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 叶绿体中的色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15) 叶绿体中的色素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叶绿体中的色素(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哪组是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①选取植物②研磨③过滤④画滤液细线⑤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⑥观察色素带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⑥2.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研磨绿叶不需要加入()A.乙醇B.碳酸钙C.二氧化硅D.层析液3.利用新鲜的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滤液经层析后,色素带在滤纸条上的分布顺序是()4.关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快C.层析液使色素溶解后因扩散速度不同而彼此分离D.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5.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中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可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在最外的一个呈()A.蓝绿色B.黄绿色C.黄色D.橙黄色6.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D.胡萝卜素在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7.用有机溶剂提取、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不.能证实的是()A.叶绿体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B.在层析液中叶绿体色素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C.在光下叶绿体色素主要反射绿光和黄光D.叶绿体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8.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

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二、非选择题(共26分)9.(14分)下图表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

据图回答:(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________10 mL,作用是________;B________少许,作用是使研磨得充分;C________少许,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步骤③剪去两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_______。

(3)图中步骤④中关键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素带最宽的是________________,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

10.(12分)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试回答:(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选A要选取叶绿素含量高的植物叶片,研磨要充分,得到的色素多,滤液细线不要触及层析液,才能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

2.选D研磨叶片是为了提取叶绿素,无水乙醇可溶解色素,加二氧化硅可使研磨充分,加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研磨时叶绿素被破坏。

而层析液是用于分离色素的,在提取时不需加入。

3.选B由于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不同,造成其扩散速度不同。

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它扩散的距离最远,其次是叶黄素,而叶绿素的溶解度小,所以叶绿素a 和叶绿素b分别扩散在第三和第四条色素带上。

4.选D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各不相同,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快,溶解度低的色素扩散得慢,因而四种色素彼此分离。

色素的分离与阳光照射无关。

5.选D因为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扩散的速度最快,因此排在最外一圈。

6.选C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由于叶绿素含量比胡萝卜素多且叶绿素呈现绿色,所以,提取液呈现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如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扩散得最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如叶绿素b。

A选项中未见色素带,其原因可能是操作失误,因为即使是黄化叶片也应该有色素带,主要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7.选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原理是叶绿体色素可以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的不同,使叶绿体中色素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最终分离出4条色素带: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

因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和黄光的吸收量很少,故在光下叶绿体色素主要反射绿光和黄光。

但是该实验不能证实叶绿体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8.选C红枫叶片中含有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叶片呈红色是因为液泡中含有色素,液泡中的色素是不能吸收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的。

9.解析:(1)研磨时需要加入3种物质,10 mL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细胞和叶绿体破碎;细胞研磨破碎后,会溢出有机酸,为防止叶绿素中的镁被氢取代,破坏叶绿素,研磨时需加入少许碳酸钙中和有机酸。

(2)剪去两角的作用是防止两边色素扩散过快。

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

(3)层析时的关键是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会被层析液溶解、不能分离。

4种色素溶于层析液中,因溶解度的差异,造成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由于层析液有毒,而且可以挥发,所以要加盖。

色素带的宽度是由各种色素含量不同造成的,含量越多,色素带越宽,一般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所以叶绿素a色素带最宽。

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在色素带的最上一层。

答案:(1)无水乙醇溶解色素二氧化硅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2)防止色素带不整齐细、齐、直(3)层析液不要没及滤液细线防止层析液挥发叶绿素a胡萝卜素10.解析:观察表中A、B、C三个研钵的处理与结果的关系。

(1)因为A中未加CaCO3,使其中的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所以溶液颜色为黄绿色。

(2)B中加入了SiO2和CaCO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不能溶解于蒸馏水中,故溶液几乎无色。

(3)C中加入了SiO2和CaCO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酒精中,故溶液为深绿色。

答案:(1)黄绿色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2)几乎无色叶绿素不溶于水(3)深绿色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课时跟踪检测(十九)细胞的分化(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A.细胞融合B.细胞生长C.细胞分裂D.细胞分化2.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蛋白质种类比未分化前增加C.蛋白质的数量不改变D.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3.白血病可通过移植骨髓来治疗,因为骨髓可为患者提供()A.白细胞B.神经干细胞C.胚胎干细胞D.造血干细胞4.对于白血病患者,目前较为成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骨髓移植。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正常人的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来产生正常的白细胞,从而使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正常。

则在造血干细胞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两个过程。

()A.先细胞分裂,后细胞分化B.先细胞分化,后细胞分裂C.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裂D.先细胞融合,后细胞分化5.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A.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B.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C.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外界条件D.将成熟筛管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内6.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细胞分化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C.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细胞中遗传物质种类会发生改变D.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保持着全能性7.用甲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乙母羊的卵细胞的细胞质组成一个细胞,培育成功了“多利”羊。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这个乳腺细胞核内含有该物种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C.“多利”羊的特征与乙母羊几乎相同D.“多利”羊的特征与甲母羊几乎相同8.干细胞移植现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临床新技术。

自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产物不同B.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存在差异C.胰腺组织微环境造成骨髓干细胞基因丢失,分化成为胰岛样细胞D.胰腺组织微环境对骨髓干细胞分化无影响,分化是由基因决定的9.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10.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

对右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过程表示干细胞能自我更新B.b、c过程表示干细胞具有分化能力C.a、b、c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D.b过程形成的细胞直接组成器官,可供器官移植使用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20分)1958年,美国科学家将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请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1)过程②取出的根韧皮部细胞在体内时能否进行细胞分裂?________。

是否具有全能性,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在生物技术中称为________,此过程细胞所发生变化称为____________,由单个细胞形成细胞团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过程。

(3)过程④由细胞团形成胚状体要经过________过程,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成功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