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月选考主观题评分细则

11月选考主观题评分细则

2017年11月历史选考评分细则
31.
(1)设问:梳理材料一,概述近代初期上海“华洋杂居”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租界”的消极影响。

参考答案:
原因:殖民者设立租界,小刀会起义的冲击。

(2分)
(备注:每点1分。

其中第一点需要强调动词——“设立”,或答“产生租界”也可;第二点关键词是“小刀会”,如果只答起义不给分。


消极影响: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突显半殖民地社会特征。

(2分)
(备注:每点1分。

其中第一点的关键词是“主权”只要出现“主权”即可得分,如果写了材料中:“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也给1分,但如果没有写满三个权利,只写了材料中出现的1个或两个权利不给分;第二点的关键词是“半殖民地”,或者答“半殖民地半封建”,但如果答“半殖半封”或“双半”不得分。

史实性错误不得分,比如租界出现的时间,如果答《南京条约》签署后上海出现租界等不得分)
省平均分:1.9分
(2)设问:阅读材料二,分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

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参考答案:
影响:新奇、时尚的习俗进一步张扬;淡化了等级观念。

(4分)
(备注:每点2分。

其中第一点需要强调——“进一步”;第二点也可以答“模糊了等级观念”等相关内容)
特征: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交汇与碰撞;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2分)
(备注:每点1分。

其中第一点关键词——“交汇”或“碰撞”或答“冲突”,只要出现一个词即可;第二点——“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写出一句即可。


省平均分:1.48分
32.
(1)设问: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人生而自由、思想自由;主权在民;尊崇理性,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4分)
(备注:每点1分。

除了参考答案外,只要答:自由、平等、人民主权、自然权利、天赋人权、以人为本、人是世界的中心、理性、解放等词即可得分,错别字不给分)
省平均分:2.32分
(2)设问: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参考答案:
主要表现:工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资低;风险大。

(2分)
(备注:任答两点即可。

如果用材料中:“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来代替“工人工作时间长”也给分;如果用“工作繁重”来代替“劳动强度高”也给分,但如果回答“工作量大”不得分;如果用“报酬少”来代替“工资低”也给分,但如果
答“回报少”不得分;如果用材料中“没有考虑安全因素,面临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来代替“风险大”也给分)
抗争与思索:欧洲发生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显示无产阶级力量;(2分)《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2分)。

(备注:每点2分。

第一点只要答前面半句即可得两分,如果答“三大工人运动”可得分,如果答“三大工人起义”不得分,如果答“三大工人起义运动”可得分,如果出现具体答三大工人运动的名称的情况,写满三个得2分,只写一个或两个只得1分,国别写错不得分,时间写错不扣分;第二点《共产党宣言》1分,马克思主义诞生或传播1分)
省平均分:2.87
33.
(1)设问: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的含义。

综合材料一、二,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中轴线”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

参考答案:
含义:传统礼制;主次分明的封建登基秩序。

(2分)
(备注:只要写出“传统礼制”即可得2分,或者答“周礼、礼乐、礼法”都可得2分;第二点关键词——等级秩序,或者答“长幼尊卑”或“礼仪传统”都得1分。


意义: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突显皇权至尊;皇宫中轴线与整个城市中轴线相重合的设计规划世所罕见;“线性文化遗产”的典范;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

(4分)
(备注:每点1分。

第一点强调关键词——皇权,或答“君权”,如果答“王权”不给分;第二点强调——皇宫中轴线与整个城市中轴线,或者答“故宫中轴线和整个北京城中轴线”,但必须强调两条中轴线,如果只写一条中轴线不得分;第三点强调关键词——线性文化遗产,或答“中轴线的代表”或“中轴线的典范”也可得分;第四点强调关键词——精神轴线,或答“精神线”或“精神中轴”也可。


省平均分:1.41分
(2)设问: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对“择中”观念下的儒家思想核心内涵予以阐释。

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就“皇家御苑”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侧重分析①,中庸思想。

(1分)恰到好处;(1分)和而不同;(1分)完美事物的构成,有赖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

(1分)
(备注:关于“恰到好处”这点,如果答“恰当”或“过犹不及”或“不偏不倚”也可得1分;关于最后一点,只要出现关键词——“统一”或“和谐”即可得1分。


侧重分析②,颐和园中轴线布局体现在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垂直轴线统领;东西轴线由千步廊构成;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线;周围建筑对称分布,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4分)
(备注:五点当中任答四点得4分。

第一点关键词——万寿山;第二点关键词——垂直;第三点关键词——千步廊,没有出现“东西轴线”这个词不扣分;第四点关键词——南北轴线;第五点关键词——佛香阁或智慧海。


省平均分:1.37分
34.
(1)设问: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国不再“继续享受和平”,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

参考答案:
美国希望参与争霸、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战争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4分)
(备注:每点1分。

第一点强调关键词——争霸或影响力,或答“捞取战利品”、“争夺霸权”、或材料原文——美国人看来,如果不适时参战,战后世界将与美国无缘等都可得分;第二点可用“英法”或“西欧”来代替“协约国”,可用“利益相同”、“联系密切”来代替“经济联系加强”;第三点需强调美国与同盟国或德国的关系差;第四点如果只答“潜艇战”也得分,或“美国商船受损”。

如果答案全部照抄材料最多得1分,史实性错误不得分。


省平均分:2.05分
(2)设问: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参考答案:
探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

(3分)
(备注:每点1分。

第一点“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只要答出一句就可得1分,其它描述必须在一句话当中强调战争与革命的关系,比如:“一战激化俄国内部矛盾,从而引发二月革命等”或“十月革命爆发,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然后退出一战”等也可得1分;第二点书本原文;第三点也可答“一国胜利论”。


理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分)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1分)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

(1分)
(备注:第一点强调“第一个”,如果只答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不得分;第二点关键词——国际无产阶级或民族解放,或答“工人阶级”、或“为世界人民”、或“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也可得分,如果答“为其他国家”或“为中国”一律不得分;第三点关键词——现代化或近代化)
省平均分:1.87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