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卷共4大题,36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
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班级、座号。
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
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1、被子植物的花粉落在柱头上的过程叫做()A、受精B、融合C、萌发D、传粉2、从细胞的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3、小亮在制作植物标本时,需要称量10克氢氧化钠固体来配制溶液,小亮在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采取的措施()A、平衡螺母向右调B、移动游码C、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D、再加一些氢氧化钠固体4、如图,重20牛的铝块,被15牛的推力F静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则墙F 壁对铝块的摩擦力大小为()A、20牛B、35牛C、15牛D、5牛5、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示数分别是()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温度示数亦大C、内径粗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D、内径细的升得高,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6、右图所示各点中同时属于“西经、东半球、南半球”的是()A、5B、6C、7D、87、某同学测量一小石块的体积,向量筒里倒入一定量的水,俯视得数据20毫升,而放入小石块后水面上升又仰视得数据30毫升。
则关于小石块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于10立方厘米B、小于10立方厘米C、由于先俯视后仰视,误差抵消,刚好等于10立方厘米D、无法确定8、下列估计值中合理的是()A、长跑运动员的体温可达46℃B、足球运动员的质量可达80千克C、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72千米/时D、举重运动员的举力可达50000牛9、如下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
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下图所示的()10、某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
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记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
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是()A B C D11、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使物距为6厘米、18厘米、24厘米分别得到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和缩小的实像,设凸透镜的焦距为f,则()A、f<6厘米B、9厘米<f<12厘米C、6厘米<f<18厘米D、18厘米<f<24厘米12、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
小东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
”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
”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后离墙的距离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让两球从离地等高处落下,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13、图中只有B物体左面是光滑的,其余各接触面都是粗糙的,如果用水平力F将物体A和B压紧在竖直墙上不动,则A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情况是()A、左、右都受到向上的摩擦力FB、左侧受到向上的摩擦力,右侧受到向下的摩擦力C、左、右都受到向下的摩擦力D、左侧受向下的摩擦力,右侧受到向上的摩擦力14、在一张白纸上用红色水彩笔写上红色的“E”字,当你通过红色玻璃观察写在这张白纸上的“E”字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清晰的红色“E”字B、清晰的黑色“E”字C、清晰的红底白色“E”字D、几乎看不出“E”字1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同时受拉力F的作用,则这个拉力可能的方向是()16、读图,若圆心表示地球北极,由A地直线航行飞到B地,其航向是()A、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先向西北后向南C、先向东南后向西南D、先向西南后向东南17、一个小朋友在玩耍时,不小心把手臂伸进瓷坛。
瓷坛外形如右下图所示。
谁知坛口太小,伸进去却拔不出来,急得大哭。
读初中的小锋见此情形,想了个好办法,顺利解决了问题。
他的最好办法是()A、把瓷坛打破B、顺着手臂倒水C、顺着手臀倒肥皂水D、把小孩突然抱起,利用惯性让瓷坛脱落18、一只蜜蜂和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大小速度并列运动。
如果这只蜜蜂眼睛盯着汽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如粘着的一块口香糖),那么它看到的这一点的运动轨迹是()19、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摄影师应将镜头适当地()A、向下并且向左移B、向下并且向右移C、向上并且向左移D、向上并且向右移20、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先骑自行车到中点后改为跑步,而乙则是先跑步,到中点后改为骑自行车,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地。
已知甲骑自行车比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大,并且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均比跑步速度大,若甲、乙两人离开。
A地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f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则下列四个图象中,甲、乙各人的图象只可能是()A、甲是①,乙是②B、甲是①,乙是④C、甲是③,乙是②D、甲是③,乙是④二、简答题(本大题共9题,20个空格,每空2分,共40分)21、甲乙两同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以下动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如下表所示:甲依据的是_____________进行分类,乙是根据进行分类的。
表甲: 表乙:22、如图所示,两平面镜垂直放置,一条入射光线SO 射向平面 镜AB ,经两平面镜反射后出射,此时,反射出的光线与原光 线SO________(填“平行”或“不平行”),若两平面镜ABC 绕O 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10°,则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的出射光 线的方向转动了___度。
23、下表中是部分星系移动的数据:星系 距离(百万光年)速度(千米/秒)处女座 80 1.200 大熊座 980 15.000 牧夫座 2540 39.000 长蛇座398061.000⑴根据图表,你发现星系的距离和运动速度有什么规律: ; ⑵根据图表显示的数据,你认为宇宙可能处于状态。
24、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孤形,这样 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孤形玻璃的作用 相当于___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___像25、如图,质量为M 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 时,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 ,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26、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 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如图是他 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 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 远。
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 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 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1)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 。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 。
AB C SO(3)在你所学的科学知识中,举个例子说明用到理想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如乙图所示,物体运动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当t=5s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28、某种鸟类在营巢时,若发现巢内有破蛋,会将蛋壳远远弃置于巢外。
为了解此种行为是否与巢的安全有关,科学家将蛋放于野地上,在其旁放置蛋壳,观察其被天敌吃掉的比率,下表为实验结果:蛋壳与蛋的距离和天敌(乌鸦)吃蛋的比率蛋壳与蛋的距离(cm) 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没有被乌鸦吃掉的蛋(颗数) 被吃掉的比率(%)15 63 87 42100 48 102 32200 32 118 21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能作出怎样的结论:。
29、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甲乙丙丁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题,每空格2分,共34分)30、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
陈平说:“掷出点越高,掷得越远”。
王力说:“掷出速度越大,掷得越远”。
李明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
大家经过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点的高度有关。
猜想2: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有关。
猜想3:铅球掷得远近,可能与掷出铅球的角度(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它能使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对水平方向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
他们通过7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射出距离”指水平距离)请你根据上述所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结论:掷出铅球点的高度越高,铅球掷得越远。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1、2、7的实验数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结论: 。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 的实验数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结论: 。
(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怎样才能将铅球掷得更远? 。
31、植物会从照射它的光中吸收大量的能量来维持它的生长,因此吸收光是植物的一个重要本领。
但是植物往往对不同颜色的光有不同的吸收率。
一位科学家把一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再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
利用表中的数据来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光照射时吸收率最小? ; (2)这棵植物吸收的主要三种光是: 。
(3)如果这棵植物放入由绿色玻璃(只有绿色光能够通 过)做成的暖房内,会发生什么现象? 。
(4)如果有红色植物生长于人工环境的温室内,最不适合什么颜色的光来照射? 。
32、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