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德市周宁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宁德市周宁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宁德市周宁县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10分)1. (8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内(1)精益求精()A . 更加B . 利益(2)微不足道()A . 满足B . 值得(3)漠不关心()A . 沙漠B . 冷淡(4)拈轻怕重()A . 沾染B . 挑捡2. (2分) (2018八上·成都开学考) 下面划线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A . 学而时习之(时常)人不堪其忧(不能忍受)B . 治经为博士(研究)旦辞爷娘去(早晨)C . 其一犬坐于前(狗)竟不可得(竟然)D . 但微颔之(下巴)宜乎众矣(应当)二、字词书写 (共2题;共8分)3. (4分)(2016·东莞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看见满院lánɡ jí_______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②我是在白云的qiǎnɡ bǎo________中笑着长大的。

③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都是大自然jīnɡ qiǎo jué lún________的艺术品。

④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xiù shǒu pánɡ ɡuān________。

4. (4分) (2017九上·慈溪月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_②请广于君________③陈胜王 ________④斟酌损益 ________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5. (5分)古诗文默写。

①《过故人庄》中________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②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自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的诗句是:________ 。

③________,志在千里。

________ 。

④《论语十则》中谈学思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 。

四、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6. (10分) (2019九下·太原模拟) 班里开展以“山西饮食文化”为主题的语文活动,下面是云成同学搜集的相关资料,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小题。

【追根溯源】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

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就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筱面做成数十种的面食,如刀削面、拉面、推窝窝、灌肠等。

到了厨师手里,更被舞弄得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

山西人对面真是情深意切。

当然这种偏爱中也融入了面的可塑性和山西人的睿智。

过生日吃拉面,取长寿之意;过年吃“接年面”,取岁月廷绵之意;孩子到学校上学第一天要吃“记心火烧”,希望孩子多一个长学问的心眼……这些面食已不再是仅仅作为充饥的食物,而已成为一种饱含情感和哲学意蕴的“精神食粮”。

【趣闻轶事】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

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

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将棒子、高粱面和成面团,让老汉取刀。

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拣起来揣在怀里。

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

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

”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片片面片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晋中大地。

至今,晋中的平遥、介休、汾阳等县,不论男女都会削面。

【民歌采风】《夸土产》歌词(节选):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甜圪盈盈榆次太原祁县城\有的是拉面削面香煞人大同的皮袄白圪洞洞\北路的栲栳栳热腾腾阳泉煤炭有名声呀儿呦\平定的沙锅亮晶晶稷山的红枣甜圪盈盈\夏县的莲菜最出名虞乡的柿子甜又红呀儿呦\杏花村的特产竹叶青高平的萝卜晋城的葱\曲沃的早烟香喷喷鱼瓜出在临县城呀儿呦\山西的陈醋酸淋淋【知识卡】山西方言中有大量的叠音词存在。

叠音词在汉语中主要作用是表示事物个体小、数量少,表达喜爱的感情,正是词语“萌”的体现。

山西方言被誉为古代语言的“活化石”,而晋语系形成的时代,是人类发展的婴幼儿时期,那时的语言也算是人类的“萌”语。

“耐咬咬”,听来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为何物。

其实,这是祁县的一种烧饼。

耐咬是因为烧饼为死面饼,热着吃很香,凉了,当真是“耐咬”,堪比磨牙棒。

于是,当地人用当地土语,把形容词“耐咬”读成叠音词“耐咬咬”,瞬间形容词换成了一个萌哒哒的名词。

“耐咬咬”的小伙伴在山西的面食世界中还有很多,皆是根据制作工艺或是外形特点,将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转换成叠音词,若是连在一起读出来,颇有节奏和韵律感,有点读儿歌的感觉。

【知识卡】山西方言中有大量的叠音词存在。

叠音词在汉语中主要作用是表示事物个体小、数量少,表达喜爱的感情,正是词语“萌”的体现。

山西方言被誉为古代语言的“活化石”,而晋语系形成的时代,是人类发展的婴幼儿时期,那时的语言也算是人类的“萌”语。

“耐咬咬”,听来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为何物。

其实,这是祁县的一种烧饼。

耐咬是因为烧饼为死面饼,热着吃很香,凉了,当真是“耐咬”,堪比磨牙棒。

于是,当地人用当地土语,把形容词“耐咬”读成叠音词“耐咬咬”,瞬间形容词换成了一个萌哒哒的名词。

“耐咬咬”的小伙伴在山西的面食世界中还有很多,皆是根据制作工艺或是外形特点,将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转换成叠音词,若是连在一起读出来,颇有节奏和韵律感,有点读儿歌的感觉。

【走向世界】山西是“中国面食之乡”,面食做法多达400多种。

在面食师傅手中,一个面团可以吹得薄如气球,可以拉得细如丝线。

这里是“小杂粮王国”,出产7大类120余种杂粮,都是健康养生佳品。

这里是中药材主产区,有中药材1788种,道地药材39种。

这里盛产美酒佳酿,汾酒是中国八大名酒之一,老陈醋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山西素有开放基因和重商传统。

(选自《楼阳生在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上的推介词》)(1)班里林枫同学认为《夸土产》的歌词极有山西味儿。

请你结合“知识卡”,从叠词角度说说《夸土产》歌词中的“山西味儿”。

(2)山西籍导演宁浩曾说:“山西人文化里头有一种顽强,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能把事办了,含有一种灵活。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不少于100字)五、中国名著 (共2题;共15分)7. (12分) (2016九上·澄海期末)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

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的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

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乘其酒性,磨得浓墨,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

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1)选段中这个写词作诗的人是________,这段故事的情节是________。

(请用简要语言概括,不超过10字)(2)联系《水浒传》内容,说说文段中主人公“刺文双颊”“配在江州” 是因为什么事?请简要叙述其起因、经过。

(3)结合选文中主人公写下的诗词,简要分析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8. (3分)(2017·绥化) 名著阅读(1)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是《________》,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

做一个“________、人民卓越的艺术家”。

(2)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

上联:孙行者智调芭蕉扇下联:________六、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空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万重山的围子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挡。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主题思想】诗人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1)末句的“放出”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达这个深刻哲理的?七、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2018·杭州)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姚长子墓志铭【明】张岱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

嘉靖间,倭寇绍兴,由诸暨掩至鉴湖铺。

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

被檎,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之舟山放侬”。

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

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

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

”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

困之数日,饥甚。

我兵穴舟窒枷@以诱之。

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之,百三十人尽歼焉。

乡人义姚长子,裹其所磔肉齑,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无主后®者,,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矣。

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醢®—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

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

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⑧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