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志书资料的搜集

关于志书资料的搜集

11
二、志书资料的搜集范围和原则
另外,我们大家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各项事业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对尚未 定型的事件很难看清它的本质和影响,一时也难 以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志书资料的搜集选择 及准确表达,把握起来也有相当的难度。面对现 实,我们修志人员一定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搜集、整理、 考证、鉴别资料工作,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 是地搜集选择反映事物本质、全貌、变化规律的 资料,确保入志资料翔实、存真,经得起检验。
12
二、志书资料的搜集范围和原则
第二,搜集资料的原则。
(二)坚持广征博采,有闻必录,巨细皆 收的原则。
清乾隆年间方志学家章学诚认为:一方之 文献,若不及时搜罗,资料的利用将捉襟见肘, 而未能及时搜集的资料将被淹没而不再为人所 知。民国行政院参事吴宗慈在他的《修志丛论》 一书中提出“有闻必录,有录必详”。
1、该查的资料尽可能查阅了,该抄录的档案等 资料尽可能抄录了,该搜集的口述资料,对亲知、亲 闻、亲历的采访对象尽可能访问了,该实地勘查的地 方尽可能勘查了。
2、到手的资料必须达到“八有”:既有本部门 的资料,又有部门外、行业内的资料;既有点和线的 微观资料,又有面的宏观资料;既有一般性的表层资 料,又有体现规律性的深层资料;既有齐全的各门类 的资料,又有各具特色的资料。
6
一、提高对志书资料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志书的功能和作用是通过资料来实现 的。
编修出版的地方志书,其功能是“资治、教 化、存史、交流”。而“资治”、“教化”是在 地方志书中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的基础上实 现的,“存史”就是留存历史的真实记忆,在志 书中记录第一历史,即原始资料,这是地方志最 主要的功能,也是地方志得以存在的根本。修志 重在用志。志书有没有用,取决于它本身潜在的 功能。志书潜在的核心功能主要靠搜存全面系统、 真实准确、反映事物兴衰起伏和它的因果规律的 资料来体现,呈现志书的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和 行业特色更离不开典型的高质量的资料。
2
下面讲六个问题—
一、提高对志书资料重要性的认识 二、志书资料的搜集范围和原则 三、志书资料的来源 四、搜集资料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五、资料的鉴别和核实 六、怎样编写资料长编
3
一、提高对志书资料重要性的认识
什么是志书资料? 志书资料就是客观存在着的地情信息。
志,乃一方之信史。资料的真实、准确是 志书的根本,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出了 问题,不仅贻误子孙,还会危害当代,受 到社会各界的批评和责难。为此,对志书 资料的重要性要提高认识,认识到位了, 工作才能到位。
8
二、志书资料的搜集范围和原则
第一,志书资料的搜集范围。 朝阳区志续志资料搜集的时空范围。 一是时间范围。上限为1996年1月1日,下
限到2010年底。根据区二轮修志工作方案,第 一阶段先搜集1996年至2009年的资料,第二阶 段再搜集2009年至2010年的资料。
二是空间范围要满界。主笔在搜集资料过 程中,在时空范围方面要把握好资料的区域性、 时限性、广泛性。当然,对越界的资料一律不 予搜集。
13
二、志书资料的搜集范围和原则
在广征博采方面要注意突出把握四个字: 1、广。搜集资料面要广,搜集资料的渠道要广。 2、全。搜集资料门类要齐全。 3、深。搜集资料要注意下苦功挖掘资料。 4、多。搜集资料的量要多,宁多勿缺。
广征博采,并不是偏离篇目,漫无目的地 去“广征”,而是要做到求多而不盲目,在篇目 框架指导下,力争用较少的时间,在“广征”的 基础上做到“精搜”。
4
“我们编出来的书是一部朴实的、 严谨的、科学的资料汇集”
“地方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科学 的资料”
(胡乔木语) “志之重要,在于资料。”
(周谷城语)
5
一、提高对志书资料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志书的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 资料性是第一位的。
思想性是指志书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标准。 科学性是指内容上要反映客观的真实性 和规律性,反映地方特色、时代特色和行业 特色,形式上要用现代科学指导编修,体例 要完备等。 资料性指内容容量大,全面系统地反映 一个地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 历史和现状。
15
二、志书资料的搜集范围和原则
搜集资料时,既要搜集反映事业发展中、 改革开放中取得成绩和经验的资料,也要有 反映失误和教训的资料,以借鉴历史,开拓 未来。当代人修当代志,记述成绩、经验只 要恰如其分不算难,而记述问题、教训往往 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可这恰恰是修志人 员应该具备的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一 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希望大家不辱使命,努 力做好这项艰巨的工作。
(三)实物资料
是指各类凭证。如票据、文物、多媒体等资 19
料。
四、搜集资料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一)搜集资料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分工,任务分配到人,责任到 人。
第二步,在搜集资料工作进行之前,主笔要 按照全区续志篇目中与本单位、本部门承编的有 关编章的篇目安排拟订一个搜集资料的提纲。
篇目是一个不够具体、但又起着导向作用的 框架,而搜集资料提纲要比篇目详细、具体得多。 有了这个提纲,就能加强搜集资料工作的计划性, 做到有的放矢,不易产生大的方面的资料遗漏。
3、所有的资料都经过鉴别、考证,已经准确无 误。
总之,所占有的资料要达到全面、翔实、系统、 准确。
29
五、志书资料的鉴别和核实
鉴别资料是搜集资料的人员对原始资料的 来源、内容、稿本做多方比较,按常理进行分 析,把无效资料挡在志书门外,减少后续工作 难度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确保志书真实可信 的有效措施。
6、要重点搜集摘抄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 的资料,特别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或特)的 资料,要详细摘录,多多益善。汇集特色鲜明的 资料,才能避免“千志一面” 。
7、摘抄资料卡片,可以打印,如用笔抄写 一律使用存档规定的钢笔或碳素笔。
23
四、搜集资料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资料卡片在搜集资料时如何使用?
8、保管好资料卡片,千万不能丢失。
7
一、提高对志书资料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修志自始至终离不开资料。
志书的编纂过程,实际是一个资料搜集、 排比、分析、考证、取舍、补充的过程,是 一个不断地、反复地与资料打交道的过程。
修志过程中的大量工作是资料工作。从 制定篇目框架、搜集资料、编写资料长编、 分撰初稿到总撰编写修订稿、送审稿、终审 稿的各个重要阶段都离不开资料工作,它是 贯穿于整个修志工作全过程的一项基本工作。
16
三、志书的种类和来源
地方志资料主要包括文字资料、口述资 料和实物资料三种。
(一)文字资料
俗称“死资料”,主要来源于文书档案 资料、图书资料、报刊资料。
1、在其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具有保
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具
有法律效用,起着凭证作用。这是编修志书
1、档案资料到手后,先看一遍,做到摘抄 时心中有数,取舍适当。
2、从档案中摘录原文要加引号。
3、填写资料卡片一定要做到一事一卡或者 一事多卡。
4、摘抄资料要忠于原文,不任意增删原文
的文字,保持资料“原汁原味”。但是,摘抄资
料不摘抄文中的空话、套话、过头话以及解释性、
评论性的话,对于这些语言可用删节号空过去。
郭沫若所著《十批判书》之《古代研究的 自我批评》中指出:“无论做任何研究工作, 材料的鉴别是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 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 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 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
口述资料采集到手后,也要制作资料卡片。 实物资料也要登记入卡。为了把工作做实,区 志编辑部要在适当时候对各单位制作的资料卡 片进行检查验收,把住制作资料卡片的质量关, 为下一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5
四、搜集资料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二)搜集资料的方法
“五步法”,即五先五后: 先内后外 先近后远 先易后难 先活后死
27
四、搜集资料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对提供大事记条目的要求:
大事要事必记,小事琐事不取; 一事一条,按事件发生的绝对时间,逐 年、逐月、逐日记载; 基本要素齐全,时间、地点、事件、人 物、原因、结果等摘要记载,言简意赅; 准确无误,事件准确,时间准确。
28
四、搜集资料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四)检验搜集资料工作的标准
要摘抄有用的实质性资料,对原文中的一些打算、
设想、计划、措施等准备做但还未发生的事,也
一律不予摘抄。
22
四、搜集资料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资料卡片在搜集资料时如何使用?
5、搜集资料时要摘抄清楚事情的基本要素。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原因、结 果等。资料是志书的生命,时间是资料的灵魂, 事件、人物、经过则是资料的血肉,一份完整的、 有使用价值的资料必须具备以上六要素。
填写资料卡片归结起来,要做到:“五 要”、“四不”、“三注意”。
“五要”:取舍要合理,意思要完整, 抄写要标准,字迹要清楚,要用钢笔填写。
“四不”:不改变原文,不涂改,不漏 抄,不滥用简化字。
24
四、搜集资料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资料卡片在搜集资料时如何使用?
“三注意”:注意断节摘抄用省略号,注 意不把一个完整的记述摘抄得支离破碎,注意 摘抄后校对原文。
9
二、志书资料的搜集范围和原则
第二,搜集资料的原则。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搜集资料必须真实、客观地抄录或摘 录有用的资料,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真实存史,不能有半点虚假和“艺术加工”。
10
二、志书资料的搜集范围和原则
第二轮修志的一个重要特点完全是当代 人修当代志,几乎是自己修自己的志,记载 自己身边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并直接参与的 现实状况,这就难以摆脱自身利害的牵扯, 要真正做到秉笔直书,真实、准确、客观、 公正的记述,比第一轮修志要难得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