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1.接手高一新生两个月后,英语老师刘丽发现,自己所教的两个班,一班的教学气氛比较活跃,二班的教学氛围比较沉闷,两个班作业的完成情况有一些差距。
她反复回顾教学细节,感觉二班学生似乎内向一些,还有几个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刘老师主动去找同事交流。
语文老师说:‘二班学生是内向一些,不过整体还是不错的,勤奋的学生不少,如果引导得当,教学效果应该不会比一班差。
’数学老师也认可语文老师的说法。
刘老师又去了解二班学生的想法,学生提出一些意见:“老师,您有时在课堂上说一班的学生比我们快,让我们很受打击”;“您上课时总是板着脸,很多学生都怕您”;“小军有时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是因为基础不好,并不是故意跟您对着干……”根据同事和学生的意见,刘老师调整了教育教学策略,她主动参加了一些二班的集体活动,鼓励内向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在学校举办的元旦晚会上,她还和二班的学生演唱了英文歌曲。
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她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组织“英语俱乐部”。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2.一位作家在自传中写道: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对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有时间就在作业本上写自己稚嫩的作品,积累了几个月之后,我挑选了一篇自己写的小说,忐忑地来到语文老师王华的办公室。
王老师看了一下小说的题目,问道:“我没有布置你们写小说啊?”我小心翼翼地说:“这是我自己写的,我想寄到杂志社去”说完,就涨红脸站在旁边,等着老师批评。
要知道我的语文成绩并不突出,上次老师布置的议论文也没有写好。
王老师并没有嘲笑我,而是认真地对我说:“你把本子放在这里我好好读一下。
”两天后,王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翻开作业本,我看到里面的错别字已经被他改过来了,他用商量的口吻对我说:“这篇小说的主题很好,不过我觉得换成第一人称来说似乎更好。
”接下来他就小说写作的结构安排,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等问题进行了指点,并微笑着鼓励我说:“我觉得你的思维很活跃,坚持写,一定会写出优秀的作品。
”有了王老师的鼓励,我对写作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可我爸妈并不理解,他们总觉得写小说是不务正业,我为此感到很苦恼,王老师知道了,多次专门到我家来,耐心的跟我父母分析我的兴趣爱好,人生梦想,爸妈也支持我走写作这条路了……问题:请从教室职业道德角度,评析材料中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2014(下)1.高二下学期,班上陆续有学生年满18周岁。
有些“小寿星”想隆重庆祝自己的“成人礼”,邀请我参加生日聚会。
面对学生的邀请,我思考了很久,“学生邀请我,说明他们把我当朋友,是对我的信任,去参加,他们肯定会高兴,可是,这样会不会引发学生们的攀比、浪费?拒绝学生,会不会让他们伤心?”反复思考之后,我觉得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换一种方式庆祝生日。
我发动班干部,组织了“18岁,我们成人了”主题班会课。
在班会上,全体同学给“小寿星”们进行了简简朴的庆祝,而后我引导同学们构建十年之后的自己的生活。
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说要做科学家,有的说要做企业家,有的说要和家人一起过幸福的生活,我跟大学分享了自己读大学、工作以来的经历,启发学生认识到要实现梦想,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次活动之后,学生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师生关系更融洽了。
“小寿星”们把原本计划请客的钱凑起来,买了一台饮水机放在教室里,给大家带来了方便。
本来有些同事觉得我组织这个主题班会是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看到效果后,也纷纷效仿开展了类似的活动。
问题: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我”的教育行为。
2.材料在初二时,我因为沉溺与看文学书而忽略了其他学科,为了对得起父母:“我勉强自己收了心,跟每一位老师合作,凡书必备,凡课必听,连数学练习题,我都一道一道的死背下来。
”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题都是把课本上的习题选几道叫我们做。
我发现这个秘密后,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
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
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
”我一看上面全是见也没见过的方程式,整个人都呆了。
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
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
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
”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墨水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
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
”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还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
第二天早上,我悲伤的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知觉。
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数学老师的做法。
2015(上)1.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做法,教师甲对学生吼道:“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整个一个笨蛋,坐下!”学生非常沮丧地坐下,整节课都无精打采。
教师乙和蔼的对同学说:“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
昨天你们小组的试验很成功。
你还能想起试验过程吗?”学生思索片刻,答对了一部分。
教师乙兴奋地说:“对!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
再想想,还有补充吗?”学生思索了一下,又做了补充。
教师乙点点头:“很好,请坐,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看法吗?”……该学生听得更认真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甲乙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
2.无论工作多么的繁忙,杨老师坚持每天读书,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她就在教研组例会上提出来,与同事们探讨。
在教学方面,她大胆实施了“自主合作、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把课堂时间尽量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课堂,享受课堂。
学生文雪说:“老师让我们自己上台讲,我们尽管很紧张,但是很喜悦,因为讲完后听到老师的夸奖,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得快乐了,学习效果也好了很多。
杨老师发现思宇等几个同学学习很用功,但特别容易紧张,见了生人不敢说话。
杨老师觉得,应该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接触社会,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于是,她在班上组织演讲比赛,口语交际大赛等,还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思宇等同学逐渐变得开朗大方了。
晓丽同学身体虚弱,杨老师督促她加强体育锻炼,在家纺时提醒家长帮助晓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晓丽再也不是以前的“病秧子”了。
问题:请从教室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杨老师的教育行为。
2015(下)在教学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
让我们写一篇作文。
我写了一次和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亲身经历,所以写得有声有色。
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业后,我的作文成了班里唯一有些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者,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
语文老师读完以后,就对全班的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
”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
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草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再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
我的作文就在作文园地里地第一篇范文。
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灯。
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
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标,我非常满足。
写日记的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达五十多本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一位语文老师在作文评讲课上朗读一位学生的作文时,将文中的“神荼郁垒”(分别是两个降服恶魔的神)的荼读成“图”,并严正板书,强调不能与“茶”混淆。
该学生当即指正,说不该读“图”,应读shu,与“如火如荼”的“荼”读法不同,并说是爷爷教自己的。
这位老师脸上一阵发烧,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不可能有这种读法”。
另一个学生连忙查新华字典,说上面并无shu的读音,为老师解了围。
后来这位老师在电视中看到了这四个字的正确读法,应是“shenshuyulu”,四个字自己竟然读错了三个字,受到强烈震动。
第二天就在全班学生面前作了慎重订正,并坦诚叙述了自己从不知到知的经过,检讨了怕“输面子”的内心活动。
学生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事后几位学生对老师说:“我们知道您读错了音,就是不敢向您说。
”这位老师深有感慨,并就此公开发表了题为《为教戎装》的体会文章。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育行为。
2016(上)大学毕业后,曲老师到一所农村中学当历史老师,至今已有八年。
在此期间,有的同事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有的则步入职业倦怠期,有机所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想引进他,但是他总是拒绝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明白农村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
”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曲老师经常翻阅各种期刊杂志,以及时了解历史学科的新信息,他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
为了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曲老师不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
曲老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当教师仅靠大学时代所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
”他坚持每天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阅读,多年来从未间断过。
他的阅读范围很广,除了研读历史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外,他还广泛学习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曲老师的行为。
从教二十余年来,洪老师的很多事迹,让学生终身难忘。
一年秋天,学生们刚开始上课,外面突然大雨倾盆,班上三名学生晒在宿舍外面的被褥被淋湿了,洪老师就让他们晚上住进自己的家里,还给他们做饭吃;一名学生从几十里外的山区乘汽车来学校时,生活费被盗,洪老师除与有关部门协调外,还自己掏钱替学生垫付学费;有一次,校外不良青年来到学校,拿刀威逼学生,索要学生财务,她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而后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同时向学生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
有一年春季刚开学,一位老人把她的孙女小芳领到洪老师面前,老人说:“小芳以前一直跟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在外地,转了几次学,学习成绩不好,她害怕老师和同学们嫌弃她,希望老师多费心。
”洪老师说:“小芳是我的学生吗,我会尽力去教的,只要她肯努力,踏实学,认真做事,就是好学生。
”在洪老师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下,小芳进步很快,初中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