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六

创新思维与技法案例六

六、创新思维与技法之迂回思维创新1间接中的创新之一——义务传授技术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20世纪30年代成立的我国当时最大的毛线制造企业,创办人宋斐卿是这家公司的首任董事长兼经理。

当时我国的一般家庭妇女还不知道怎样织毛衣。

东亚公司开办后不久就在天津办了一个毛线编织技术传授班,免费招收各阶层妇女学习毛线编织技术。

每周上三次课,每次三小时,三个月为一期。

每期三至四个班,每期都有学员一百多人。

这个毛线编织技术的义务传授班,还经常既鼓励学员改进国外传来的各种编织图案,也鼓励她们自已别出心裁地创造独特的新样式。

学习结束后,每个测验合格者都发给证书。

每年都有数百人从传授班毕业。

公司一直坚持办这样的传授,前后办了十几年。

东亚公司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既然会织毛衣的妇女不多,那就表明国内穿毛衣的人还很不普遍。

这自然会直接影响毛线的销售量。

公司培养大批会织毛衣的人,通过他们,以及他们再去传授和影响更多的人,这样东亚公司生产的毛线,其销量就会不断加速增大,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东亚公司的负责人想出和采用这样的办法运用了迂回思维的间接中的创新思维方法。

从表面上看,东亚公司只是在为一些家庭妇女学编织技术的无偿服务,而实际上却是以此为手段,以求间接达到开辟和扩大毛线的销售渠道,最终增加毛线销售量的目的。

事实表明,东亚公司十几年时间培养出来的大批毛线编织人员,成了公司的一支庞大的义务宣传队伍,这支队伍对后来推销东亚公司生产的抵羊牌毛线起了不小的作用。

2间接中的创新之二——马戏表演促销奥妙美国人哈利被誉为促销奇才。

他年轻时曾在一家马戏团负责向观众出售饮料。

有一年夏天的一次演出,观众不多,购买饮料的人极少。

为了多卖出一些饮料,保住“饭碗”,他突然想到一个招揽顾客和推销饮料的办法:他买来带咸味的五香炒花生米,包成若干小包,然后站在马戏团演出场地的人口处高声大叫:“快来观看精彩的马戏表演!今天向每个观众赠送一包又香又脆的花生米!”经他这么一吆喝,人们纷纷买票入场。

大家一边开心地观看马戏表演,一边吃着又香又脆的花生米。

马戏演出快散场时,哈利的饮料也差不多快卖完了。

观众吃了哈利赠送的又香又脆又咸的五香炒花生米,都感到需要喝水,自然也就都要去购买哈利出售的饮料。

他想出这一促销妙招运用了迂回思维的间接中的创新思维方法。

哈利的目的是要向观看马戏表演的观众多销售饮料,可是他没有采取对出售的饮料大肆吹嘘,或折价优惠一类的直接促销的手段,而是用了赠送花生米,让观众吃后纷纷前去购买饮料的间接起作用办法以达到目的。

3以退为进创新之一——目不识丁的使臣北宋初年,南方偏安一隅的小朝廷南唐仍然存在,每年都向北宋王朝进贡。

有一次,南唐派遣的进贡使臣是著名的江南名士“三徐”中名声最大的徐铉。

南唐每次前来进贡,北宋朝廷都要选派官员担任押伴使前往接收贡品。

这次官员们都怕在博古通今的徐铉面前丢丑而不愿担任押伴使。

宋太祖赵匡胤叫人开列了十位不识字的侍者的名字,他从中随便圈了一个说:“就让他去吧。

”满朝文武无不惊讶,都不知道宋太祖葫芦里究竟装的是什么药。

这位侍者使臣在江南某地上船见到徐铉后,徐铉就滔滔不绝说古论今,讲的全是深奥的大道理,他一句也听不懂,自无无言以对。

一连几天,徐铉讲得唇干舌燥,疲惫不堪,北宋朝廷的侍者使臣始终都只是点头微笑。

徐铉一直不了解这位押伴使学问的深浅,同时话说久了也不免自觉没趣,后来便不吭声。

于是二人相安无事,最后这位侍者使臣也就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宋太祖派一字不识的侍者去担任押伴使,是为了在这件事上既不输于南唐,又能使江南名士难知北宋使臣的深浅,还以此显示北宋泱泱大国不屑与之相争。

宋太祖思考这个问题运用了迂回思维的以退为进创新思维方法。

宋太祖鉴于当时朝中诸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鸿儒们,均对与江南名士徐铉交锋心存畏惧,于是“退”而启用文盲,派了一个目不识丁的侍者去担任押伴使。

此人胸无点墨,自然缄口不言。

这样一来,他与徐铉无从辩论,也就无胜负可分;而且,侍者只是点头微笑,并能使徐铉对其不识深浅,还会认为这位大臣是大智若愚,不屑与之辩论。

宋太祖这不就成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以“退”而赢得了“进”吗?4以退为进创新之二——一元钱中标的奥秘有一年,根据日本政府建设省的安排,日本广岛水道局决定将埋在市区地下的电线、煤气管和自来水管的阀门位置,以及管道的种类和铺设的时间等,绘制成一幅能用电子计算机来控制的示意图。

建设省早已发出通知,要求包括东京都在内的11个大城市都要将铺设在地下的管道绘制成能以电子计算机控制的示意图。

绘制示意图是第一步,接下来的第二步则是根据示意图安装对其进行控制的电子计算机。

广岛市水道局当时是在日本全国首先对建设省的这一安排付诸实施。

广岛市水道局决定将绘制示意图公开招标,内部预定的价格为1100万日元。

当时有8家公司参加投标,最高报价为2900万日元,其余分别为980万、55万、45万和35万日元。

以制造大型电子计算机著称的富士通公司,他们提出的投标价格不断往下降,最后竟然降到了1日元。

这已不可能再有竞争对手,富士通公司以绝对优势中了标。

富士通公司将投标价格降到1日元,是为了下一步能获得为广岛市安装与示意图配套的电子计算机的独家承包权,并有望进一步获得独揽其他城市这项工程的承包权。

他们思考这个问题运用了迂回思维的以退为进创新思维方法。

富士通公司以1日元中标。

这1日元只能说是一种象征,实际上是无偿为广岛市水道局绘制示意图。

但获得了设计示意图的权利,也就等于拿到了订购与示意图配套的电子计算机的订单。

因为只要示意图具有了富士通的“特点”,所需要的电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都非找富士通公司不可;富士通公司在广岛市做出了成绩,也就有很大的希望能进一步获得独揽其他城市这项工程的承包权。

富士通公司的“退”,无偿绘制示意图,目的是为了“进”,独家承揽更多的工程。

5以退为进创新之三——求职经历年轻时,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白天去做工,晚上就在大学的艺术播音系上夜校。

毕业之后,我开始寻求职业,我跑遍了纽约的每一个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但是,每个电台的经理对我的答复都几乎一样:“没有几年实践经验的人,我们不想雇用。

”经过无数次碰壁后,我确实有点丧气,但我知道,自己千万不能退缩,更不应该坐等机会。

于是,我在心中一遍遍地鼓励自己:“你别无选择,惟有继续努力,如果你退缩的话,是无路可走的。

既然选上这一行,就要干得像一行,如果我倒下去,没有人会拉我。

出去寻找机会吧,你一定能行的!”接下来几个月,我仔细地阅读广播电视方面的杂志,最后我终于看到一则招聘广告:佛罗里达州有一家很小的电视台招聘一名预报天气的女孩子。

我是纽约人,当然不喜欢去那地方,但是,我告诉自己是在找工作,至于地方就不应该介意,因为我只是希望找到一份和电视有关的职业,干什么都行。

我抓住这个工作机会,就动身前往佛罗里达州。

我在那里工作了3年,使自己得到了充实训练,同时也为自已赢得了宝贵的实践经历。

最后,我又返回到纽约,在纽约的电视台找到了一份工作。

又过了4年,我终于得到提升,成为我梦想已久的节目主持人。

为了达到目标,暂时走与理想背驰的路,有时却是智慧的表现。

主人公在寻找本专业工作中,遇到障碍,她坚定信念,运用机遇思维的以退为进的创新思维,“退而求其次”并非意味着退缩,而是积蓄能力,作为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6以退为进创新之四——如此发放奖金一位退休老人在靠近一所小学的地方,买了一间简陋的住房。

没过多久,有三个小学生,每天下午放学后,都要到老人住处的附近来踢垃圾桶玩。

老人实在受不了小孩们的吵闹,但他的反复耐心劝告,不仅没能起到制止的作用,反倒使他们踢得更加来劲。

他们并且说,还要约更多的同学到这里来一起玩。

后来,有一天,老人对踢得正起劲的三个小学生说:“你们踢得这么高兴,看来踢垃圾桶真是好玩。

以后你们天天来踢,我每天发给你们一人一块钱奖金。

”孩子们听了十分高兴,此后每天来得更加积极、更加准时。

过了三天,老人对孩子们说:“我现在经济上有困难了,从明天起,每天只能给你们一人5毛钱。

”孩子们听了积极性大大下降,但还是天天都来。

又过三天,老人对孩子们说:“我现在收入更减少了,只能每天给你们每人两毛钱。

”孩子们听了垂头丧气地说道:“才两毛钱,就想要我们天天到这里来踢垃圾桶,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我们不来了。

”从此以后,孩子们再也没有到这里来踢垃圾桶,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老人想到给来住所附近踢垃圾桶的小孩发奖金,是因为正面直接劝阻他们不起作用,又找不到其他的什么有效措施,只好采取迂回曲折的办法。

奖金的数额不断减少,是为了逐步挫伤小孩们的积极性,直到他们自己提出不愿再来踢垃圾桶。

老人想出这样的办法运用了迂回思维的以退为进创新思维方法。

这位老人采取的迂回前进策略是,先后退一步——肯定和鼓励小孩们踢垃圾桶的玩法,并发给奖金;然后再向前推进——逐步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最后达到使他们不愿再踢垃圾桶的目的。

7以退为进创新之五——欢迎征订12月初,《时代周刊》发行公司给我寄来一封信:“王小姐:您好!《时代周刊》将在一个月后的今天到期,请续订。

您是我们最具价值的订户之一,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您仍拥有我们的最低订价:每期99美分。

”我当然知道,对大多数订户来说都享受88美分的价格,既然他们认为我是“最具价值的订户之一”,就不应该让我享受一般待遇,反正离常规的周期还早,等几天再说吧。

果然,第二个星期又给我寄来了一封信:“王小姐:我们决定以88美分的价格,让您继续拥有一份《时代周刊》。

”他们居然真的让步了,我决定再等一下,看看最后的价值究竟是多少。

几天后,我的信箱里又躺着一封信:“王小姐:我们的最低订价是每期78美分,您得到这份优惠,真够幸运的!不要再耽搁了,请你马上续订,否则,您要花比这多得多的钱到街上零买。

”同时还附有一期《时代周刊》,那上面印着一幅《时代周刊》征求订户的广告,最后有一行说明:订104周,每期79美分。

订52周,每期89美分。

订39周,每期99美分。

我感到受了愚弄,决定不再理睬他们。

谁知下一期杂志一到,我吓了一跳。

杂志封面上竟然加了一个特别的封套,上面用一寸见方的大字印着:“王小姐,您的《时代周刊》正悄悄地溜走,你难道不想挽留一下吗!”翻开扉页,里面夹着一张印刷活页,上面写着:“您是一位精明的人,因为您选择了一本十分有价值的杂志。

可是现在,它正在溜走!我们不希望您因为忙而忽略了续订,也许您没有时间准备那些物品,我们给您寄来了。

您只需签上名寄出,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我又翻了一遍信箱,果然有一只印着《时代周刊》标记的大信封。

一打开,从里面掉出半截削好的铅笔来,还有一张订单和一枚邮票。

翌日,又给我寄来了一张设计精美的广告,画面是一个十分精致的全自动照相机和一串数字,说明文是:“寄回这张广告,相机就属于你了,如果你把这组号连同订单寄给我们,您还有机会参加抽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