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扬州大学动物生理学辅导--04 呼吸
扬州大学动物生理学辅导--04 呼吸
2、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1) 肺容量
(2) 肺通气量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1) 肺换气 动力、原理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呼吸膜 组成 面积 厚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 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1、肺牵张反射 肺扩张反射 肺缩小反射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肌梭 3、防御性呼吸反射 咳嗽反射、喷嚏反射
2、化学因素的调节
2、化学因素的调节
化学感受器(外周、中枢-对H+敏感) 二氧化碳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中枢化
学感受器 氢离子浓度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
氧离曲线及其特点
(1) 上段曲线较平坦 (2) 氧离曲线的中段曲线
较陡 (3) 氧离曲线的下段是最
陡部分
氧离曲线位移及其影响因素
氧离曲线位移:右移、左移(Hb对O2亲和力变化) 影响氧离曲线位移的因素
(1) pH和Pco2的影响 波尔效应(Bohr effect) :CO2浓度的增加使细胞内的pH
通气/血流比值VA/Q 大—肺泡无效腔加大 小—动-静脉短路
(2) 组织换气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运输形式: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1、氧的运输 Hb与O2结合的特征: HbO2 ⑴ 反应快、可逆、不需酶催化; ⑵ 氧合; ⑶ 只有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时,才能运输氧; ⑷ 1分子Hb可与4个O2结合,Hb与O2的结合存在变 构效应,Hb氧离曲线呈S形。 相关概念: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
五、 呼 吸
呼吸的概念与环节
(一)肺 通 气
1、肺通气的原理
(1) 肺通气动力:呼吸收缩(运动) 吸气运动、呼气运动
呼吸运动的类型、生理意义 胸内压:形成原理(肺内压-肺回缩力)、生理意义
(2)肺通气阻力 弹性阻力、顺应性(C=ΔV/ΔP)
表面张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来源、成分、作用) 非弹性阻力:
降低,引起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对氧亲和力下降的现象。 (2) 温度的影响 (3) 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
2、二氧化碳的运输
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碳酸氢盐形式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 (HbNHCOOH)
CO2+H2O =H2CO3=HCO3-+H+ Cl-转移 Hb.NH2+CO2 = Hb.NHCOOH=Hb.NHCOO-+H+
感受器 缺氧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
(五)实验
1、呼吸运动的调节 2、胸内压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