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中国诗词,美美与共。
当我们回顾过去,看到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豁达乐观的李白;看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闲适的陶渊明;看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志存高远的杜甫;看到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心系国家的辛弃疾。而纷繁兼程的他们,不仅让我们看到闻名于世的“唐宋八大家”,更孕育出了诗词文化。有乐有忧,百味纷呈,各显其姿,却十分融洽。
经历盛唐,由诗歌过渡到了词。这里,我们不得不提的是一代文豪——苏东坡。他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因不满时事的有感而发,即是自然流露,更是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有“春鸟秋虫之声”;也有“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不管是哪一首,无不流露着真切。
与此同时,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我们感受到刘禹锡在小舟上的一夜哲思;“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王维在重阳节之时的寄托与无奈;孟浩然以“我辈复登临”的坚定信念,谱写未来华章;而李商隐通过“心有灵犀一点通”诉说完美中的一丝遗憾的同时,一声为国为民担忧发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冲击着我们满腔炽热的中国心。
2019高考浙江卷满分高分作文: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考生
从中国东南部的厦门港出发,“传承号”游轮穿过太平洋,横渡大西洋,来到印度洋。环球航行,不仅收获满满,更多的是将中华悠远诗词传向世界。今天,让我们踏上“传承号”,探寻诗词的魅力。
中华诗人,各美其美。
从《诗经》发端,“逃之天夭,灼灼其华”,美好的画面,展示出美的追求;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吟诵出美政的呼唤。诗歌在历史的岁月里行走,发展、创新,不同时代展示自己美的芳姿。
不仅如此,如今的“一带一路”不也正称其意。东亚中国、东南亚的老挝及南亚的马尔代夫……各有各的优势与特点,在“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中,各国正如同八仙过海,在交流仙术中携手迈向未来。
正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无不体现在诗洋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