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_套期交易

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_套期交易

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期货市场具有转移价格波动风险功能。

为了避免价格波动风险,最常用的方法是套期交易。

生产者和经销商参与期货交易的主要目的是将商品(实物商品或者金融商品)价格风险转移给投机者。

利用期货市场商品价格波动来抵消现货市场商品价格波动的交易称为套期交易。

套期交易就是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数量相当,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相同的期货合约,对冲平仓,了结期货交易带来的盈利或亏损,以此来补偿或抵消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或利益,使交易者的经济收益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在从生产、加工、贮存到销售的全过程中,商品价格总是不断发生波动,且变动趋势难以预测,因此,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可能出现因价格波动而带来的风险。

所以,不论对处于哪一环节的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来说,套期交易都是一种能够有效地保护其自身经济利益的方法。

套期交易之所以能够避免商品价格风险,其基本原理基于:期货交易过程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尽管变动幅度不会完全一致,但变动的趋势基本一致。

即当特定商品的现货价格趋于上涨时,其期货价格也趋于上涨,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虽然是两个各自分开的不同市场,但对于特定的商品来说,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相同的。

这样,引起现货市场商品价格的涨跌,就同样会影响到期货市场商品价格同向的涨跌。

套期交易者就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做相反的交易来达到避免价格波动效果,使商品价格稳定在既定目标区间内。

商品现货价格与商品期货价格不仅变动的趋势相同,而且到商品期货合约到期时,两者价格将大致相近。

因为商品期货价格包含有储藏商品直至交割日为止的相关费用,通常,远期期货价格要比近期期货价格高。

期货合约接近于交割日时,仓储费用会逐渐减少。

商品现货价格与商品期货价格的决定因素已经基本相同,交割月份的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趋向一致。

特别应该注意,商品期货市场不会等同于商品现货市场,期货价格的波动时间与波动幅度不一定与现货价格完全一致,期货市场交易的数量有固定的交易单位,套期交易开始时的基差(商品现货价格—商品期货价格=基差),至套期交易结束时的基差也会有变化,这些就意味着套期交易者在冲销期货合约时,有可能获得额外利润,也可能产生额外亏损。

在有些情况下,亏损是巨大的。

例如,我国一家航空公司今年已经为燃油对冲合约(套期交易)出现的未变现市值计价亏了使套期保值交易真正达到为现货绝对保值的目的,套期保值者就必须进行相应的基差交易,只有这样,才能真建国60周年纪念特刊·对策研究■金伟如何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套期交易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正回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从而把价格风险全部转嫁给期货交易投机者。

为使现货买入方(商)了解到如何为现货绝对保值的全过程,以便从买入套期保值交易与基差交易中获得保值效果,下面剖析一实例来说明现货买入方(商)是如何利用买入套期保值交易与基差交易来为自身买入现货绝对保值的完整交易过程。

开仓:买入套期保值交易某榨油企业在2月份根据本企业生产计划安排、流动资金及大豆库存状况,准备到9月份买进大豆现货来保障本厂生产需要,但又担心到9月份大豆现货价格会大幅上涨,于是决定进行买入套期保值交易,即于2月25日买入商品期货交易所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合约10手(1手=10吨),其期货价为2650元/吨,该榨油企业支付交易保证金=合约价值的5%=2650元/吨×10吨/手×10手×5%=13250元,支付交易手续费=20元/手×10手=200元,当天(2月25日)大豆现货价为2800元/吨,大豆现货价格与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格之间的基差为(基差=商品现货价格—商品期货价格=2800元/吨—2650元/吨=)150元/吨。

假如等到该榨油企业平仓了结本次套期保值交易时,大豆现货与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的价格都上涨,大豆现货与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之间的基差可能会出现三种变化:①基差保持不变,仍然是150元/吨。

这表明本次套期保值交易为现货起到保值作用;②基差变小,即基差小于150元/吨。

这表明本次套期保值交易为现货不但起到保值作用,还有盈余;③基差变大,即基差大于150元/吨。

这表明本次套期保值交易未能为现货起到绝对保值作用,只起到部分保值作用。

套期保值者的初衷是,在结束套期保值时,既不想出现亏损,也不指望有剩余盈利,而只希望基差保持不变,使套期保值交易真正起到为现货绝对保值作用。

实际上,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变化,基差会经常发生变化。

基差始终保持不变的情况是罕见的。

特别是当基差的变动方向不利于套期保值者时,套期保值交易并不能为现货绝对保值,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其亏损额大小为基差变动量,即做套期保值时的基差与结束套期保值时的基差之差。

基差变动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有什么方法能使做套期保值时的基差与结束套期保值时的基差保持不变呢?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做套期保值交易之后,在结束套期保值交易之前,进行另一种交易~基差交易,以达到基差保持不变的目的。

确保基差始终不变:基差交易为了在结束套期保值交易时基差保持不变,仍然是150元/吨。

该榨油企业在期货市场做了买入套期保值交易之后,于2月26日与一家粮食收购站签订了一份以基差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的大豆购销合同。

该购销合同上约定粮食收购站可在8月10日至8月28日期间内,任选一天的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格作为本次基差交易的计价基准,按高于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的150元/吨的价格出售大豆现货给榨油企业。

这“按高于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的150元/吨的价格出售大豆现货给榨油企业”的条款就以购销合同的形式保证了到结束套期保值时的基差保持不变,仍然是2月25日的基差150元/吨。

这就是说,到将来该榨油企业买入大豆现货时,不论大豆现货价为多少,该榨油企业将以基差交易价(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基差150元/吨)的价格从粮食收购站建国60周年纪念特刊·对策研究ECONOMIC OUTLOOK THE BOHAI SEA买入大豆现货,从而达到基差保持不变的目的。

等到了8月25日,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已涨到3000元/吨,大豆现货价已涨到3200元/吨,大豆现货价格与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格之间的基差为3200元/吨—3000元/吨=200元/吨。

在8月25日这天,粮食收购站通知该榨油企业以当天(8月25日)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作为本次基差交易的计价基准,按高于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的150元/吨的价格卖出大豆现货给该榨油企业。

这就意味着,该榨油企业是以基差交易价(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3000元/吨+基差150元/吨=)3150元/吨的价格从粮食收购站购入大豆现货,至此本次基差交易圆满结束。

平仓:了结买入套期保值交易8月25日,该榨油企业立即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合约10手(1手=10吨),其期货价为3000元/吨,即平仓了结了在2月25日买入的大豆9月份交割10手期货合约。

该榨油企业收回已经支付的交易保证金=合约价值的5%=2650元/吨×10吨/手×10手×5%= 13250元,再次支付交易手续费=20元/手×10手=200元。

在本次套期保值交易与基差交易过程中,该榨油企业在期货市场上盈利为:8月25日卖出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3000元/吨—2月25日买入大豆9月份交割期货价2650元/吨350元/吨;在现货市场上亏损为:8月25日,买入大豆基差交易价(3000元/吨+150元/吨=)3150元/吨—假如2月25日买入大豆现货价2800元/吨=350元/吨。

即期货市场上的350元/吨盈利全部弥补了在现货市场上的350元/吨亏损。

这表明,该榨油企业在8月25日这天以相当于基差交易价3150元/吨—期货市场上盈利350元/吨=2800元/吨的价格购入的大豆现货,而这2800元/吨的价格恰好是2月25日这天大豆现货价格。

而8月25日这天的大豆现货价已涨到3200元/吨。

由此可见,该榨油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与基差交易之后,的确能起到为自身买入大豆现货绝对保值作用。

假如该榨油企业只做现货交易,而不做套期保值交易与基差交易,那就只能在8月25日这天以当天现货价3200元/吨的价格购入大豆现货,这会比在2月25日以2800元/吨的价格买入大豆现货亏损3200元/吨—2800元/吨=400元/吨,即每吨大豆就得多支付400元。

要买10手(1手=10吨)大豆现货,合计应该多支付400元/吨×10吨/手×10手=40000元。

可见,现货商只做现货交易的价格波动风险也是令人震惊的。

就某种程度而言,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并不亚于期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这一实例充分说明期货市场的确是套期保值者的绝好避险场所。

假如该榨油企业只做套期保值交易,而不做基差交易,那么在期货市场上会盈利:3000元/吨—2650元/吨=350元/吨,而在现货市场上会亏损:8月25日买入大豆现货价3200元/吨—假如2月25日买入大豆现货价2800元/吨=400元/吨,即期货市场上的350元/吨盈利不能弥补在现货市场上的400元/吨亏损,结果每吨会导致出现亏损:现货市场亏损400元/吨—期货市场盈利350元/吨=50元/吨。

10手期货合约合计亏损50元/吨×10吨/手×10手=5000元。

这50元/吨的亏损恰好是基差由小变大之差(2月25日基差150元/吨—8月25日基差200元/吨=—50元/吨)。

这表明该榨油企业相当于在8月25日这天是以(2月25日)大豆现货价2800元/吨+50元/吨=2850元/吨的价格购入大豆现货。

这2850元/吨的价格比2月25日大豆现货价2800元/吨高出50元/吨,比8月25日大豆现货价3200元/吨少(8月25日大豆现货价3200元/吨—2850元/吨=)350元/吨。

这350元/吨正是期货市场上的盈利。

这种虽然做了套期保值交易,但又出现期货市场盈利不能弥补现货市场亏损的状况,是因为在期货与现货价格都上涨,并且基差变大(基差由2月25日的150元/吨上升到8月25日的200元/吨),又没进行基差交易所造成的。

这就使得套期保值只能起到为现货部分保值作用,而不能起到为现货绝对保值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套期保值者只做现货交易会冒很大的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当现货价格变动不利于自身时,就会在现货市场上出现重大亏损。

套期保值者为把这种价格波动风险转嫁给他人的有效方法是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从而为现货起到保值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