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网络发展现状分析内容提示:中国几乎与全球同步从GSM跨越到GPRS技术,手机用户也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递增。
然而。
在环球普遍迈入3G时代里,中国却似乎在原地踏步,徘徊在3G门口。
继国内固网宽带被爆“速慢价高”、有“假宽带”之嫌后,近日,一份来自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有关我国手机网速“全球倒数第二”的报告更令人汗颜,在社会中又引发一场沸沸扬扬的讨论。
(一)移动网络“速慢价高”再次令人“鳖得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移动用户,但至今绝大部分的用户仍在使用落后的2G网络,这令中国的移动网络接入平均速度尤如“龟速”,慢得令人“鳖得慌”。
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中国平均连接速度仅为50kbps,相比之下,日本、韩国平均网速已达1440kbps,是中国手机上网速度的28倍。
中国手机网速的“慢”主要体现在两点:网页打开慢;数据下载慢;网络连接数据传输慢。
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与“龟速”相配套的却是远高于发达国家的资费标准。
据2011年中国信息化蓝皮书显示,我国固定宽带资费是发达国家的三倍,移动流量资费也是发达国家的3.5倍。
据测算,如果按绝对的货币价格计算,美国人只要以中国人1/12的价格就能在互联网上买回相同的信息量。
中国几乎与全球同步从GSM跨越到GPRS技术,手机用户也以每年1亿人的速度递增。
然而。
在环球普遍迈入3G时代里,中国却似乎在原地踏步,徘徊在3G门口。
如此现状,是由于三大寡头垄断使得竞争不够彻底,还是技术、服务与基础设施跟不上去?是3G回报率太低,没人愿意做好?还是政策支持不到位?抑或还有其他原因?(二)中国移动网速何以“龟速”我国是2009年才开始正式发放3G牌照,发放时间远远迟于其他国家。
这是3G建设跟不上世界脚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悉,在北京、上海地铁建3G发射基站,要通过各种审批而且费用很高。
同时,出于辐射方面的考虑,基站难以进入小区、医院以及校园等地区,小区及楼宇物业公司动辄收费要求,也是运营商不可能长时间承受的,所有的不利条件都增加了建3G基站难度。
还有,网络扩容速度赶不上庞大用户增长规模,是出现“网堵”症状的又一大原因。
近10年,我国移动网络实际上每年都以超过200%的速度在扩容。
但仍然赶不上每年数千万上亿人的用户增长规模,从而导致我国3G网络出现平均覆盖面偏窄、信号源整体不足、服务不给力,无法满足手机用户急速增长的移动上网需求等问题。
专家称,移动网络宽带若想速度快,就必须保证数据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每一个环节都畅通。
但是,由于所有用户都需要共同使用一个核心骨干网络,而骨干网和每个用户终端的信号连接都有相应的发送端和接收端,如果成千上万个接收端共争一个发送端,就可能出现“同槽竞食”,形成巨大负荷,造成在某个或多个时空导致出现“网堵”。
此外,我国移动网络通信用户量全球第一,“僧多粥少”,“同槽竞食”现象十分严重,也是造成手机网速慢的重要原因。
但是,特殊的监管政策,垄断的市场的存在才是国内移动网络“龟速”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韩国专栏作家——金宰贤在《中国网速为何这么慢》一文中指出,中国网速慢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竞争。
中国互联网接入市场几乎被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瓜分,两者分别在南方和北方享受地域垄断优势,移动互联网也是如此,只是多了一个中国移动。
垄断造成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使它们相互之间的接入网互为隔离、不能有效融合,故而致使网络覆盖率低、网速比较慢。
同时,一些政策的原因也导致了地方割据、地方保护主义非常明显。
在国际上,“携号转网”已是一个很普通的业务,然而在中国这个特定环境中,“携号转网”就像其他所有涉及到集团利益改变的事物一样,步履维艰。
据称,目前中国联通WCDMA网络,上网速度比较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快,但由于携号转网困难,大多数用户不愿意换号,造成联通3G 用户数量发展一直较慢。
终端设备也制约移动网速的提升。
我们知道家庭宽带上网都会受到路由器、网线等硬件设施的影响,终端设备对手机上网影响更大。
智能手机上网安装了诸多快速上网的软件,速度本应更快。
但是,我国大多数用户使用仍是低于1000元的非智能手机,上网速度慢也不足为奇。
还有,中国的手机上网经常面临复杂的消费问题,用户付费习惯一直难以养成,运营商的投入容易变成风险大的无源之水。
比如,定位中高端的3G手机视频通话普及率一直非常低,这让运营商几乎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相应的其它新业务了。
此外,我国地域辽阔,偏远农村多,存在很多覆盖盲点,上网速度就很难不慢了。
在国内我们还可以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消费者购买最时尚的智能手机却也只是享受落后、老迈的移动互联服务,如此这般,就如同开着保时捷行驶在乡间羊肠的小道上。
(三)移动网速,实现“快跑”的出口在哪里中国移动网速的发展,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
比如韩国,韩国上网费用低廉的原因,就在于该市场的自由、公平的竞争。
韩国政府出台“分享规则”,强制当地的电信公司与小的竞争者共享它们的网络,培育和培养更多的“竞争者”。
移动网速的提高要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由政府主导加速推动,而不能仅靠三大运营商凭着市场感觉走。
这是中国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遇到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要从根本上改观移动互联网现状,我国政府也应鼓励有更多的民间资本与企业参与宽带市场,而不是任由“三国鼎立”,使市场一直处于垄断的状态。
让竞争者多起来,增加互联网骨干网运营商的数量,不仅可以促进技术革新,而且会促使市场主体提升服务水准并且主动让利,最终惠及公众与网民。
因此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打破垄断,引入新的市场竞争者,同时要制订合理市场游戏规则和长久有效的降价机制。
从而,可以促进我国宽带、移动网速尽快实现优质优价。
当然,中国手机网速“全球倒数第二”是否有夸大其词?GSMA测试每一个国家的手机连接速度的标准是否统一可信?是否对全球的各个国家都做了所有移动网络测试(2G、3G)?等等,目前争议还是比较大,但是中国移动网速“速慢价贵”确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运营商还是监管部门而言,都应该深入反思。
与其相关的报告《2012-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深度评估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网络文学就是以网络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从21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阅读和写作,文学网站在经历了、整合、兼并、以及其他困难和波折之后,在新的建站模式和网络技术基础上走向成熟。
2003年开始,幻剑书盟、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等文学原创网站相继崛起,为网络写手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平台。
网络文学的草根性、低门槛和内容的非传统性,为社会制造了众多的作者,也扩张了文学消费的读者,更使得网络文学成为庞大的产业。
2009年网络文学使用率达42.3%,成为互联网十大主要应用之一。
截至2009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达到1.62亿人,庞大的网络文学用户群,为网络文学甚至整个产业链带来了可观的利润,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对网络文学产业的投资。
与网络小说本身相比,其衍生品将面对一个更大的市场。
出自起点中文网的《鬼吹灯》,它曾连续几个月高居网络小说搜索风云榜冠军,仅仅这一部小说就让起点中文网的点击率超过千万。
2007年,起点中文网出版同名小说《鬼吹灯》之后,在短短数月中,销量突破50万册。
《鬼吹灯》的电影版权也吸引了众多电影公司的目光。
由完美时空推出《诛仙online》开始,我国本土的原创小说与漫画,在2009年步入了制作网络游戏的快车道,特别是网络小说。
翻开2009年发布和制作的网络游戏名单,《兽血沸腾》、《盘龙》、《星辰变》,无一不是网络小说读者们熟悉的名字。
目前,网络文学已经成为资本关注焦点。
从2005年开始,盛大进军起点、晋江、红袖,TOM拿下幻剑,欢乐传媒整合榕树下,文学网站频获资本瞩目。
与此同时,完美时空和网易也开始进军网络文学领域,布局争夺网游上游内容资源。
伴随着文学商业化大潮突飞猛进的网络文学,其前景相当乐观,就目前的状况,还只能算是“星星之火”。
文学类网站可能会走大型门户网站等道路,将会在海外建立分站,向庞大的海外华文市场拓展;与影视机构进行深入合作,或者独立开发影视作品,拍摄以网络小说为剧本的影视作品,更大范围的占领文化市场;开发无线阅读平台,利用3G无线通信技术将文学作品送到读者手上。
按照网络文学现在的势头,如果再配以充分的市场挖掘,潜力不可限量。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深度评估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共六章。
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国际组织、相关行业协会、中国产业信息网等权威机构的数据。
内容严谨,数据翔实,结合丰富的图表,可以直观的看到网络文学行业的动态竞争格局等信息。
对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市场环境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动态、市场需求状况、投资风险与规避经营、未来行业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列举网络文学行业市场行业内重点企业状况,竞争优势等。
报告深入揭示了网络文学市场潜在需求和机会,为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投资决策,为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行业市场情报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目录第一章网络文学的相关概述第一节网络文学的概念及分类一、网络文学的基本定义二、网络文学的分类情况三、中国网络文学的早期历史四、中国网络文学的商业化第二节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分析一、存在方式的比较二、创作模式的比较三、传播模式的比较四、语言的比较第二章网络文学商业化分析第一节中国网络文学的概况一、我国网络文学的两次高潮三、网络文学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四、国内网络文学产业渐入佳境五、网络文学在文化产业链中的价值体现六、中国网络文学产业显现巨大魅力七、网络文学产业链催生过亿商业价值第二节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回顾一、网络文学十年趋势剖析二、2009年我国网络文学态势透析三、2010年中国网络文学进入全盛时期四、2010年各类网络文学特征解析五、2011网络文学综述六、2011年网络文学用户七、网络文学成互联网十大应用之一第三节2011年中国网络文学市场分析一、2011年由网络文学垃圾论引发的思考二、2011年鲁迅文学奖首次接纳网络文学三、2011年盛大文学收购潇湘书院四、网络文学有望成影视主流五、当网络小说改编网游情况分析六、巨额收入的网络文学挑战阅读的主流第四节深入探讨网络文学的商业化运作空间一、网络文学商业化的基本概述二、商业化运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三、商业化运作的主要模式分析四、网络文学商业化运作的利弊评析五、网络文学商业化运作具有广阔潜力第五节网络文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我国网络文学的困扰三、中国网络文学商业化陷入模式之争四、解决网络文学盗版问题的对策措施五、思考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传承及创新第三章文学网站第一节文学类网站的相关概述一、文学类网站的概念和性质二、文学类网站的重要功能简析三、文学类网站主要特点解析四、中国文学网站的四大阶段第二节中国文学网站的综述一、国内文学网站的基本格局二、商业资本激活中国文学类网站三、我国文学类网站面临的挑战四、文学网站持续繁荣的关键要素五、文学类网站的开发建议六、文学类网站趋势第三节2011-2012年垂直文学网站行业数据分析一、2011年9月垂直文学网站市场监测数据简析二、2011年11月垂直文学网站市场监测数据简析三、2011年12月垂直文学网站市场监测数据简析四、2012年1月垂直文学网站市场监测数据简析五、2012年2月垂直文学网站市场监测数据简析六、2012年3月垂直文学网站市场监测数据简析第四节主要文学网站的比较分析一、文学网站的两种商业形态二、榕树下网站分析三、起点中文网分析四、榕树下和起点中文网的差异透析第五节文学网站的商业化运作途径剖析一、文学类网站商业化的定义二、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三、国内文学网站商业化的实践探索四、从五个角度透析文学网站的经营模式第四章网络文学出版第一节网络出版业分析一、网络出版的定义及特点二、网络出版的价值及意义解析三、中国网络出版业总体概况四、我国网络出版出的特征和态势五、我国网络出版产业链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第二节中国网络文学出版业现状一、网络文学与出版接轨成为主流趋向二、传统出版业开始融入网络文学领域三、网络原创渐趋向商业出版四、网络文学出版业步入化时期五、上海网络文学出版市场抢眼第三节中国网络文学出版业的问题与对策一、制约网络出版的主要因素二、网络文学出版遭遇版权瓶颈三、网络原创出版的问题及对策四、解析网络出版的七大盈利模式第五章网络文学的其他商业化第一节网络文学与影视一、网络文学与影视联姻的互赢效应二、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前景光明三、中国掀起网络文学影视改编高潮四、网络原创同名话剧再度搬上舞台五、网络文学影视改编面临的挑战第二节网络文学与网游一、网络文学对网游的市场价值透析二、网络文学与网游联姻成为大势所趋三、网络文学弥补网游致命缺陷四、2011年网络文学改编网游盘点章重点企业分析第一节盛大文学有限公司一、公司简介二、盛大文学旗下主要文学网站三、盛大文学影视改编业务渐入佳境四、盛大文学着力构建网络文化产业链五、盛大文学的盈利模式剖析六、盛大文学收购大事记第二节北京完美时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一、公司简介二、完美时空旗下文学网站介绍三、2011年完美时空计划强攻文学阵地第三节网易公司一、公司简介二、2011年网易旗下文学网站投入运营三、网易文学网站的运作模式探讨附录:热门网络文学作品介绍附录一:《鬼吹灯》附录二:《诛仙》附录三:《佣兵天下》附录四:《明朝那些事儿》图表目录(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