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知识题库一、名词解释1、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
2、质量计划:对特定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规定由谁及何时应使用哪些和相关资源的文件。
3、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
4、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5、产品:过程的结果。
6、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7、合格:满足要求。
8、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9: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0、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1、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12、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
13、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14、放行:对进入一个过程的下一阶段的许可。
15、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16、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17、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可。
18、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19、评审: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20、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1、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22、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23、质量方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24、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25、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6、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27、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28、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29、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30、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31、批次管理:为保持同批产品的可追溯性,分批次进行投料、加工、转工、入库、装配、检验、交付,并做出标识的活动。
32、设计和开发:将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
33、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34、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5、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36、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37、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38、合同:有约束力的协议。
39、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40、内部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对其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
41、检验计划:是企业针对特定的产品投入生产时,对检验工作进行系统筹划和安排的文件。
它规定产品投产后检验工作的措施、资源和活动。
42、检验指导书:是用来指导检验人员正确实施检验作业的文件,是产品检验计划的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为重要的检验作业活动提供具体的指导。
43、3C认证:就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英文名称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
44、抽样方案:所使用的样本量和有关批接收准则的组合。
45、工艺:使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
46、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47、典型工艺:根据零件的结构和特征进行分类、分组,对同组零件制定的统一加工方法和过程。
48、不合格品:通过检验,质量特性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制品。
49、电气间隙:不同电位的两导电部件间的空间直线距离。
50、爬电距离:不同电位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
二、简答题1、公司于哪年首次通过ISO9001:199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997年2、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科技领先 质量求精 创新管理 顾客满意。
3、什么叫质量管理?它通常包括哪些活动?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4、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是什么?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参与。
4)过程方法。
5)管理的系统方法。
6)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5、质量检验的功能?鉴别、把关、监督预防、报告功能。
6、什么是ISO9000族:“ISO9000族”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94年提出的概念。
它是指“由ISO/TC 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该标准族可帮助组织实施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管理体系通用的要求或指南。
它不受具体的行业或经济部门的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7、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任何一个质量改进活动都要遵循PDCA循环的原则,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计划:包括制订方针、目标、计划书、管理项目等;第二阶段是实施:即按计划实地去做,去落实具体对策;第三阶段是检查:对策实施后,把握对策的效果;第四阶段是处置:总结成功的经验,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
对没有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轮PDCA循环解决,为制订下一轮改进计划提供资料。
8、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含义?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9、质量成本的定义是什么?具体包括哪几部分?含义是什么?质量成本是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
它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1)预防成本用于保证和稳定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发生与故障发生的各种费用,称为预防成本。
它包括质量培训费、质量管理活动费、质量改进措施费、质量评审费和从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基金等。
(2)鉴定成本用于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称为鉴定成本。
它包括试验检验费、质量检验部门办公费、检测设备维护折旧费、质量检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基金费等。
(3)内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费用,称为内部损失成本。
它包括报废损失费、返修费、降级损失费、停工损失费、质量事故处理费等。
(4)外部损失成本产品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修理等的损失,称为外部损失成本。
它包括索赔费、退货损失费、折价损失费、保修费等。
10、产品质量特性重要性分级的定义?关键特性(1级特性):如果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或产品整机功能丧失;重要特性(2级特性):如果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次要特性(3级特性):如果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会出现产品功能逐渐丧失。
11、记录的作用是什么?A.为产品符合要求和过程有效提供证据;B、有需要时实现可追溯性12、GB/T 19001-2008标准7.5.5中的“搬运”的含义是什么?是从原材料进厂到制成品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各阶段产品的搬运。
13、质量的定义及特点?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具有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的特点。
14、装备产品质量特性包括哪些?包括功能特性、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安全性、保障性、环境适应性等。
15、特殊过程的定义?我公司的特殊过程有哪些?特殊过程〔特种工艺〕:直观不易发现、不易测量或不能经济地测量的产品内在质量特性的形成过程。
〔GJB1405A标准中4.2〕在机械加工中,常见的特殊过程有:铸造、锻造、焊接、表面处理、热处理、以及复合材料的胶接等过程。
我公司的特殊过程有:热处理、焊接、屏体表面处理16、什么是外包过程?我公司现已识别的外包过程有哪些?外包过程:是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需要,由组织选择,并由外包方实施的过程。
我公司现已识别的外包过程有继电器产品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成套类产品零部件加工、包装;产品的发货和运输;相关产品的委托开发设计。
17、质量管理的三大职能?1)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2)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3)建立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18、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通常有哪几种?、返工、返修、降级、让步、报废。
19、公司具体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哪几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手册、质量计划、程序文件、作业文件、质量记录。
20、对质量目标的要求有哪些?1)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2)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3)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进行分解和落实21、设计验证有几种方法?1)变换方法进行计算;2)将新设计规范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规范进行比较;3)进行试验和演示;4)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22、什么是纠正措施?它与纠正有何区别?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的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23、采用行线槽配线时有何要求?采用行线槽配线时,行线槽的配置应合理,固定可靠,线槽盖启闭性好。
24、下列企业标准代号代表什么标准?1)Q/AJ 2051-2000 2)Q/AJ 2052-2000 3)Q/AJ 4052-2010 4)Q/AJ 192-2010 5)Q/AJ 160-2008答:Q/AJ 2051-2000 二次电路配线工艺守则Q/AJ 2052-2000 二次电路安装工艺守则Q/AJ 4052-2010 质量手册Q/AJ 192-2010 成品包装检验规范Q/AJ 160-2008 低压开关设备检验规范25、下列标准代号代表什么标准?1)JB 5777.2-2002 2)GB/T 19001-2008 3)GJB 9001B-20094)GB/T 19000-2008JB 5777.2-2002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JB 9001B-200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26、屏(柜、台)防触电措施有何要求?保证屏(柜、台)的各裸露的非带电的导电部件之间以及它们与保护电路之间的电连续性,屏(柜、台)内任意应该接地的点至总接地点之间的电阻不大于0.1Ω。
27、采用单股导线配线时有何要求采用单股导线配线时,导线接线端应制作缓冲环,以免在振动、冲击下断线。
28、二次电路选线的要求?二次电路电压回路一般选截面积为1.5 mm2的导线,电流回路选截面积为2.5 mm2的导线,二次电路如果元件布置较密,无法采用1.5 mm2的导线配制时,电压回路经工艺员允许可采用1mm2的导线。
29、对长期带电发热的元件安装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对长期带电发热的元件,安装位置应靠上方,按其功率大小与周围元件及导线束应保持有不小于20mm的间隙距离,以确保周围元件及导线束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