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的管理之道:把握时机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
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管理启示:在企业管理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会有几种竞争形式:一种是明的竞争形式,如价格战、广告战、人才争夺战、技术竞争战、资源争夺战等。
一种是暗的竞争形式,如企业的内部学习力的提升、管理能力的提升、核心技术的提升、销售渠道的营建等。
还有一种是半明半暗的竞争形式,企业文化与执行力的建设、客户资源的培育与争夺等。
善于管理的企业往往能在特定市场与细分领域夺得生存地位。
企业再强大,也有涉及不到的市场与领域,也有能力不能够或者忽略的地方。
只有进攻者企业能潜心与深入研究,总能发现竞争对手的破绽与空虚的地方。
企业能成为进攻者,在于实力的强大。
企业做为防守者是因为实力有所欠缺。
能把握时机的企业往往能在竞争态势中取得有利的地位与形势。
善于研究竞争对手与善于进攻的企业,容易取胜。
不善于研究对手与善于防守的企业,容易错过有利机会。
在企业竞争中获胜的企业,在于知道如何超越竞争对手。
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一般采取了必要的措施,战胜那些已经处于失败境地的企业。
胜利者在于不错过任何可以打败竞争对手的机会。
在企业竞争中容易获胜的企业,在于能创造条件打败竞争对手。
一般经济实力雄厚,管理能力强,总经理是管理方面的顶尖高手,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比较好与民主型的管理风格,企业的法治程度高,是能成为决定商业竞争中的主宰。
企业的融资渠道、资金实力、人才实力、核心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机器设备、科研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商誉等,只要把这些硬实力与软实力,在竞争企业双方对比一下,就能分得比优劣与胜负。
实力强大是竞争获胜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