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人口学概述

第一章人口学概述

一、早期人口学思想形成阶段 二、狭义人口学产生 三、广义人口学产生 四、现代人口学概念的形成 五、人口学成熟时期
4
人口理论与人口思想
• 人口理论在统计调查和实证研究基础上,经过
科学归纳所得出的有关人口的系统学说。
• 人口思想在个人观察和前人经验基础上,总结
出的有关人口现象的一些较为系统的观点和看 法。古代未能产生人口理论的原因:
12
五、人口学成熟时期
第五阶段:20世纪上半叶到现在。
以美国为代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育率变化 的解释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和学说。 近年研究领域不断拓宽,如老龄化问题、生殖 健康问题、妇女问题等。 20世纪对引起人口变动的原因研究较多,21世 纪更加关注人口变动的后果研究。

13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6
2、影响人口变动的三大因素

出生 死亡 迁移
27
出生(birth)
出生(birth):指活产婴儿的诞生。人口变动的
主要因素之一。出生是相对孩子而言的,是整个 人口的一种人口学事件。 生育(fertility):指妇女生产活产婴儿。生育是 相对产妇而言的,是育龄妇女的一种人口学事件。 就一个人口的生育而言,有两个含义,一是 指“生育力”,一是指“生育率”。
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和人口调查 不能对人口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也不能得出人口发展带有一般性或规律性的认识。

5
一、早期人口学思想形成阶段
第一阶段:17世纪中叶以前,早期人 口思想形成阶段。 孔子、管仲、韩非子等古代东方思想家。 古希腊的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印度、阿拉伯的古代学者
10
人口学(Population Studies)
广义人口学则不仅包括上述内容, 还要研究人口质量以及人口与社会、人 口与经济、人口与教育、人口与环境等 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其研究方法也多 种多样。人口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 科体系,主要包括人口理论、人口统计、 人口概况及各分支学科,如人口地理学、 人口经济学、民族人口学等。
43
狭义人口过程
狭义人口过程仅指由于出生、死亡和迁移 三个因素所导致的人口变化过程。 广义人口过程则涉及的范围更为宽泛。除 上述三个因素外,还包括各类社会变动,如经 济构成、文化构成、民族构成和宗教构成等方 面的变化。
44
6. 人口学(狭义)
人口学(demography):研究人口的 科学,更确切地说,是研究人口过程及其 发展规律的科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 义人口学主要研究由于出生、死亡和迁移 所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动,以及人口内部诸 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如性别、年龄、婚姻、 生育、死亡、迁移等);强调数学的或统 计方法的运用。
31
3、人口静态与人口动态


人口静态是指时点人口的存量 (状态)。我们通 常所做的结构分析,就是人口静态研究。 人口动态是指两个时点之间的人口变化量。 我们所做的人口发展变化分析,就是人口动 态研究。 两者之间的关系:
Lt L0 Vt
32
4、人口研究的层次




第一层次:人口自然特征和自然变动。这是 人口学的核心,也是它最独特的方面。 第二层次: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 第三层次:按社会特征划分的子人口状况, 以及它们的直接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四层次:人口因素与非人口因素的相互作 用关系。如人口与自然环境,人口与经济, 人口与教育等。强调“关系”而不是非人口 因素本身。

第一次利用伦敦出生、死亡和家庭规模的资料 对人口总数进行了估算(46万)。威廉· 配第、纽 曼和哈雷等人也做出贡献。
7
三、广义人口学产生
第三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 为广义人口学产生阶段。
以T. R. Malthus(1766-1834)的《人口原理》 (1798)为标志。 第一次跳出单纯的人口因素分析,开始从人口 与社会经济的角度进行研究。 虽后世对他毁誉参半,但西方学术界对他始终 评价很高。
33
5、人口学学科体系

人口统计学、人口理论 人口发展史(纵向)、世界人口(横向) 经济人口学、社会人口学、环境人口学、生物 人口学、人口政策等。
34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学科特点
一、研究方法 二、学科特点
35
一、研究方法
人口学特殊研究方法的基础(人口的性别 年龄划分)。 队列分析法 同期分析法 年龄标准化方法 相关学科的方法(数学、经济学、社会学)
42
5.人口过程
人口过程(population process):即人 口发展变化的过程。人口过程具有自然和社 会双重属性,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过程。人 口过程是人口这一总体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 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表现。人口过程的本质就 是人口规律。人口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前后相 继的持续性。人口过程可分为相对稳定的量 变阶段和显著变化的质变阶段。人口变动的 内容包括三种类型和两个侧面(数量与质 量)。人口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循环和重复, 而是一种向上的发展。
人口结构指按人口某一标志划 分出的各种“亚人口”(subpopulation)所占的比例。如性别结 构、年龄结构、民族构成等。
40
3.人口变动(population change)
人口变动:人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个人生命实体的总和。它受自然环境、 生物规律、社会制度和经济文化等各方 面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发 生变动。我们把这种人口的发展变化称 为人口变动。人口变动包括三方面的内 容。
11
definition of demography
Demography is the study of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populations, the processes that changes this size and composition, and the relations of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broader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 narrow definition, formal demography, emphasizes the study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 A broader definition, population studies, includes the study of the nondemographic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一、人口学研究对象 二、人口学研究内容
14
一、人口学研究对象
1、人口概念 2、生物性与社会性 3、人口作为群体的一些特点 4、人与人口的关系
15
1、人口概念

人口定义。 人口属性。 总人口与子人口 群体与个体的区别
16
人口定义
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形 态下,居住在一定地域内, 在一定时间具有一定数量和 质量的人的总称。

9
人口学(Demography)
人口学(demography):研究人口的科 学,更确切地说,是研究人口过程及其 发展规律的科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人口学主要研究由于出生、死 亡和迁移所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动,以及 人口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如性别、 年龄、婚姻、生育、死亡、迁移等); 强调数学的或统计方法的运用。
21
4、人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每一个人的人口行 为汇聚到一齐就形成了人口的变动。 个人一旦组成人口就会失去一些与思想、意识 有关的特征,从而表现出一种物理的或数学的 特征,而这些正是狭义人口学研究的重点。 我们在分析人口时既要见“森林”也要见“树 林”。 人口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8
小公民
29
死亡(death)
死亡:指生命体征的永久消失。是影响人 口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要注意脑死亡与心脏死亡的不同标准。
30
迁移(migration)
人口迁移:指人们以定居为目的,伴随着 永久居住地变更的跨越一定地理边界的移动。 分为迁入与迁出两类。 人口流动(mobility):不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 移动。 人口移动(movement):泛指人容
1、人口特征与人口结构 2、影响人口变动的三大因素 3、人口静态与人口动态 4、人口研究的层次 5、人口学学科体系
23
1、人口特征与人口结构


人口特征: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一些特征或 标志。 人口结构:根据某一特征所划分的各子人 口所形成的分布。
24
人口特征(characteristic)

36
二、学科特点

综合性学科(涉及到众多学科) 实证性学科(不是思辨性的抽象推理,而是基于 社会事实的实证研究) 描述性学科(以宏观描述为主,解决“是什么” 的问题。) 技术性学科(与其它社会学科相比,更多地采用 自然科学的方法)。 政策性学科(研究成果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 口调控政策的制定)
19
2、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口的生物性是由人的生物性决定的。(出生、 成长、死亡、性别)。 人口的社会性是人口的本质属性。 人口的生物性永远不会消失,二者是对立统一 的关系。 人口生物性引起的人口变化是人口学研究的核 心内容。
20
3、人口作为群体的一些特点



个人一旦组成人口就成为一个没有思想意识的 “客体”,表现出一种物理和数学的特征。 可以用数量对其规模、分布、结构和变动进行 描述和研究。 表现出更强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符合大数定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