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原理教案全解-共31页

电路原理教案全解-共31页

3-1电路的图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支路电流法
教学目的
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掌握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和判别方法
掌握支路电流法
教学内容
无向图、有向图、KCL独立方程数、连通图、回路
树、树支、连支、独立回路、独立回路组、KVL独立方程数
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支路电流法在电路中的应用举例2-3题
教学难点
电阻Y形-△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直流电阻电路等效电阻计算教学式及手段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
课外作业
2-1 2-4(a)(e) 2-5
教学后记
章节目名称
2-5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2-6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7输入电阻
教学目的
掌握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掌握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网络一端口的输入电阻计算方法。
2019至2019学年第二学期
____电路原理_________课程


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0211001B_________________
总学时/周学时:76 / 5
开课时间:2019年2月25日第1周至第17周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测控071、072 _
使用教材:邱关源《电路》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
1.电工学(第四版)(上册),秦曾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李翰荪,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电路分析基础,张永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5;
4.简明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对教案的分析总结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具体,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作了具体的分析。教学后记中主要记录了上课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以及下次教学应改进的地方。
受控源的基本概念
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受控源的基本概念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方式及手段
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
课外作业
1-15 1-18 1-19
教学后记
章节目名称
2-1引言
2-2电路的等效变换
2-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4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一端口的输入电阻的概念
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网络一端口的输入电阻计算
教学重点
两种电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网络一端口的输入电阻计算
教学难点
含有受控源的电阻网络一端口的输入电阻计算
教学方式及手段
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
课外作业
2-11 2-12 2-14
教学后记
章节目名称
授课教师:__周克宁______________
开课学院:电气学院
本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教学从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到互感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二端口电路、非线性电路,要求学生能掌握电路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学会针对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和二端口网络等不同类型的电路采用不同的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同时了解电路的有关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应用,为后续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1.6电压源和电流源
§1.7受控电源(非独立源)
§1.8基尔霍夫定律
教学目的
掌握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基本性质、受控源的基本概念;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正确使用。
教学内容
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受控源概念受控源分类(四种)
基尔霍夫电压、电流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举例2-3题
教学重点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和判别方法
支路电流法
教学难点
独立回路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和判别方法
教学方式及手段
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
课外作业
3-5 3-7
教学后记
章节目名称
3-4网孔电流法
3-5回路电路法
教学目的
理解网孔电流、回路电流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掌握电阻电路分析常用的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的及其适用场合
电功率能量
功率的计算和判断
线性电阻元件电导电阻元件伏安特性
教学重点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设定、电压与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
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功率计算是电路分析的基础
教学难点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设定、电压与电流的关联参考方向
教学方式及手段
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
课外作业
1-1 1-2 1-3 1-7
教学后记
章节目名称
教学内容
网孔电流、回路电流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的应用例题(例题3-4题)
教学重点
网孔电流、回路电流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含有受控源和无伴电流源的电路分析
教学方式及手段
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
本课程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利用板书和多媒体教学形式,由简到繁,在介绍基础理论的同时,应在实际应用方面多举例题。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鼓励学生用计算机软件(MATLAB)分析求解电路,并在课堂上做简单的演示
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考试形式为闭卷。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到课10%,作业10%,期末考试80%)。
课外作业
3-8 3-10 3-12
教学后记
章节目名称
3-6结点电压法
教学目的
理解结点电压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掌握结点电压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参考结点、结点电压
结点电压方程的一般表达式
结点电压法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例题3-4题)
特别注意:电流源和电阻串联的支路、无伴电压源的处理方法
章节目名称
§1.1电路与电路模型
§1.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3电功率和能量
§1.4电路元件
§1.5电阻元件
教学目的
掌握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设定、;理解电功率和能量的概念;掌握电路元件的理论模型及其伏安特性;
教学内容
电路模型电路分类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压与电流的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
理解等效变换的概念;掌握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等效电阻计算;理解电阻Y形-△形连接的等效变换和计算;
教学内容
等效变换的概念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分压、分流公式
电阻Y形连接、电阻△形连接的基本概念电阻Y形-△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
教学重点
电阻Y形-△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直流电阻电路等效电阻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