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前言 (1)1西方现代雕塑发展的背景及基本特征 (1)1.1变异的形体 (2)1.2抽象的空间 (2)1.3越界的材料 (3)2现代雕塑发展的趋势 (4)2.1立体派对雕塑的影响 (4)2.2未来派 (5)2.3构成雕塑 (5)2.4达达与超现实派雕塑 (6)2.5布朗库西的影响力 (7)2.6现代雕塑的特色 (7)三.总结 (8)参考文献 (9)论西方现代雕塑摘要:20世纪西方雕塑艺术经历了一场迅速变化的动荡历程。
传统的艺术观念、审美标准和技法以至材料都被不断改变。
本文将新兴艺术的观念、方法和材料纳入考察范围,找出它们的基本特征,探讨现代雕塑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西方现代雕塑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前言二十世纪的雕塑和绘画一样,存在着两大对立的体系,现实主义和现代派。
虽然,这两大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在理论上越来越相互排斥,但在实践上却显示出相互融合的现象。
十九世纪末,现实主义的艺术自身遇到了如何进一步发展的危机。
现代派艺术的崛起,又是对现实主义艺术严峻的挑战,加剧了它的危机感。
现实主义艺术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出现了许多在艺术上散发出不朽光芒的作品。
如果认真分析一下现代派雕塑所包含的种种艺术现象,便不难发现,这些现象所反映的观念和思想,它们表达的语言和方式,有许多差异,甚至大相径庭。
如果要找出它们的共同点的话,那么,以十九世纪末象征派、后印象派为启端的现代派艺术的总的特征是:象征性、表现性和抽象性。
在雕塑上这些特征也是非常鲜明、突出的。
1西方现代雕塑发展的背景及基本特征20世纪末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多姿多彩,新的理论与新的流派不断的出现,它在现代美术史上具有相当特殊的意义。
17世纪末以来,在美术的领域中,绘画一直占优势,雕塑则整体趋于微弱。
不过,到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出现为雕塑艺术带来了新的气息。
但是,就作品的实质而论,罗丹等人的雕塑并未摆脱“再现艺术”的范畴。
到了20世纪,由于正是各种新兴艺术流派澎湃发展的时候,随着工业发达,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变革,机械文明逐渐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自然也影响了艺术家们的创作态度。
在现代潮流的冲击下,不可否认地这种说明式的,故事性的再现艺术已经逐渐走向下坡,同时,在这革命性的现代艺术运动展开之际,一种追求新的形式与新的观念的艺术思潮开始萌芽了,现代雕塑诸流派也就从此随之诞生。
20世纪雕塑艺术的一大特征,是艺术家们都以一种实验与尝试性的态度去从事创作。
他们从造型艺术的根本出发,从传统的形式中锐变出来,创造了一种独特而崭新的风格。
同时,从事雕塑的创作者,并不仅限于雕塑家,很多画家们也从事雕塑的尝试。
1.1变异的形体20世纪现代雕塑的发展变化快,差异大。
然而,画家们在传统的雕塑语言向现代雕塑语言的转换过程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真正学雕塑出身的人却显得有点缩手缩脚。
雕塑的变化是从形体的变异开始的。
由于形体的变异在绘画中不需要过多的技术支持,所以,当画家们制作雕塑时,就很自然地把在绘画中已然存在的变异的形体带进了雕塑领域。
在绘画中,马蒂斯已经抛弃了体积与光影的描写,以及细微的色彩关系的表达,而是经过提炼的抽象形、色、点、线的整体组合,以表现音乐的节奏感和抒情意味。
因此,当他客串到雕塑领域时,也毫无顾忌地放弃了体积与光影效果,放弃了细腻的肌肉起伏的塑造,而只强调造型本身的形与线的视觉效果,以及由此构成的整体的节奏与韵律。
1.2抽象的空间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存在着抽象、表现主义和幻想三种主要的倾向或趋势。
其中,抽象的倾向最为突出,它不仅在绘画中有着充分体现,在雕塑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脉络。
抽象雕塑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不断探索才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们体现的是雕塑家在创作中对雕塑语言的回归。
当米开朗基罗用人体表现“夜”与“昼”、“晨”与“暮”这样的抽象概念时,他也许没有想到,这种巧妙的构思有多大的内在潜力。
以后的雕塑家如罗丹,虽然对这种构思心领神会,但对它所蕴含的能力仍然估计不足。
他们都没有看到把具体的形体与抽象的观念建立起联系对于传统的雕塑规范是多么大的冲击。
而这正是20世纪雕塑艺术的又一个基本特征。
实际上,只要把具体的形体与抽象的观念位置倒过来,即将抽象的形体与具体的观念建立起联系,那么,现代雕塑就出现了。
然而,遗憾的是传统雕塑范围内的大师们都没有再向前跨出这一小步。
毕加索对抽象雕塑的贡献是决定性的。
毕加索第一件真正的立体主义雕刻是他创作的青铜《女子头像》,这件作品可以看作是其分析的立体主义绘画的三维表现。
他将对象的结构打散之后加以重新组合,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一种传统雕塑无法获得的动态效果。
当然,毕加索对现代雕塑的贡献在于他为后人推开了通往全新领域的大门,毕竟他还是以绘画创作为主。
在雕塑领域的更大成就最终还是由雕塑家们完成的。
雕塑家布朗库西的早期作品如《沉睡的缪斯》,带有明显的新艺术运动的痕迹,但是他非常重视作品整体的和谐和材料的真实。
正是通过布朗库西形成了现代雕塑的重要特色,即尊重材料的特性,《空间中的鸟》就是这种特征的代表。
1.3越界的材料使用新材料也成为20世纪雕塑艺术的又一个显著特征,半个世纪以前,当罗丹因为自己的《青铜时代》被评论家们误认为是从模特儿身上翻制下来的作品而感到委屈的时候,同时有个大胆的年轻人竟然把一个现成的男用瓷质小便池倒过来放置就当成自己的作品了。
这时候的年轻人已经不用再为自己的“艺术”受到围攻而惶恐。
他大胆地给作品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泉》。
从这件骇俗的作品已经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艺术乃至人生的态度。
杜尚想证明的是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洞察,那就是艺术必将被日常事物所取代。
“物质”文化将被认为是唯一真正存在的东西。
包括人们已经习惯的艺术将被各种各样的实用物品吞没。
人们所能做的,就是从现成的物品中发现艺术。
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而不在于创造所谓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种艺术观念是对传统艺术观念的刻薄的挑战。
它给上万年的以石头和青铜为主体构成的雕塑世界带来了一堆新材料。
这个挑战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被冲垮了,传统艺术的尊严也从此受到了威胁。
实际上,不管杜尚强调现成物品就是艺术品有多么离经叛道,他仍然是把现成物品从现实生活的环境中拿到了自己的雕塑工作室中,最终还把这些东西带到了展览馆中。
正如他自己所承认的,在把现成物品变成艺术品的过程中,关键在于选择。
这个选择活动也已经把艺术家的创作构思带进了现成物品。
或者说,现代物品还是经过了艺术家的改造才变成艺术品的。
无论是自行车车轮,还是小便池,都经过了哪怕是最小的改造,它们的艺术价值才能突出来。
2现代雕塑发展的趋势2.1立体派对雕塑的影响由毕加索和波拉克所倡导的立体派给现代雕塑颇大的启示与影响,现代的雕塑是追随着绘画发展出来的样式而来。
立体派兴起时,原来只是一个绘画运动,但是发展开来之后,影响到了雕塑及其它装饰,建筑艺术。
立体派绘画是将立体的物象在平面上作分解及再组织,立体派雕塑则是在立体的构成之中,经过分析而予以再组织。
因此立体派的雕塑,注重块面的结合,而否定了量感的表现,从多角度的观察,去构成变化较为繁复的形态。
在许多属于立体派系统的雕塑家中,最著名的是杜尚·维雍,他的雕塑作品《马》采用钢铁片曲卷成抽象的构成,富有机械性的感觉。
他的这件《马》,是表现“马”的运动形态,将一个形体,分解成数个块面组合而成,杜尚·维雍以机械文明中产生的新意念,积极地表现与这件作品中。
其次还有扎特金,他的作风是在厚重朴素的肌理与幻想的情绪中,表现原始的野性美,大胆地以凹凸的曲面从事有机的统一与组合。
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没有心脏的都市》,这是他为鹿特丹所塑造的战争纪念碑,表现一个人的悲痛喊叫的形态,他以此象征战争带给人类的恐怖。
在技巧上则是以立体派的绘画要素为根底。
扎特金被称为立体派的完成者。
2.2未来派在立体派兴起不久,意大利出现了未来派。
未来派运动所刻意表现的就是速度、运动和生活律动的赞美,认为美术就是速率。
波菊尼是这个未来派中有力的一分子,他写了一篇“未来派雕塑技术宣言”,其中有一段他特别强调说:“雕塑家为了适应造型的内在必要性,在一件作品上,可以使用二十种以上的材料,例如:玻璃、木、广告纸、混凝土、马毛、布、镜,以及电气的光……”。
波菊尼在素材方面打破传统的限制,同时又注重机械时代的速度与运动感之追求。
“在雕塑的构成上,如果要表现特别的律动感,可以利用小马达装在作品中,使之转动。
”这也是他在未来派雕塑技术宣言中特别记载的一点。
过去雕塑只注重空间的要素,到了未来派,则揉入了时间的要素,同时留意空间与时间的表现。
波菊尼的代表作《空间的单一连续体》,强力表现人物的步行之运动感,塑造出连续性与流动感的量块。
未来派对现代雕塑的最大贡献,是它建立了对雕刻素材运用的新观念。
本来,雕塑都是采用石、木、石膏等做材料,未来派的波菊尼则主张广泛使用一切新的材料,特别是科学时代的新产品。
此一观念的建立,对现代雕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3构成雕塑几何学的构成派,是反写实主义的艺术中最极端的一派,此派的雕塑,远离了一切具象的自然,走向几何学的纯抽象构成。
构成派主要分子塔特林发表了以木及铁等素材构成的作品,此后,他继续创作向机械时代相对应的新空间挑战的作品。
构成派的雕塑家他们主张,空间与时间都是雕塑的要素,强调以几何形态构成空间。
同时认为:“静止的韵律成为艺术的要素,是埃及美术三千年来形成的一种谬误。
以现代的知觉来说,艺术最重要的元素,应该是运动的韵律。
”构成派的代表作家中,贝维斯纳透过数理曲面的联想,追求速度感的构成,戈勃则采用塑胶和玻璃等透明体,致力于纯粹空间的表现。
此外,,美国雕塑家杜利维拉、李波德也是属于构成派系统的雕塑家。
前者是位颇能巧用金属构成的雕塑家,他的作品《黄与黑》,是利用一块薄钢片表现曲线的美。
后者是以细金属线编织出特殊的空间构成。
2.4达达与超现实派雕塑继构成派之后兴起的“达达派”,也带给现代雕塑有革命性的影响。
达达派最著名的一位艺术家是马塞尔·杜尚,他大胆地以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既成品,予以重新的组合,而肯定它为艺术品。
例如他用车轮、打字机等做成一件雕塑。
把这些物体变换另一环境,产生另一种气氛,同时也增加了想象的冲击作用。
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最适于用来解释达达派的主张——否定一切既成的艺术,肯定毫无艺术意义的物体为艺术品。
由达达派发展出来的“超现实主义”,使纯粹抽象雕塑的发展,转向于有机的方向。
而超现实主义与抽象构成主义之融合,则产生了有机的构成雕塑。
此一发展方向,广泛地影响了现代雕塑的潮流。
超现实主义系统的画家米罗也从事于雕塑的创作,他的陶器雕塑,造型富有幻想与原始的气氛,他的雕塑被称为“超现实的物体”。
2.5布兰库西的影响力从20世纪前半期多种艺术运动兴起以后,有一位雕塑家,从未介入各种艺术而处于孤立的地位,这位雕塑家就是布朗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