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冷热疗法
第一节概述
一、冷、热疗法的效应
(一)生理效应
皮肤血管是由动脉和小动脉交织的血管组成,当局部受到冷刺激时,可增加交热神经对血管收缩的冲动,使小动脉收缩。
当局部受热刺激时,由于抑制交感神经对血管的收缩的冲动,使受热部位及周围皮肤小动脉扩张。
冷热疗法的应用使机体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二)继发效应
用冷或热超过一定时间,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三)远处效应
对身体局部用冷、热时,其作用的影响会波及身体其他部位,这种现象称为交感性反应。
二、冷热疗法的作用
(一)冷疗法的作用
1、控制炎症扩散
2、减轻局部的充血或出血
3、减轻疼痛
4、降低体温
(二)热疗法的作用
1、促进炎症消散
2、解除疼痛
3、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4、保暖
三、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
(二)部位人体皮肤的薄厚分布不均。
(三)面积人体接受冷疗或热疗面积大小和反应的强弱有关。
(四)时间一定的时间其反应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强,以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五)温度
(六)个体差异
四、冷热疗法的禁忌
(一)冷疗法应用禁忌
1、血液循环障碍
2、组织损伤、表皮破损
3、水肿部位
4、冷过敏者
5、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6、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禁忌用冷,以防冻伤;心前区禁忌用冷,以防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腹部用冷可导致腹泻;足心禁忌用冷,以防止末梢血管收缩而影响散热,或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二)热疗法应用禁忌
1、未经确诊的急性腹痛
2、鼻周围三角区感染
3、脏器出血
4、软组织扭伤、挫伤早期
5、恶性肿瘤
第二节冷疗法的应用
一、冷疗的作用及种类:
1、制止炎症扩散
2、减轻痛疼
3、减轻局部组织充血
4、降温
种类:局部用冷、全身用冷
二、冷疗的禁忌记:
1、组织破损及慢性炎症
2、局部血液循环明显不良
3、对冷过敏者
4、下列部位禁用冷疗
(1)枕后、耳廓、阴囊处
(2)心前区
(3)腹部
(4)足底
三、冷疗的方法:
(一)局部用冷法
1、冰袋、降温
要点:(1)排尽空气
(2)放置位置:前额、大血管过处、头顶部
(3)使用后30㎜测体温并记录
2、化学冰袋:可反复使用
3、冰帽与冰槽:用于头部降温
(二)、全身用冷法
要点:(1)温度:27—37℃(乙醇浓度25﹪—35﹪)(2)按顺序擦拭、加强观察、用力适度
(3)禁拭:后项、胸前区、腹部、足底
(4)拭浴后30㎜测体温并记录
2、温水拭浴法
温水温度:27—37℃
余法同上
第三节热疗法的应用
一、热疗的作用及种类:
1、促进浅表炎症的消散和局限
2、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3、缓解疼痛
4、保暖
二、热疗的禁忌证:
1、急腹症未确诊前
2、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
3、各种脏器内出血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24—48h内)
三、热疗的方法:
干热疗法
湿热疗法
(一)干热疗法
1、热水袋热敷法:用干保暖、解痉、镇痛
操作要点:
(1)水温调节:60—70℃,特殊患者不超过50℃(2)排尽袋内空气
(3)防止烫伤
2、红外线灯照射:用于消炎、解疼、镇痛
操作要点:(1)加强观察、防止烫伤
(2)RT距:30—50cm、时间:20—30㎜
3、鹅颈RT照射法:同上
(二)湿热疗法
要点:(1)水温50—60℃
(2)时间15—20㎜
(3)防止烫伤
2、会阴部湿敷:热水坐浴、局部浸泡
会阴部湿敷:50﹪硫酸镁;时间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水坐浴:水温40—50℃、时间15—20分钟,坐浴的禁忌症局部浸泡:时间15—20分钟,防止烫伤、伤口感染
电教:冷热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