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女娲与普罗米修斯造人神话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女娲与普罗米修斯造人神话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收稿日期:2005-06-22作者简介:朱超威(1979-),男,湖南浏阳人,江西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君兰(1978-),女,江西宜春人,江西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双学士。

从女娲与普罗米修斯造人神话看东西方文化差异朱超威,李君兰(江西宜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摘 要:中国和古希腊神话中的造人故事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通过对中、希神话中的造人神祗的性别、形象、故事情节、造人材料和等级观念五个方面逐一比较分析,力图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根源。

关键词:造人神话;性别;形象;情节;造人材料;等级观念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34(2005)05-0052-05正如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人们的一生一样,作为人类童年时代产物的神话,经过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影响是无可估量的。

这些反映该民族原始生活状态和原始信仰的古代神话,是一个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真正根源。

正如潘世东先生指出的那样/要认识和剖析一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文化的真正本性,神话是关键命脉所在。

0[1](P70)古代中国和希腊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两个源头,各自流传下了浩如烟海的神话传说故事。

其中有很多有相似之处,但同时又带有各自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比如两种文化中都有神造人的故事:中国神话想象人是由女娲创造的,根据5风俗通6的记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

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纟亘人也。

0希腊神话中则把造人的功绩归于普罗米修斯:/他(普罗米修斯)知道天神的种子埋藏在泥土里,便用泥土按天神的样子塑造了人类。

他从各种动物心里摄取了善和恶,封闭在人的胸膛里,,人类就这样诞生了。

0[2](P13)不仅如此,两位神明都细心的呵护初生脆弱的人类,为了人类的幸福而不辞辛劳,四处奔波。

据5淮南子#览冥篇6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洲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延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蜗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

0而普罗米修斯在创造了人类之后,也进一步教给人类历法、计算、文字、医药、采矿等等技能,还冒着被宙斯惩罚的危险,从天庭盗下火种送与人类。

从上述分析来看,中、希神话中的造人神话似乎大同小异,但表面相似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差异。

下面就从两种神话造人神祗的性别、形象及故事情节、造人材料和等级观念五个方面逐一比较分析,力图揭示出其中所包含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根源。

第25卷第5期2005年10月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IZHOU UNIVERSITY Vol 1251No 15Oct 12005一、造人神祗的性别差异中华民族的创造者女娲居然是一位女性!而且这位伟大的女性不但亲力亲为地创造出了中华民族,还不辞辛劳地四处奔走,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她在中国神话中的功劳是任何一位男性神祗都比不上的。

像这样把一位女神当作中华民族的创造者和造福者来歌颂,在长久以来男尊女卑的中国社会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正确的解释恐怕要从女娲神话产生的年代上去找。

女娲神话诞生的时间应该早在母系氏族时期,也只有当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年代,才有可能诞生这样对女性的赞歌。

另一个形成于母系氏族时期歌颂女性的著名例子是精卫传说。

据5山海经#北次三经6记载: /,,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呼。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名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以填于东海。

0被邪恶的海水吞噬了宝贵生命的女娃,为了不让东海再为害,化做精卫鸟,衔木石填海,没有一日停止歇息。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女性的利他主义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可惜的是,随着中国社会步入男权为主的时代,男性在中国社会中逐步取得绝对的领导地位,中国神话中动人的女性形象就越来越少,中国神话中就再也看不到像这样女性的赞歌了,相反就连已有的其他女性神的形象也逐渐被篡改以迎合男权社会的口味,如中国神话里著名的西王母。

西王母本来是母系氏族时代时掌管刑罚生杀大权的女神,令人望而生畏,最早的记载见于5山海经#西次三经6:/,,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0所谓/司天之厉及五残0指的是掌管天下瘟疫灾疠和刑罚生杀,不可谓不位高权重。

但是在被历代的封建文人一次次的篡改后,已经变的面目全非。

战国时期成书的5穆天子传6上描写到:/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

西王母再拜受之。

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0可见这时的西王母已变得非常千娇百媚,善解风情了。

而封建的文人们更是新创造出一个叫东王公的男性神祗以图取代她的位置。

中国神话中反映出来的这种女性社会地位的下降很大部分归咎于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立国。

犁田收获,都需要强壮的男丁才能更高效率的进行。

由于体力上天生不足,妇女只好在家中养儿育女,纺纱织布,生活上和经济上都要仰仗男性,经济上的依附性进而造成了妇女社会地位的卑微。

希腊文明属于人类文明的第三代,其神话产生的时间也晚于中国。

最早的文字记录见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荷马的5伊利亚特6,到其后一百年海希欧德的5神统系谱6出现希腊神话基本成型,距今不过三千年的时间,其时男子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已占据主导地位。

具体反映在造人神话上,希腊神话中人类的创造者和造福者普罗米修斯就是一位男性,而他最先造出来的也只有男人,没有女人。

只是到后来宙斯为了惩罚人类,令赫尔斯塔司造出潘多拉后,世界上才有了第一个真正的女性人类。

而且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潘多拉是为了让人类受罪才被创造出来的。

正如希腊神话里所描写的那样:/潘是第一个女人,衍生出整个的女人类族,她们是男人的祸殃,天生会行恶。

0[3](P46)这些都是古希腊中扬男抑女思想的反映。

但是随着希腊民族向海洋的进发,男子一连几星期甚至几个月出海捕鱼或跨海经商,回到陆地如果得不到妻子的照料和很好的休息,就无法继续生产劳动。

久而久之,男性和女性间形成了一种缺一不可,相互依赖的关系,女子的社会地位又逐渐回升。

反映在神话中,希腊十二位最重要的主神中,女性神祗就占了五位,其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美神阿佛洛狄忒更是协助了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的工作。

正义女神忒弥斯也曾给予人类神谕的指示,劫后重生的人类才得以重新繁衍生存了下来。

二、造人神话的情节差异女娲造人的故事总共才寥寥四十九字,情节异常简单。

读者惋惜之余,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去加以发挥补充了。

其他的中国远古神话故事也是一样,惜字如金。

这固然与中国传统文言文提倡言简意赅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神话的态度:中国很早就进入到了定居的农业社会时代,年复一年固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使得#53#第5期朱超威李君兰:从女娲与普罗米修斯造人神话看东西方文化差异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养成了重实际不重幻想的思想品质。

后来孔子更是主张不语怪力乱神(5论语#述而6),神话遂被当作太古荒唐之言不予以采信。

后世的儒家知识分子遵从孔圣人的教诲,以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不屑去做神话的编辑修缮整理润色的工作,更有甚者不负责任的随意篡改。

自然小农经济的天生狭隘视野,古代文人的治国实用主义,造成了中国古代神话大部分没有得到发扬光大,甚至亡佚了令人惋惜的局面。

所以著名日本汉学家盐谷温总结这种情况道:/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者,说者谓有二故: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

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

0[4](P14-15)从神话中反映出来的我们民族的这种特性,直到现在还影响着国人,我们的民族一向严肃有余,浪漫不足,素来提倡脚踏实地,反对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希腊神话中的造人故事从最初的没有战乱饥饿疾病的天堂式的黄金时代开始,人类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白银、青铜和黑铁时代。

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尽人意,人类也变得越来越堕落,最后终于遭到宙斯的惩罚而招致毁灭。

直到皮拉和丢卡利翁从正义女神忒弥斯的神谕那里得到启示,向身后丢石头重新造出了新的男人和女人,人类才又得以生存繁衍下去。

综观希腊神话中的造人部分,有如一幅活动的社会生活画卷,涉及的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构思精巧,显然已经超出了原始人类的思维范围,只能是后来历代的诗人、剧作家、文学家或其他有文化的自发/作者0不断艺术加工的结果。

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古代希腊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有限的贫瘠耕地,狭窄的生存空间,迫使希腊人很早就朝海洋进发,向广阔无垠的大海索要食物和财富。

而平静的爱琴海和地中海又为希腊人向海洋进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希腊人的足迹遍布从爱琴海诸岛到地中海沿岸各国到亚平宁半岛再到小亚细亚的广大地区。

在和别的民族交往中,希腊人不但学会了他民族的先进知识,也带回了他们的动人神话,这一点从希腊神话和欧洲其他神话中的造人部分的高度相似可见一斑。

在充分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养料后,希腊神话的情节愈来愈生动,内容愈来愈丰富。

又经过许多作家、史学家、哲学家对这些口头传说的不断加工和整理,终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希腊神话体系。

号称古希腊/历史之父0的希罗多德就曾经明确指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神名都是从埃及传入希腊的。

我的研究证明,它们完全起源于异邦(非希腊)人那里。

0[5](Vol.2第50节)尽管这种说法可能有失偏颇,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希腊神话对他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关系。

希腊神话诞生发展的这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过程,在很多方面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民族,和东方文化相比,他们更加外向,更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长处为己所用。

三、造人神祗的形象差异根据5史记#补三皇本纪6的记载:/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

05玄中记6也说:/女娲蛇躯。

0汉代王逸在5楚辞集注6更是宣称:/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

0从汉墓出土的砖画中的女娲画像上看,也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

为什么作为中华民族之母的女娲神居然是这样一幅模样呢?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应形成于母系氏族时代。

那时候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古人眼中的自然万物充满了神秘性,万物有灵的观念根深地固。

但是/人的要素已经开始慢慢的侵入,人成了神的一部分。

人们开始用自己的形体来塑造神祗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