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145322 学时:88 学分: 6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本课程通过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制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的掌握仪器绘图、徒手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方法,达到系统地掌握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一)学时分配(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2)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3)会分析和标注平面几何图形中的尺寸;(4)了解《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重点: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几何作图方法。

2.几何元素的投影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1)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正投影、斜投影)的基本概念;(2)掌握正投影法。

重点:正投影法。

2.2点的投影(1)重点掌握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2)掌握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重点: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

难点:重影点的投影特点。

2.3直线的投影(1)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2)了解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3)了解直线上的点、点分割线段成定比;重点:各种位置直线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2.4平面的投影(1)了解平面在第一分角的表示法(以点、直线、平面图形表示为主);(2)重点掌握各种位置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3)掌握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的方法。

重点:平面在第一分角中的投影特性。

难点:在平面上取一般位置直线。

3. 基本立体及其表面交线(1)掌握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2)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性质;(3)掌握作截交线的基本方法(截平面仅限于特殊位置);(4)掌握两曲面立体相贯线作图方法(以两轴线垂直相交或平行为主)。

重点:作截交线的基本方法。

难点:截交线、相贯线的作图方法。

4.轴测投影(1)建立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了解轴向伸缩系数和轴间角的几何意义;(2)掌握基本几何体和组合体正等测和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

重点:组合体正等测轴测图的画法。

5.组合体(1)掌握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2)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投影规律;(3)根据给定组合体画出该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方法;(4)了解组合体三视图尺寸标注;(5)掌握根据三视图想象组合体形状(二维到三维)。

重点: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根据给定组合体画出该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方法;根据三视图想象组合体形状(二维到三维)。

难点:根据给定组合体画出该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方法;根据三视图想象组合体形状(二维到三维)。

6. 图样的画法(1)掌握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

(2)了解国家标准规定的常用的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3)了解第三角投影法;重点: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

难点: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画法。

7.连接件与传动件(1)掌握螺纹画法和标记及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图的画法。

(2)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画法及其啮合图的画法。

(3)了解圆柱螺旋压缩弹簧、键连接与销连接的画法、标记以及其它标准件的画法和标记。

重点:螺纹画法和标记及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图的画法。

难点: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图的画法。

8. 零件图(1)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2)掌握零件图视图选择、绘制、阅读和尺寸标注。

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掌握零件图尺寸标注,要求正确、齐全、清晰;(3)能识别极限配合代号,能注写已知表面粗糙度代号,极限与配合代号。

重点:能正确绘制和阅读零件图。

难点:阅读、绘制零件图。

9. 装配图(1)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常见的装配结构;(2)掌握部件的表达方法、装配图中的尺寸及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3)重点掌握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方法;(4)掌握看装配图及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重点:画装配图的方法。

难点: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的方法。

(三)CAD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1. AutoCAD基础知识、绘图环境的设置(1)了解AutoCAD绘图软件的发展进程、软硬件环境、安装及启动;(2)熟悉AutoCAD的工作环境以及命令、数据的输入方式等;(3)了解绘图系统的配置;(4)掌握绘图环境的设置。

(5)掌握图层创建、设置及图层管理等。

(6)了解改变对象缺省属性的方法及非连续线型的管理。

重点:图层创建、设置及图层管理。

2. 绘图功能控制(1)掌握利用栅格、捕捉和正交等辅助绘图工具;(2)掌握绘图工具对象捕捉及自动追踪等;(3)了解查询距离、面积和点坐标;(4)掌握缩放和平移命令的使用;(5)了解命名视图、平铺视口、鸟瞰视图等命令的功能。

重点:对象捕捉及自动追踪绘图工具的使用等。

难点:自动追踪绘图工具的使用。

3. 二维图形的绘制、编辑(1)掌握直线、二维多义线、圆、圆弧、矩形、正多边形等命令的使用方法。

(2)掌握对象选择方式和夹点编辑。

(3)掌握删除和恢复图形、定位图形、改变对象的长度、修改对象特性等命令的使用;(4)了解多段线、样条曲线的编辑。

重点:直线、二维多义线、圆、圆弧、矩形、正多边形等命令的使用方法。

难点:修改对象特性等命令的使用。

4. 文本标注、尺寸标注(1)掌握文本输入、文本编辑命令的使用;(2)掌握文本样式的设置。

(3)掌握尺寸标注、了解编辑标注和标注样式管理;(4)掌握标注样式的创建方法。

重点:文本输入、尺寸标注及编辑方法。

5. 图块及属性、图形输出(1)掌握块的生成、使用和存储、块属性及其应用;(2)了解块的编辑和管理、使用外部参照;(3)掌握创建打印布局;(4)了解打印图形的过程及方法。

重点:块、块属性及其应用。

难点:块属性。

以上上机可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三、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1.参考教材:[1] 王兰美等.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王兰美等.机械制图习题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潘苏蓉等.AutoCAD2014应用教程与实例详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2.参考文献:[1] 王兰美等.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薛焱.中文版AutoCAD 2010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四、考核形式和考核要求(一)考核形式课程考核性质:考试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课程考核时间:120卷面满分:100分(二)考核内容1. 画法几何部分基本考核内容:根据平面的两面投影,补画第三面投影;并在平面取点或取直线;分析和判断平面对投影的相对位置;应用积聚性法、素线法或纬圆法求作回转体的截交线;两回转体的相贯线。

(可放在组合体中结合实际形体考核)重点考核内容:补画平面的第三面投影,并在平面取点或取直线;求作回转体的截交线;参考内容:点的投影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关系以及两点的相对位置;空间两直线相对位置的判别,直线上点的投影及点分割线段成定比;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特性以及在平面上取投影面平行线的方法;截交线的概念和性质,了解各种立体被不同位置平面截切后所得截交线的形状及特点;相贯线的概念及作图方法、性质以及变化规律。

2. 制图基础部分基本考核内容:根据所给集合体的两面视图,想象和构思出集合体的结构形状,补画出第三面视图;(形式也可补画漏线、选择正确的图形等)根据所给机件的两面视图,想出机件的结构形状,并根据机件的结构形状改、补画出机件的剖视图。

重点考核内容:补画出第三面视图;(形式也可补画漏线、选择正确的图形等)补画出机件的剖视图。

参考内容:根据《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有关规定,会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常见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绘制正等轴测图及斜二轴测图;视图、剖视图及断面图的表达方法,针对不同结构机件能恰当选择表达方法。

3. 机械图部分基本考核内容:螺纹及连接件的画法和标注;阅读中等程度的零件图,并通过看零件图回答有关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问题;看懂装配图,回答有关装配图的视图特殊表达方法、尺寸标注及其他有关问题,并通过拆画零件图的形式综合考核相关内容。

重点考核内容:螺纹及连接件的画法和标注;阅读零件图,回答零件的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问题;看装配图,回答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尺寸标注及其他有关问题,拆画零件图。

参考内容:螺纹结构的基本要素,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方法,直齿圆柱齿轮及其啮合图的画法;不同类型零件的表达方法,通过看零件图回答有关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问题;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方法,装配图的序号、明细表的编排。

4. 计算机绘图该部分内容考核方式采用上机操作,主要掌握AutoCAD图形软件的各种功能,并通过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工程图样,考核学生应用计算机的综合能力。

(三)考核要求1.试题内容所占比例:试题内容所占的比例为:重点考核内容≥60%,基本考核内容≥25%,参考内容≤15%。

2.试题难易分值分配:难易试题所占比例为:极易约5%,较易约25%,中等难度约35%,较难约30%,高难度约5%。

3.客观题占30-40%,主观题占60-70%。

4.试题覆盖面:应在80%以上。

5.试卷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20% ,上机成绩20%。

五.有关说明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基础课,要求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同时,必须保证一定的上机时间,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课内外学时比为1:1~1:1.5。

2.发挥现有教学条件及电化教学设备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上课,增加课堂信息量以提高教学质量。

3. 每学期安排习题课及讨论课4-6学时。

4. 本课程的机械制图部分的学习应在金工教学实习之后进行,使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及图样的尺寸和技术要求获得感性认识。

5. 本课程只能为学生的绘图和读图打下一定的基础,其绘图和读图能力还需要在后续的有关课程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中继续培养和提高。

6. 计算机绘图部分应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边讲边练,才能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

7. 本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可以根据本学科发展动态做不多于5%的调整。

8. 本教学大纲由潘苏蓉执笔, 王树逵审核。

六、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中英文对照表图样drawing投影 projection中心投影法central projection method平行投影法parallel projection method正投影法orthogonal projection method标题栏 title block明细栏 item block图框 border视图 view主视图 front view俯视图 top view左视图 left view右视图 right view仰视图 bottom view后视图 rear view剖视图section断面图 cut剖切面 cutting plane剖切区域 section area剖切线 cutting line剖切符号 cutting symbol局部放大图drawing of partial element简化画法 simplified representation规定画法 specified representation省略画法 emissive representation零件图 detail drawing装配图 assembly draw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