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概况
【11】赵堤,余洁,黄海波等.恶性血液病患者红细胞腺苷脱氨酶活・
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1994,l 1(2):75. 【12】万雄萍,詹蓓蓓,张抗.2,6一二氯酚吲哚酚还原法测定腺苷脱{ 酶们.临床检验杂志.1998,16(6):323—326. 【13]Bohacek J,Hosek
deaminase B,Babusikova
如给药剂量、给药方法、STZ的不同溶剂≮大鼠品种因素等。 目前STZ的剂量大小还没有统一认识,造模成功率报道也 不尽相同。 李桂云等[6]将4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饲 料喂养4周,分别按50rag/kg、40mg/kg、30mg/kg体重剂量 腹腔注射STZ建立T2DM大鼠模型,结果:40maks剂量组 大鼠的成模率最高(73.3%),成模大鼠具有胰岛素抵抗、高 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血脂紊乱的T2DM II缶床特征。认为短+ 期高糖高脂饮食联合STZ腹腔注射建立T2DM SD大鼠模 型的STZ最佳注射剂量为40mg/kg。 而宋立江等【7】研究了不同溶剂溶解STZ对造模成功 率的影响。结果pH4.5柠檬酸PBS造模成功率高达86. 7%。认为pH 4.5柠檬酸PBS可以作为理想的溶剂。郭学军 等[81W istar大鼠成模率和死亡率均高于sD大鼠。 1.4转基因大鼠模型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 动物医学研究的发展,将人类的基因片段或者是多肽、蛋白 质等转到大鼠上,可以制备出T1DM或T2DM动物模型,且 相比以上的较稳定,容易繁殖培育,同时因与人类具有同源 性,更能反映基因作用的真实性,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技术。 但这种方法的弊端有两个:第一,因人类的基因片段、 蛋白质对大鼠来说,都是外源蛋白,由于作用环境改变,可 能会造成相应的蛋白因差异而未能达到相应临床表型;第 二,在诱导过程中,还需要有比较合适可靠的载体,以使基
中国中医药咨讯
・88・ Journal of Chi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formation
2011年6月下第3卷第18期
June
201 1
V01.3
No.18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概况
娄伟成宣金吴赛华王芳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2型糖尿病Cr2DM)大鼠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和未来同类模型的展望。方
2.3
ZDF大鼠肥胖Zucker大鼠其特征为肥胖、胰岛素
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受常染色体。 性遗传基因影响,其隐性基因名称为fa。有研究者发现其, 胖与血脑屏障上的瘦素载体减少有关,瘦素与中枢神经. 统受体结合能够启动调节摄食和机体能量平衡,此平衡; 打破可导致肥胖发生。肥胖Zucker大鼠是研究糖尿病血。 病变的理想模型【1l】。
【15】张卓,张家俊,陈文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血i
腺苷脱氨酶活性【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5):63—65. [16】王伟.从抗氧化反应探讨“药食同源”的含义们.中西医结合j 志.1991,110):159. 【17】徐顺清,陈志飞,舒柏华等.发光分析测定体液中腺苷脱氨酶【J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7,26(6):438--441.
Medicine
Vol-3
No.18
Information
・89
超负荷,进而使胰岛细胞发生损伤、萎缩甚至死,胰岛的 功能因此下降,继而建立起伴胰岛素抵抗的T2DM模型。鲁 瑾[1】等采用61%的高脂饮食,饲养大鼠7周后,大鼠就出 现了高胰岛素血症,且形成了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是一个十 分可靠的胰岛素抵抗模型。张丽锋【2】等给予W istar大鼠脂 肪热比为59%的饲料,喂养4周,均出现胰岛素抵抗,多项 研究试验表明高脂饮食可以诱发产生可靠的糖尿病大鼠模
1.3
的优势鼠种。由美国Meier和Yer29anian将黑线仓鼠通 近亲繁殖获得近交系,该类地鼠具有自发性、遗传性糖尿 特点,发病率可达90%,雌性多于雄性。以中轻度高血糖 特征,血清胰岛素表现多样,胰岛细胞的病变程度不一, 似于人T2DM。 G/K大鼠G/K大鼠来源于日本,是一种常用的自 性非肥胖型T2DM实验动物模型,具有高血糖、高胰岛素
3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不同类型T2DM模型各有其优J 和缺点,在选择临床T2DM动物模型的的过程中,应密切{ 合课题要求、实验室条件和经费状况等具体现状进行确定 目前认为人工诱导产生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具有价格{ 宜、稳定性强、并且容易诱导的特点,较受推崇O但是也可I 看到,现阶段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仍然处于一个发展目 段,许多技术还不成熟。有些指标还没有建立,各家有各i 的说法,成功率的报道也是不尽相同,例如使用多少剂量自 STZ合适等。具体我们列数如下:
0.Determination phosphorylase
of adenosil
usil
and
pufine
nueleoside
activities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and radio chromatograph
methods[J].Chormatogr.1988,434(2):439-445. 【14】赵树铭.一种测定腺苷脱氨酶活性的方法叨.国际检验医学j 志.1986A:43.
法:主要对T2DM大鼠模型的建立技术和方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T2DM大鼠模型目前可以分为自发性T2DM和实验性 T2DM模型,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结论:经过综合评价研究,认为各种建模方法均有优缺点,目前较认可的是实验性T2DM大
鼠模型,因价格低廉,造模方便而广受欢迎,但仍缺乏一定的造模标准。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概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发 生了很大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显著上升,尤其T2DM占了较 高比例,大概占了糖尿病发病率的90%。T2DM是因人体胰 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继而引发 糖、蛋白质、脂肪和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患 者典型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表现,同时还伴 有身体消瘦、疲乏、烦躁、口渴等临床症状。 选择一些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动物试验成了我们研究 糖尿病的良好途径,我们可以从中比较—些糖尿病药物的 作用效果以及其药动学的特点,在临床用药上对评价某套 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及预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目前研究的临床T2DM动物模型主要集中在大鼠上, 这可能是由于大鼠作为T2DM动物模型相对较稳定且与。 T2DM表现相似的优点。因此我们在下面综述近几年来l 内外有关If缶床T2DM大鼠模型研究的情况。 总体上来说,目前临床T2DM研究的大鼠模型主要: 为两类,一类是自发性T2DM大鼠模型,另一类则是实验1 T2DM大鼠模型,考虑到成本及方便程度,目前以后者J 多。 1实验性T2DM大鼠模型 1.1单纯高脂高糖引发的T2DM在试验中,通过较长l 间给予大鼠过量的高糖高脂饮食,发现能够诱导出较满: 的T2DM大鼠模型,从而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石}| 目前认为其机理可能是高糖高脂饲料会导致胰岛B细J
型。
因片段能顺利移植到动物体内,进而克隆繁殖,这无论葙 间、经济上还是技术上成本都是比较高的。 2自发性T2DM大鼠模型 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目前主要有中国地鼠、G/K 鼠、OLETF大鼠、ZDF大鼠等,这类大鼠多数肥胖,有明 的高胰岛素血症,类似人T2DM的发病特征,国外研发口 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新药多选用这类动物。【9】
.
寺-・—{,・{“夺・夺・・争・・争・÷・—争・—争・・争・牵・牵・幸・÷・・串・专・・争・・争・・争・夺・牵・夺・孛・争・争・夺・孛・・}・孛・争・夺・孛・÷・{-・÷・专・・争・夺・夺・夺・夺・・{,・{ 鲜健康人血清O.4mL,反应液终体积2.0mL,混匀,置37。C 水浴内振荡温育30rain。取出后,分别向各管加入3% HCIO,2.0mL,沉淀蛋白,离心10rain(3000rpm),分别取各管 上清液1.0mL,加20%KOH中和,4。C冰箱静置lOmir),使样 品中KCl04结晶析出。准确吸取上清液20斗L进样测定, 用外标法定量。此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另外, 该法还可用于检测血清中尿酸含量变化,有助于诊断肾脏 疾病和老年痛风症【16】。此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但条件要 求比较严格,需要高效液相色谱仪及490型可变波长检测 器、,不适于临床应用。 化学发光法[171:此法中底物腺苷依次经ADA、PNP催 化反应后,生成次黄嘌呤,再经XOD氧化生成尿酸和0z-, 0扛与鲁米诺发生化学发光反应。其发光强度与次黄瞟呤含 量成正比,由此可测定ADA活性即。此法需要发光测量仪, 虽然灵敏度高,但重现性和准确度不高。 随着生物酶检测技术研发的深入,现在越来越多的研 究者将此和化学发光技术结合起来,其中利用化学发光法 检测ADA将可能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因为ADA 经过生化反应后产生过氧化氢,利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过 氧化氢已见国内外文献有诸多报道,但大多数是在碱性体 系下测定过氧化氢的,而近中性条件多见于鲁米诺电致化 学发光,但都不大适合临床生化条件产生过氧化氢的检测, 所以研究一种抗干扰能力强、测定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价 钱低廉,能真实反映ADA活性并能并能适用于生化条件的 化学发光法检测ADA产物过氧化氢,进而检测ADA的技 术,对于提高ADA检测的效率、结果的准确性、相关疾病的 确诊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Agmxwal Rupetal.Methods
in
生出版社.1991,917—419. 【3】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二版.南京:东南1 学出版社.1997,235—236.
【4蒯巧灵.腺苷脱氨酶活性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们.湘潭师范学院‘
报.1999,20(3):105—108.
2.1
中国地鼠自发性模型
原为我国黄河以北一些省
1.2应用STZ药物诱导产生的大鼠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