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报告学院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九班组别:第二组组内成员:一、调查背景:人际交往是人类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必修课,因为人类是群居动物,所以每个人都要学会和他人相处,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获得别人的帮助,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
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比起中学生来说更为复杂、广泛,更加具有独立性和社会性。
因此,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和矛盾。
为探求我们人际交往中所出现的问题矛盾及其原因,我组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了解行知学院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状况,了解大学生们在人际交往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措施。
让我们大学生了解到较好的人际交往的方法,使大学生们对人际交往更加地自信。
三、调查对象:科院在校学生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五、调查结果及分析:(一)调查问卷设有17道基本数据调查题及1道开放问答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6份,回收率为96%。
其中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达96.8%。
在整理回收的有效问卷中,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被调查者的基本数据如下(参见表1、表2)。
表一:被访者性别分布情况性别人数比例男 56 60.2%女 37 39.8%总计93 100%(二)表二:被访者年级分布情况年级人数比例大一49 52.7%大二41 44.1%大三 3 3.2%总计93 100%问卷分析1、你觉得在校园生活中人际关系很重要吗,A、很重要B、一般C、不是很重要D、很不重要从数据上来看,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有65.6%的同学选择了很重要,说明了他们很看重人际关系在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
也有31.2%的学生在该问题上选择了一般,看来他们是冷静看待了这个问题,既不迷信人际关系,又不轻易忽视人际关系。
还有2.2%的学生选择不是很重要,只有1.1%的同学选择了很不重要。
这反映到生活中出现了第二个问题。
2、你觉得处理人际关系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可多选, A、说话B、表情C、动作D、眼神E、其它细节动作通过调查看来,有71%的同学在人际交往时会注意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其中30%的人会偶尔注意,在他们看来交往过程中说话、表情是最重要的。
3、你认为你是一个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吗,A、是B、不是C、不清楚在我们收到的调查回复中,48%的人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人,37%的人表示不清楚,只有15%的人承认自己是一个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人。
大多数的同学认为自己不擅长于处理人际关系是有原因的。
有的同学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在待人、接物、处事当中只关心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而忽视别人的处境和利益,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着想。
还有的同学,性情孤僻,自我封闭,对人有偏见, 有嫉妒心理。
有些人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交往,或者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掩盖起来,不关心周围的同学,冷眼看世界。
得出此结论,具体理由来自一下几个问题,你认为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A、内向B、外向C、中性数据分析A:30% B:27% C:43%你回因同学一个扫你面子的玩笑而生气吗,A、不会B、会C、视情况而定数据分析A,32% B:43% C:25%当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即使理在你那儿,你也会好言相对,不会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情况搞糟,A、会B、不会C、视情况而定数据分析:A:17% B:43% C:40%若朋友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你非常心爱的物品,你会一点不发怒的原谅他吗A、能B、不能数据分析,A:42% B:48%你和寝室的室友相处好吗A、都好B、一部分好C、都不好数据分析,A:32% B: 54% C:16%能否适应来自不同地区同学的生活方式A、能B、基本上能C、不能数据分析,A:26% B:62% C:12%通过这一组问题,同学们在性格、家境、文化背景、成长经历的不同或多或少的给大家的交往带来了一些阻力。
有的同学不愿意与人交往,使周围的同学也很难与他交谈,就算是同个宿舍的也很难知道他在想什么。
家庭背景的攀比也是导致寝室关系极端化的一个原因。
有些同学因为家庭环境,或者因为外貌、成绩等因素,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就会畏首畏尾,不敢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交往中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意志消沉,灰心丧气,有时还会怨天尤人。
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污辱,就会忍气吞声,沉默寡言,最终导致在陌生的环境下表现的很不如意。
然而,针对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学,我们深入的思考了形成的原因。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间缺少相互交往,缺少交往就缺少理解,就无法感受别人的存在,就无法体验别人的感受,就无法知觉别人的利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米德的社会互动理论,强调在角色互动中也就是交往中才能互相理解,才能改变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
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缺少实质性的交往,是构成“自我中心”的原因之一。
接下来的问题反应了同学们面对陌生人时的交际能力,你愿意和陌生人主动交往吗,A、会B、不会数据分析,A:28% B:72%当陌生人主动与你交往时,你会A、真心相待B、小心谨慎C、不理不睬数据分析,A:15% B:45% C:40%你有勇气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看法吗,A、有B、没有数据分析,A:18% B:82%你是通过什么样的原因与班级以外的人交上朋友的,多选,A、都是老乡,聚会时交上的。
B、一个协会的,共事时交上的。
C、经常碰面,不知不觉就交上了朋友。
D、通过朋友认识的。
数据分析,A:25% B:50 C:5% D:20%从数据上来看,有28%的学生在碰到陌生人会打招呼,人就是从陌生走到熟知,跟陌生人打招呼这是一种主动的表现。
虽没有主动交谈,但已经在另一个方面慢慢地去习惯,去相识。
以后如果多次碰到或许慢慢地也成为了朋友,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缘分。
但有72%的学生选择不会与其主动交往,在他们心中感觉跟陌生人交往有点莫名其妙或者认错人的表现。
无论谁向你主动交往,你却不理睬的话,对于对方无疑就是一种伤害。
从这几道题可以看出只有28%的学生是希望去跟别人交往,作为将来要进入社会的一员,大学生应该好好培养和提高自己交际能力的。
在现状调查中我们提及到,你有几个知心朋友,A、没有B、1—3个C、4—6个D、6个以上其中50%的同学选择了4到6个知心好友,28%的同学的知心好友数在1到3个,知心好友达到六个以上的占到了20%,只有2%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知心好友。
你认为交友中最注重哪几个因素,,多选,A、性格B、兴趣爱好C、道德品质D、处事作风E、个人能力F、学习成绩G、长相H、家庭状况在这道多选题中,同学们大多将性格、处事风格、道德品质列为了交友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
六、调查结论与建议一、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日常与同学相处的时间最为漫长,因此,同学关系融洽与否,是衡量学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无论你在任何时候,处好同学关系都非常重要。
相处得好,自然开心,相处不好,就很糟心。
如何处理好与同学及老师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交往心态,是每位同学的必修课。
1、摆正同学的距离,有的同学平时与人为善,对人亲热。
有的同学,表面上很好,暗地里喜欢做别人的私活。
你不能好人歹人分不清,老少胡子一把捋。
对任何同学,都应有原则,不卑不亢大方得体。
2、摆正对事的处理,每个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情,不能什么事,都要过问。
有的事你过问人家会领你的情,对你很感谢。
而有的事你就不能过问,你热心过问,有时反而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
3、摆正好与坏界线,同学接触,说话做事,都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区别。
有的人敢于说真话,并不问对方能不能接受。
有的人就像薛宝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说真话的,当时并不一定好,说鬼话的,也许能得人喜欢。
对此,你要有识别能力,分别对待。
4、摆正态度分场合,不同场合,应有不同的态度。
如果你始终用一种态度,去对待不同场合的同一件事,肯定要将事情办糟。
也许你还想不通,“我并没错啊,怎么会这样呢,”这时,你可以读读辩证法,场合变了,就是条件变了,你还不变,能不糟吗。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具备的个性品质1、真诚。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
真诚能使交往双方心心相印,肝胆相照,真诚的人能使友谊地久天长。
真诚即真实诚恳。
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
2、信任。
美国哲学家和诗人爱默生说过,你信任人,人才对你重视。
在人际交往中,信任就是要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而不是胡乱猜疑,相互设防。
信任他人必须真心实意,而不是口是心非。
3、自信。
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而后有他尊。
自信也是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自信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决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而是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并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与帮助,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4、热情。
在人际交往中,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
因此,待人热情是沟通人的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
5、宽容。
有着海纳百川的精神,宽容也是相互理解。
宽容是温暖明亮的阳光,可以融化人内心的冰点,让这个世界充满浓浓暖意。
6、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种态度。
对于朋友,如果是一种不友好的态度,那么友谊将不能持续。
7、责任心。
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都扮着不同的角色,而归根结底不变的是一种责任心。
责任心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素质。
在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是对朋友的一种责任心,别人跟你交朋友,我们就要有经营好这段友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