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四-向“距离”挑战2课件PPT

最新四-向“距离”挑战2课件PPT

四-向“距离”挑战2
斯科特·法尔曼教授 创造了“微笑”符号
在个人电脑与互联网普及后,“微笑”符号传到了世界 各地,微软公司等推出的MSN等即时通讯软件还纷纷预设了 笑脸图标。法尔曼说,他个人更喜爱文本形式的“微笑”, 因为它比笑脸图标更“异想天开”。
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为庆祝“微笑”符号25周年而发表 的一份声明中,法尔曼说:“看到我花10分钟敲出来的一段 发言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让人感叹……我有时会想,25年 来,有多少人曾在键盘上敲出这个符号,又有多少人侧起头 看这个符号。”
材料三:1992年10月,一架“协和”号超音速客机,为 了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只用了32小时49分 绕地球一周,创造了环球飞行的新纪录。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
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 习;
肺阴津亏虚 肺阴虚火旺
肺的实证.多为感邪所致
肺的生理特性
肺为华盖 肺位最高,以覆诸脏
肺宣发卫气以保护诸脏
肺为娇脏喜清润恶燥湿
外邪易犯肺、燥湿易使肺失宣降
肺欲收苦气上逆:
肺气宜收敛,苦气上逆。
肺与形窍志液的联系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 一身之表.毛发附着.腠理.汗孔(玄府)
功能
屏障.调节水液代谢.调节体温.
材料一:公元627年秋,唐贞观元年,28岁的玄奘法师混 杂在逃难的灾民中间,悄悄地离开了长安,开始了孤身求法 的西行历程。历经一年的跋涉到达印度境内。
材料二:1872年,斐利亚·福克先生在伦敦改良俱乐部和 会友们打赌,要在八十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在当时的情况下, 这确实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但最后他提前一天完成了。 (《八十天环游地球》简介)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 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 科学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 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在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五脏 肺
血归于肺.使血中的营气更新
肺主气司呼吸
推动
张 气吸入
肺气
肺体
(降)
缩 气呼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宣)
作用体现: 促进气的生成(宗气)
调畅气机
肺满 肺虚
肺主气司呼吸的作用表现
主气司呼吸 呼吸均匀和调 肾纳气
气生成充足(宗气)
气机调畅 各脏腑功能正常
肺气不足 呼吸: 呼吸无力.鼻塞
气不足:少气懒言.体倦乏力
气机:各脏腑升降出入紊乱
降清 吸入清气
主气呼吸 通调水道
(下.内)
布散气津.五脏六腑受益
全身血液归于肺
朝百脉
降浊 水
肾.膀胱 尿 主治节
助大便排泻
肺的病机特点
病变 多论及肺气的失调.少提肺血虚
气聚胸中.呼吸
咳喘.气短声低
气 卫气不足
自汗.易感冒
虚 水道不调
失 宣
运血无力
痰.饮.肿 血瘀
病变降 多论及肺阴失调.少论及肺阳虚
肺系统的组成(脏腑.形体官窍.经络) 肺的解剖位置及外部形态 肺的生理功能 肺气的宣降运动是肺功能的基础
宣发
肃降
肺的宣降
气向上的升宣 向外的布散
物质
清气谷气 宣清
气 浊气浊液 宣浊
津 血
归肺的血输布全身
气向下的通降 吸入清气
气向内的布散 五脏六腑受益
浊液下降于肾,为尿液的生成之源
宣发肺气、调节呼吸.
与肺的关系
肺宣发气津以温养皮毛
开窍于鼻.司喉咙
肺宣气津以温养于鼻
鼻功能
气之通道.产生嗅觉.协助发音
肺与形窍志液时的联系
肺志为悲 悲使肺气消耗
肺气虚者易悲
肺液为涕 宣: 津布于鼻为涕
失宣: 涕的异常
与秋季相通应
意义:秋之燥邪易犯肺、治疗肺病时,应顺 其收敛之性。
血津:血瘀.痰饮
通调水道(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通调水道 宣 降
朝百脉
血液
卫气 汗
津 液
多余的水
输 布
肾尿
归肺 (血中营气更新)
新的血液
全身
主治节
调节呼吸.调节气机.
调节血行.调节津行
肺宣降与其它功能关系图
肺宣 宣清 气
体表:卫气
宣散卫气
(上.外)

皮肤孔窍
滋润濡养

布散全身
肺 肃
肺降
宣浊 呼出浊气 (鼻.汗孔) 排出浊液 (汗.涕)
古代邮驿
烽火台
信鸽
速度慢 距离近 信息量小
速度快 距离远 信息量大
有线电报 有线电话 无线电通信 电子计算机
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IBM蓝色基因/L,运算速度每秒 280.6万亿次,服务于美国能源部核安全局劳伦斯·利弗摩 尔(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主要用于模拟核试验。
2004年公布的全球高性能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 “曙光4000A”以每秒11万亿次的峰值速度位列全球第十。
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
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1995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到2007年中 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1.44亿。
“天涯若比邻”——科技对“距离”的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