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艺术

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艺术

对待问题学生的教育艺术
白塔岭小学马玲玲玲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量的事实表明: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习成绩差,品德行为也差的学生,这就是所谓的“双差生”,在这里我们称他们为问题学生。

寻找一下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普遍的认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自己要求不严格。

为什么会这样呢?客观的原因是小学生本身就有的个别差异,有些学生素质差,不求上进,觉悟低。

有些人为的因素是:由于犯有某个缺点而遭老师严厉批评,自我调节力差而产生厌烦情绪;或由于老师的误会,蒙受过“不白之冤”而产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和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由于家庭的负面作用,或面对社会阴暗面时缺少应有的正确引导,而形成不良习性等等。

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多数老师的态度往往是恨铁不成钢。

轻则讽刺、挖苦,重则训斥、体罚,以致和问题学生尖锐对立。

问题学生在班级里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会经常在班里找事、惹事,如果不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许多时候教学、教育工作都很难开展,班级纪律也会受到他们的不良影响。

而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不能因为他是问题学生而轻言放弃。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每个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他独特的个人潜能,教育的责任在于把它挖掘出来,把它发扬光大,以不断提升他的生命意义。


因此正确看待、对待问题学生,是教育者的一门教育艺术。

如何正确对待班级里的问题学生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学生的生活条件,环境是复杂的,形成问题学生的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

为此,班主任必须科学、准确、全面的分析,把握不健康心理的病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取得好的转化、治疗的效果。

有些问题学生的问题形成来自智力方面,有的来自家庭方面,还有的是来自教育方面。

班主任在矫治时,应当分析查明原因,分清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二、真诚相待,以爱感化
所谓真诚,指班主任老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结果是真的也变成假的了。

只有付出了真心,才会得到孩子的信任。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教师的爱,就没有教育,也就没有差生的转化。

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爱能使坚冰化水,顽石变玉。

老师只有爱字当头,诚心相待学生,掌握差生自尊心强而又得不到尊重的矛盾心理,用体贴与爱抚的态
度对待差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彼此尊重、相互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鸿沟完全可以填平,问题学生戒备性的心理障碍也是完全可以矫治和清除的。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在功利主义驱使下,我们的教育失却了一些最不该失却的东西:爱心、关怀、理解。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用这些情感内容填平师生间形成的情感沟堑。


我们班有这么一个学生,他曾经特别地偏执,而且容易冲动,只认自己的死理。

与同学相处,吃不得半点亏,否则就破口大骂,拳脚相加。

但是,他不是那种特别凶悍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别人的对手,但就因为他的固执,所以,班级里没几个人理他。

这就使得他的性格更加孤僻,越发不讲道理,有时甚至和临班的同学打得哭到办公室。

只要自己有一点点理由,都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对自己的错误更是百般狡辩。

我那时特别讨厌他。

后来,我想不能老是让他这么固执下去,现在不改,以后长大了会害了他。

所以,我分析了他的情况后决定用真诚的心去打动他。

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和他平等地对话。

给他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理,给他讲什么叫退一步海阔天空,并且告诉他“冲动是魔鬼”,给他讲述冲动导致严重后果例子。

在他又犯错误的时候不急于责备他,而是让他自己去换位思考,引导他思考怎样做,就可以避免这样的结局。

在生活和学习上,我也特别地关心他,让他感受到我对他的真诚。

经过了一次次的挫折之后,如今的他已改变了很多。

在最后一学期,他不但没惹事,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三、找闪光点,适时激励
问题学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也应享受到优秀学生在老师那儿得到的爱。

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问题学生的思想中并不完全都是消极的因素,也有积极的因素,即闪光点。

如果老师能善于捕捉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并适时加以点燃,那么他们同样也会发出灿烂的光芒。

所以,对于问题学生应该多表扬少批评,对他们小小的进步,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到进步的高兴和成功的喜悦,进而充满希望和信心,扬起学习和生活的风帆。

我班有位女同学,她智力水平不是很高,而且,在低年级时学习不认真,经常不写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也是老拖后腿,学习成绩与学习习惯很让我头疼。

她妈妈对我说,在学习上,对她不再报任何希望了。

有一次写作文时,她虽然仍有一抓一大把的错别字,但终于按时交了。

我就趁此机会,好好表扬了她一次,并且给了这篇作文“良”。

没想到,以后的作文,她都能迅速地完成了,而且,从那时开始,她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转变,连她妈妈都说不敢相信她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作为教师要不断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艺术,寻找新的突破口,感化跟踪问题学生,构建和谐教育。

长此以往,即使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