要的故障树。

(3)发展故障树在确定了顶事件之后,就要以此故障树的顶事件(根)为出发点把故障树的中间事件(干)、基本事件(支)确定出来。

采用的方法人工建树时是演绎法。

这种方法的要点是由顶事件出发追查导致顶事件发生的全部可能直接因素,并把这些因素称为故障树的一级中间事件。

然后,往下追查导致一级中间事件的全部可能直接因素,并把这些因素称为故障树的二级中间事件,循此途径再往下查,一直追查到不能或不需再往下深究的故障事件为止,这些最底层的故障事件即为顶事件的基本事件。

最后,将顶事件和中间事件用矩形符号表示,基本事件用圆形符号表示,并把它们按因果关系用相应的逻辑符号联接起来,就形成了一棵完整的故障树。

演绎法建树过程实质是人的思维过程,建成的故障树是人对顶事件发生过程的图形描述。

图5-2a)为直流电动机驱动水泵的电路系统示意图,建树的边界条件为:水泵P 、导线、接头无故障,电机M 、电源E 、开关K1、开关K2故障不再往下分析。

该系统按演绎法建成的故障树如图5-2b )所示。

a) 水泵驱动电路 b) 水泵故障树图5-2 故障树示例E —110V 直流电源;M —直流电动机;K1—手动开关;K2—电磁开关;P —水泵5.3 故障树的结构函数若设备和零部件都只考虑两种状态(正常、故障),则可用0、1二值表示顶事件和底事件的状态。

设故障树有n 个底事件,第i 个底事件的状态用二值变量i x 表示,于是有1i i x i ⎧=⎨⎩第个底事件发生 (故障)第个底事件不发生(正常)顶事件的状态用二值变量T 表示,于是有10T ⎧=⎨⎩顶事件发生 顶事件不发生由于顶事件的状态完全由底事件的状态决定,所以T 是状态变量i x 的函数,用下式表示:)(i x T T = n i ,...,2,1=()i T x 是故障树的数学表达式,称为故障树的结构函数(或称设备的故障结构函数),它表明了设备状态与各组成单元状态之间的关系,是对故障进行分析的有力工具。

显然,故障树结构函数可以用布尔代数运算法则进行运算和化简,使故障树的顶事件与底事件间具有最简单的逻辑关系,以便进一步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定图5-5是比较复杂的故障树,它的结构函数需要采用上行法或下行法建立。

下行法是从顶事件开始写出顶事件与中间事件的逻辑关系式,然后自上而下用下一级中间事件代替上一级中间事件,直到底事件为止。

上行法是从底事件开始写出底事件与中间事件的逻辑关系式,然后自下而上用上一级中间事件代替下一级中间事件,直到顶事件为止。

注意:在所得结果中如有相同底事件出现,还应根据布尔代数运算法则加以简化。

采用上行法求图5-5故障树结构函数的过程如下: 最下一级的逻辑表达式525G x x =+ 435G x x =往上一级为:3352335G x G x x x x ==+再往上一级为:14342335G x G x x x x x =+=++531412x x x G x G +=+=于是得结构函数为:12T G G =42335135()()x x x x x x x x =+++1412313534523535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14123351421()x x x x x x x x x x =+++++ 1435123x x x x x x x =++采用下行法求图5-5故障树结构函数的过程如下:12T G G =4314()()x G x G =++5.4 故障树分析5.4.1 故障树定性分析故障树定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设备出现某种故障(顶事件)的全部可能情况即设备的故障谱(全部故障模式),并通过故障谱分析出设备的薄弱环节,为状态监测、故障分析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供依据。

一、割集与最小割集如果某几个底事件的集合全部发生,顶事件必定发生,则称此集合为故障树的一个割集。

若割集所含的底事件任去一个就不再是割集,则称此割集为最小割集。

故障树的一个最小割集,就是顶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情况,即设备的一种故障模式;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就是顶事件发生的全部可能情况,即全部故障模式。

确定设备的故障谱就是根据它的故障树找出全部最小割集。

二、求故障树最小割集方法将故障树的结构函数用布尔代数运算法则化简为底事件积之和表达式,式中每一底事件的乘积项就是故障树的一个最小割集,全部乘积项就是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即设备的故障谱。

显然,图5-5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为:14{}x x 35{}x x 123{}x x x对于复杂的故障树,运用结构函数查找最小割集有困难时,可以采用下行法或上行法查找。

下面以图5-5故障树为例说明查找过程。

第一步 查找割集将故障树的全部事件从顶事件开始按上下级次序进行置换,一直到全部置换成底事件为止。

置换时若上下级事件的关系是或门,则将置换上级事件的下级事件排在一列;若关系是与门,则将下级事件排在一行。

最后得到的完全由底事件组成的每一行代表故障树的一个割集,所有行代表故障树的全部割集。

下表是图5-5故障树按上述方法的置换过程。

从中可以看出它有六个割集114K x x = 2345K x x x = 3123K x x x = 4235K x x x = 5135K x x x = 635K x x =表5-1 下行法查找图5-5故障树割集第二步 查找最小割集 (1)赋值对每一底事件i x 依次令其对应一个素数i n令12x =、23x =、35x =、47x =、511x =。

于是得到与割集对应的数为1142714K x x ==⨯= 23455711385K x x x ==⨯⨯= 312323530K x x x ==⨯⨯= 42353511165K x x x ==⨯⨯= 51352511110K x x x ==⨯⨯= 63551155K x x ==⨯=(2)按由小到大顺序排列得14、30、55、110、165、380。

(3)以小除大,剔除被整除的数,根据余下的数便可得到全部最小割集。

30/14 55/14 110/14 165/14 385/14; 55/30 110/30 165/30 385/30; (110/55) (165/55) (385/55)。

括号内两数能够整除,因此删去110、165、385,余下的是14、30、55不能被整除,它们所对应的割集14{}x x 、123{}x x x 、35{}x x 就是全部最小割集。

这个结果与前面用结构函数的推导结果是相同的。

实质上,素数乘积相除的过程就是按逻辑运算法则的简化过程,两种推导的结果当然应该一致。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只是数字的乘除,运算简单、清晰、不容易出错。

三、故障树定性分析由上可知,根据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可以得出设备发生某种故障的全部模式(既故障谱);根据故障谱可以分析出设备的薄弱环节和底事件的重要程度。

显然,图5-5故障树反映设备出现某种故障只有三种模式:1x ,4x 同时发生;或1x ,2x ,3x 同时发生;或3x ,5x 同时发生。

薄弱环节为14{}x x 和35{}x x 。

重要的底事件是1x 和3x ,因为在三种故障模式中1x 和3x 不仅是发生可能性较大模式(第一、二种模式)的底事件,而且还是第三种模式的底事件,所以一旦1x 或3x 发生,导致设备出现某种故障的可能性最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