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14高3牧医)
一、教学设计依据
㈠使用教材
《动物生物化学》,高职高专教育“十二五”规划建设教材;李京杰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㈡人才培养方案
二、教学实施条件
(一)教学团队组成及分工
任课教师具有多年教学经验。

(二)教学设施及配置
学院有生物检测室及农业基础实验室,可以满足实验需要。

三、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一)单元内容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二)课程目标
“动物生物化学”是以动物体为研究对象,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有机体化学本质及其生命活动过程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

它是畜牧兽医专业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现代生物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已经作为通用的“语言”和有力的“工具”被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的表述和研究之中。

因此,学习和掌握生物化学知识对于动物生产和动物健康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它对于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应用性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专业能力目标
a知识培养目标:
(1)了解该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了解该学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

(2)理解该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掌握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以糖代谢为代表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及生物氧化的实质和内容;掌握酶与维生素的关系及酶在生物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b技能培养目标:实验课的开设,使学生能对一些常用的基本生化实验方法,通过亲自的操作而有所认识,有助于生化理论的学习与理解,通过实验加深对蛋白质、核酸、糖、脂肪、维生素等有关性质的理解。

2、方法能力目标
(1)采用讲授式、启发式、互动式、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2)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3、社会能力目标
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命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在生产和实践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场地:教室,实验室
仪器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材料:
教学资料:有关PPT课件P-02 酶与维生素
教学准备
场地:教室,实验室
仪器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材料:
教学资料:1.有关PPT课件P-03 糖代谢
教学准备
场地:教室,实验室
仪器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材料:
教学资料:有关PPT课件P-04 生物氧化
教学准备
场地:教室
仪器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场地:教室
仪器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材料:
教学资料:有关PPT课件
㈧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改革传统的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加重平时学习成绩比例。

平时成绩占50%,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情况,回答问题情况,课堂讨论情况,及实验情况打分;期末考试占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