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提取物市场调研

植物提取物市场调研

植物提取物行业市场剖析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兴起:植物提取物, 就是指天然植物经提取而得的含有效成份的物质。

植物提取物是植物药制剂的主要原料,并可应用于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是天然医药保健品市场上的核心产品。

植物提取物是一个新兴行业,从出现到现在才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尽管十九世纪初欧洲一些国家就开始着手生产并应用植物提取物,但那时还只是盟芽状态,不成规模,更谈不上够成一个产业。

直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全世界掀起一股”回归自然”的狂潮,人们在感觉到化学合成药物的附作用之后对纯天然的中草药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使得植物提取物的发展迅猛而势不可挡,随之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就已经开始着手生产中草药提取物并用于中药保健食品,但植物提取物的真正兴起还是在1994年美国的DSHEA( 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 of 1994)发布之后,美国FDA正式接受植物提取物作为一种食品补充剂(A Dietary Supplement)使用,使得植物提取物的发展得以真正升级。

表1:全球植物药市场及植物提取物市场情况:Table 1:The market size of natural pharmaceutical单位:亿美元(Unit:100 Million dollar)说明:植物提取物市场跟植物药市场是息息相关,2005年全球的植物药市场是260亿美元,其中欧洲:34.5%(德国、法国占了65%), 北美:21%, 亚洲:26%, 日本:11.3%。

全球植物药市场发展速度为10%~20%, 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发展速度为15%~20%。

植物提取物主要活动国家为美国、欧洲(其中德国、法国最为活跃)、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美国的植物提取物消耗量占了全球的60%以上。

2005年亚洲草药提取物市场估计为15亿美元, 中国约4亿美元,占26.7%左右;日本为3.2亿美元,占21%。

我国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约占整个出口总额的65%以上。

2000年到2006年上半年,美、日、韩、德、法、印、英一直是我国植物提取物的主要进口国。

那么,这些国家在植物提取物方面有哪些规定,市场情况又是如何呢?全球提取物最大市场—北美市场The biggest market for Natural Extracts—North American美国市场的提取物2005年消耗量约为28亿美元左右。

加拿大植物物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美国是全球最后认同植物药的国家。

美国于1994年制定了《饮食补充剂健康和教育法》,其对“饮食补充剂”的定义包括了“草药或其他植物”以及其“任何浓缩物”,这毫无疑问地确定了植物提取物作为饮食补充剂的合法地位。

2000年版《美国药典》收载的植物药中包括提取物(含植物油、芳香油等)20种。

美国是全世界消耗植物提取物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美国对标准提取物没有制定具体的法规,但许多美国大型的制药厂对标准提取物都有自己的严格质量规定,同时他们对价格也比较敏感。

美国植物药原料有70%依靠从国外进口,产品为原药材或提取物,提取物以单味药为主,例如由银杏、绿茶、大豆异黄酮、当归、人参等草药制成的提取物。

美国《食品大全》对2000家健康食品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以提取物作为使用类型的占7.4%。

1992年,美国植物药的销售额是12亿美元,到2005年达到7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10%。

表2: 中草药及中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单位:百万美元)Table 2: Sell capacity of Herb and Herb products from 1997~2003: (Unit:100 Million dollar)全球提取物第二大市场--欧盟市场The Second market for Natural Extracts—European欧洲市场2005年的提取物消耗量约为25亿美元。

《欧洲药典》列出了提取物通则,2000年增补版中收载了3种标准化提取物:芦荟、番泻叶和颠茄叶标准化提取物,并且正在探讨对提取物进一步规范和分类,按内在质量分为量化提取物、标准提取物和纯化提取物。

欧洲形成了各种药用植物的标准化提取物:紫锥菊、缬草、短棕榈和银杏叶等。

欧盟普遍以植物提取物作为草药产品原料,它是世界最大的植物药市场之一,约占全世界植物药销售额的45%,其中德国、法国、英国、荷兰都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近几年,欧盟的植物药市场发展快于化学药品市场。

德国在立法程序上允许植物提取物作为处方药进行登记,德国注册药品中约有800种植物药产品有了批准;法国的植物药制剂是来自植物或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荷兰的植物药制剂是指植物或植物某部分提取的活性物;西班牙的植物药制剂也来自植物或植物制品的提取物。

可见,尽管存在理论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但作为中药组成部分的植物提取物,由于其部分有效成分的已知性和可量化性,已被西方社会普遍接受。

全球提取物第三大市场--亚洲市场:The Third market for Natural Extracts—Asia亚洲各国,草药的应用很普及。

中国的中药,日本的汉方药,韩国的韩药在国际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亚洲草药提取物市场估计为7亿至8亿美元,我国2004年出口提取物到亚洲的金额为8866万美元,约占其市场份额的10%。

此外,我国植物提取物对非洲国家的出口一直处在极低的水平,以2004年为例,全年仅向该地区出口220万美元,占总值的1%。

非洲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缺医少药,因此,中医药在非洲的潜在市场很大,需要大力开发。

2005年我国出口中药提取物2.93亿美元,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5%左右,市场开发的空间还很大。

表3:近几年植物提取物主要出口市场(括号内数字为所占比重)Table 3. Market percentage of Natural Extracts over the world数据来源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植物提取物分会Data from 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Import & Export of Medicines & Health Products (CCCMHPIE)中国植物提取物出口情况:我国现有植物提取物生产厂家300多家,主要集中在湖南、西安、四川这三个省。

另有一些中药厂、精细化工厂也有提取车间。

中国经营出口植物提取物的企业有1300多家,现在中国自己消耗的植物提取物每年约3.5亿人民币,出口植物提取物约3亿美元, 年进口植物提取物约5000万美元。

出口比例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2004年我国出口中药提取物2.23亿美元,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仅为4%左右;2005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为2.93亿美元, 占国际市场的4.5%。

我国提取物出口位列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日本、印度、韩国、法国、西班牙、德国、加拿大、荷兰和中国香港。

其中美国是我国提取物出口的最大国家,从2006年1~6月,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呈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出口额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

日本市场一直以来是我国提取物出口的第二大市场,随着近两年日本自然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植物性原料需求快速增长,是我国近两年提取物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2006年1季度,提取物对日本出口1803万美元,同比增长21%。

从2005年起,我国对印度提取物出口快速增长,2006年1~6月份出口额超过了韩国、德国、中国香港等传统出口市场。

对中国香港的出口经过了2005年的高速增长后,2006年第一季度出口额大幅回落,共出口230万美元,同比下降了70%。

表4:全球大型中草药提取物生产经营企业:Table 4: Global Leading company carrying with Botanical Extracts数据来自: Data from 《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全球主要植物提取物生产企业简介:Introduce of Global Leading companies which carrying with Botanical Extracts德国(German):Martin Bauer:全球植物提取物行业中的老大,总部在德国,植物提取物及相关天然产品年产值约2.5亿美元,在德国有二个工厂(Martin Bauer GmbH & Co KG和Plantextrakt GmbH & Co KG), 在北美有全资子公司-MB North American,主导产品有绿茶提取物等。

2005年成为桂林莱茵公司的北美销售代理;BIOFORCE AG:最早的植物提取物生产商之一,成立于1923年,主导产品为紫锥菊提取物(Echinacea)、勾果草提取物(Devil’s Claw)、贯叶连翘提取物(St John’s)等,其A.Vogel品牌在欧美很有影响力;德国Schwabe公司:生产银杏叶提取物。

于德国卡斯陆,每批次处理5吨的干燥银杏叶,约可产出100公斤的银杏提取物,产出率仅2%。

全年处理的银杏叶原料总量约800吨,意大利(Italy):Indena SPA:意大利公司,年生产植物提取物及相关产品约2亿美元,有自主品牌的终端产品,主导产品有葡萄籽提取物等,在美国有两个销售公司,终端产品销售至全球43个国家;法国(France):Naturex(Pure World):法国知名植物提取物制造企业, 2005年6月收购Pure World,年销售额5.1千万美元, 主导产品有欧洲越橘提取物(bilberry Extract)、欧甘菊提取物(Chamomile Extract)等;Beaurfour-Ipsen:收购了瑞士的一个20吨提取厂和一个意大利的20吨规模的提取厂,主要生产银杏叶提取物及制剂。

法国天然及合成制药公司(Ipsen):生产银杏叶提取物。

主导产品为银杏叶提取物,年销售额6000万美元左右。

美国(USA):Aovca Inc. 为Pharahchem Laboratories 子公司,拥有北美最大的植物提取物生产工厂,Hauser Inc.: 年销售额5千万美元左右,其中有15%左右销售额为技术服务支持收入,;A.M Todd Group: 原名East earth Herb Inc.,1999年结合Folexco 公司组建而成A.M Tood Group,年销售额3亿美元,包括SunPure Ltd.收入;Sabinsa:拥有强大的科研队伍,有自已的超临界淬取基地,主导产品有醉茄提取物、穿心莲提取物(Andrographis paniculata)、七叶树提取物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