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集合定义子集全集和补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集合定义子集全集和补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集合定义子集全集和补集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一、教学目标 1.集合
2.子集
3.全集和补集
二、考点、热点回顾
1.集合
(1)集合概念.
和几何中的点、线、面一样,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概念之一,不能用其他基本概念来定义,它们也叫做不定义的概念或原始概念.课本通过几个具体例子对集合进行描述性的说明,这也表明集合概念和其他数学概念一样,是从现实世界中由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而不是数学家凭空臆造出来的.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确定性,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也就说,对于任何一个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的元素,都能确定这个元素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或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且只有一种为真.因此,诸如“高一(1)班个子高的同学”,“比较大的角”,就不能构成集合,因为“个子高”和“比较大”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互异性,对于给定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元素,它们必定不相同,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现象的,因此,一个元素在同一集合中只能出现一次.这个特性在解某些问题时非常重要.
无序性,由于集体是指一组对象的全体,而不论这些对象的先后顺序,因此在表示集合时,元素排列的先后顺序不影响集合的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
表示一个集合常用下列两种方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当元素个数较多,或集合有无限多个元素,在用列举法表集合时,可以采用省略号,但应很容易按常规看出该集合中元素的规律.如:“小于100的正奇数”集合可以表示为{1,3,5,7,9,…,99};“负整数”集合可以表示为{-1,-2,-3,-4,…}.
描述法:把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叫描述法.描述法中,竖线前面是这个集合的“代表元素”的一般形式,竖线后面是这个集合元素的公共属性.如:{x|x+3=3x-1}表示元素x 是方程x+3=3x-1的解,即x=2,亦即{x|x+3=3x-1}={x|x=2}={2}。

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可以写成{整数},而{所有整数}的写法就不要当了.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要注意些“代表元素”是什么.如:{R x x y y ∈+=,1|2}和
{R x x y y x ∈+=,1|),(2}表示两个不同的集合,前一个集合就是{1|≥y y },后一个集合是抛物线
12+=x y 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4)符号“∈”与“∉”
表示“属于”的符号“∈”和表示“不属于”的符号“∉”(或∈)仅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由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对于任意元素a 和集合M ,在“M a ∈”和“M a ∉”这两种关系中,必有且仅有一种关系成立.
(5)集合按其中元素的多少,对只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有限集,含有无限多个元素的集合叫无限集.对于只有一个元素的集合有时也叫做单元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用“Φ”表示,如:{R x x x ∈=+,01|2
}是空集.但{Φ}不是空集,它是以集合为元素的集合(这个元素是“Φ”),{0}也不是空集,它有一个元素“0”.
(6)常用的数集符号
以数为元素的集合叫数集.按约定,常用的数集符号有:N —自然数集(非负整数集);Z —整数集;+*N N 或—正整数集;Q —有理数集;R —实数集.
三、典型例题
例1、判断下列各条件所指对象能否构成集合:
(1)2015年7月11日零时在四川省内的所有中国人;
(2)某校高一(3)班所有视力好的同学;
(3)60的质因数;
(4)某校高一年级字写得漂亮的同学.
例2、用另一种表示法写出下列各集合:
(1){3的正整数倍的数};
(2){1,6,11,16,21,26,…}.
例3、已知集合{2,1-x ,5522
+-x x },求实数x 应满足的条件.
2、子集
(1)子集的定义
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即若x A ∈,就必有x B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应注意,“集合B 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A 叫集合B 的子集”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这和“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的规定矛盾,也和“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的结论矛盾.
(2)符号“⊆”、“⊇”、“ ⊆”、“ ⊇”、“⊂”、“⊃”.
而前面的符号“∈”、“∉”是用于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后,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 ⊆.并且可知“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
子集”,但不能说“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因为空集不是空集的真子集.
由子集和真子集的定义,容易证明集合的包含关系有传递性,即:若B A ⊆,
C B ⊆,则C A ⊆;若A ⊂B ,B ⊂C A ⊂C.
(3)集合的相等 若集合A 和B ,既满足B A ⊆,又满足B A ⊇,则这两个集合相等,即A=B.
中两条封闭曲线内部分别表示集合
Φ
个真子集(不含A ,含Φ),, 例4、判断下列集合之间的关系:
(1)A={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
(2)A={02|2=--x x x },B={21|≤≤-x x },C={x x x 44|2=+};
(3)A={10101|≤≤x x },B={R t t x x ∈+=,1|2},C={312|≥+x x };
(4)}.,214|{},,412|{Z k k x x B Z k k x x A ∈+==∈+=
=
例 5 已知{a,b}⊆A ⊂{a,b,c,d,e},求集合A.
.
例 6 (1)已知集合A={x|ax+1=0},B={x|0652=+-x x },求满足条件A ⊂B 的实数a 组成的集合M ;
(2)已知集合A={2,4,x}, B={2,222
+-x x },且A ⊃B ,求实数x 的值;
(3)已知A={1,x ,2x},{1,y ,y 2},若,,B A B A ⊇⊆且求实数x 和y 的值.
3. 全集与补集
(1) 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含有与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通常用
“U ”表示全集.
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全集也不一定相同,如在实数范围内讨论问题时,实数集R 就是全集U ;在有理(2) s 合A 2,3 例
例8 已知全集U={1,3,62
-x },A={1,x},求 U A.
21<≤x },求集合B.
例8x
过手训练 姓名:
(快速五分钟,稳准建奇功)
1、 下列五个写法:
①Φ∈0; ②Φ⊂{0}; ③{1,2,3}={3,2,1} ④};2|{2π
≤∉x x
⑤{-2}⊂{044|2=+-x x x },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⑤
2、已知集合M={1},N={1,2,3,4,5},集合P 满足M ⊂P ⊆N ,则这样的集合P 有( )
A 、4个
B 、8个
C 、14个
D 、15个
3、设P={平行四边形},Q={菱形},R={矩形},S={正方形},则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A 、P ⊃Q ⊃ S
B 、Q ⊃R ⊃ S
C 、P ⊃R ⊃ S
D 、Q ⊃S ⊃Φ
4、下列各对集合中,表示相等的集合的是( )
A 、}.,1
|{},,|{22R x x y y R k k x x ∈=∈=
B 、},12|{},{N n n x x ∈-=正奇数
C 、},23|{},,13|{z n n x x z n n x x ∈+=∈-=
12、已知集合A={x|91≤≤-x },B={x|12222+≤≤-m x m },且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13、已知集合A={1,1+d ,1+2d},B={1,q ,q 2
},若A=B ,求实数d 和q 的值.
14、设S={1,2,132+-a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