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727(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 727(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K−47步枪子弹速度很快,杀伤力大,什么时候都能认为是质点B. 研究男子3米板跳水运动员何冲在空中的跳水动作时,不能把他看成质点C.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 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速度大约为300km/ℎ,是相对航母甲板来说的2.我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是相对某一参考系而言的.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能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考系C. 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考系D. 太阳东升西落,是选太阳为参考系3.A、B、C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A的路程最小B. B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三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D. t0时刻,C质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质点的瞬时速度4.如图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A、B,A、B间距离为L=30cm,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d=1cm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A、B,记录遮光条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0.010s、0.005s,滑块从A到B所用时间为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是()A. 滑块通过A的速度为1cm/sB. 滑块通过B的速度为2cm/sC. 滑块的加速度为5m/s2D. 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为3m/s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B. 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D. 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以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6.2012年11月25日,歼−15舰载飞机在“辽宁号”航母的甲板上试飞成功。

已知“辽宁”号航母的飞行甲板长L,舰载飞机在飞行甲板上的最小加速度为a。

若航母静止,则舰载飞机的安全起飞速度是()A. v=2aLB. v=aLC. v=√aLD. v=√2aL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B. 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C. 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 在相邻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8.甲、乙、丙是三个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 丙与乙的运动方向相同C. 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D. 丙的加速度大小小于乙的加速度大小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t)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 在t=2s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t=2s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在t=2s时,物体回到了原点,即出发点10.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1时刻的速度为v1,t2时刻的速度为v2,位移为x,设t=t2−t1,则t时间中间时刻t/2的瞬时速度为()A. xt B. v1+v22C. √(v12+v22)2D. v2−v12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11.利用知图1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将质量为m1的物块1与质量为m2的物块2(m1<m2)通过轻绳悬挂在定滑轮上,打点计时器(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固定在竖直方向上,物块l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接。

开始时托住物块2使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之后将物块2释放。

图2所示为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O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 s;(2)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之______释放物块2(选填“前”或“后”);(3)将各计数点至0点的距离依次记为ℎ1、ℎ2、ℎ3、ℎ4…,测得ℎ2=l.60cm,ℎ4=6.40cm,请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 m/s;(4)根据测出物块l上升的高度h与相应的时间t,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ℎ−t2图线,由此可以求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

12.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1)根据纸带上所给出的数据,计算C、D两点的瞬时速度,得v C=______ m/s,v D=______ m/s,这段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m/s.(2)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 m/s2.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0分)13.物体从某高处自由落下,最后1秒下落的高度是物体下落总高度的7,取重力加速度g=9.8m/s2,16求物体下落的总高度.14.一辆公共汽车长L=12m,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2m/s2 匀加速启动,车身经过A、B两点的时间分别为t A=3s、t B=2s,求:(1)汽车前端到达A点时的速度;(2)汽车前端经过A、B两点的时间间隔▵t.15.汽车以36km/ℎ的速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用了2ℎ。

如果汽车从乙地按原路返回甲地,用了2.5ℎ,那么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16.跳伞运动员从350m的高空跳下,他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打开伞,以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4m/s,求:(1)运动员自由下落的时间;(2)运动员打开伞处离地面的高度;(g取10m/s2)--------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

【解答】A.研究子弹的旋转时,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B.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动作了,故B正确;C.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一定要选择参考系,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情况不同,故C错误;D.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的起飞速度大约为300km/ℎ,是相对地面来讲的,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解析:解:A、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故A错误;B、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并不是只有地面上的静止物体才可以作为参考系;故B错误;C、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故C正确;D、太阳东升西落,是选择地球作为参考系;故D错误;故选:C.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3.答案:C解析:解:A、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图象可知A、B、C三质点在0~t0这段时间内A的路程最大.故A错误;B、x−t图的斜率表示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B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A、B、C三质点在0~t0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相等,所用的时间也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也相等,故C正确;D、x−t图的斜率表示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C质点的瞬时速度大于B质点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C.由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读出位移关系,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判断平均速度的大小.根据路程的大小分析平均速率的关系.本题要抓住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注意区分,不要混淆.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分别求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和AB间的平均速度,根据加速度公式可求滑块的加速度。

求解平均速度的方法是找出总路程和总时间,然后运用平均速度公式解答即可,利用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加速度,故理解平均速度和加速度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A.滑块经过A点时的速度v A=dt A =10.010=100cm/s;故A错误;B.滑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v A=dt B =10.005=200cm/s,故B错误;C.滑块加速度a=v B−v At =2−10.200=5m/s2;故C正确;D.滑块在A、B间的平均速度v=xt =0.30.200=1.5m/s,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D解析:解:A、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仅受重力,所以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不一定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B、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仅受重力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自由落体运动仅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在有空气的空间里,如果空气阻力与重力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可以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故选:D.自由落体运动仅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知道自由落体运动仅受重力,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答案:D解析:【分析】已知初速度及位移,由速度和位移关系可求得最后的速度大小。

本题考查运动学公式中的速度和位移关系,要注意通过审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再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求解。

【解答】由速度和位移关系可知:v2−0=2aL解得:v=√2aL;故选:D。

7.答案:CD解析:解:A.根据ℎ=12gt 2可知,在前1s 内、前2s 内、前3s 内…的位移之比是1:4:9:…,故A 错误;B 、根据自由落体速度公式v =gt 可知在1s 末,2s 末,3s 末的速度比是1:2:3,故B 错误;C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v =x t 及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可知: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平均速度比是1:3:5,故C 正确;D .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两个1s 内的位移之差为△x =gT 2=9.8m ,故D 正确故选:C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即可解题.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熟记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的推论即可判断8.答案:BC解析:解:A 、由图看出,甲和丙的速度均为正值,说明甲丙都沿正方向运动,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