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孝敬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第二课论语选句教学目标1.熟读一、二课共七句《论语》选句。
2.通过自学,理解七句《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熟读这七句《论语》,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简介本书的主要内容二、学习一、二两课《论语》选句(一)读通1.自由朗读一、二两课《论语》选句,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开火车读(三)理解大意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三、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论语》选句。
学习第一课古诗《望岳》、第二课古诗《无题》教学目标1、熟读古诗《望岳》、《无题》2、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并背诵。
教学过程一、复习一、二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望岳》、《无题》1.读通、读顺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重点理解泰山4.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三、背诵两首古诗四、小结第二单元仁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三课、第四课论语选句教学目标1.熟读三、四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读第一、二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一)读通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开火车读(三)理解大意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三、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五课、第六课论语选句教学目标1.熟读五、六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本课《论语》选句的意思。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读第三、四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一)读通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5.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开火车读(三)理解大意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三、总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天净沙•秋思》教学目标1.熟读《天净沙•秋思》2.理解《天净沙•秋思》大意,感受这首小令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一、复习五、六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天净沙•秋思》1.读通、读顺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4.想象情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5.配乐朗诵三、背诵《天净沙•秋思》四、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教学目标1.熟读《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2.理解《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大意,感受诗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教学过程一、复习三至六课《论语》选句及《天净沙》二、学习《枫桥夜泊》《寻隐者不遇》1.读通、读顺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3.简介《枫桥夜泊》写作背景4.表演《寻隐者不遇》三、背诵、小结第三单元修身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七课、第八课论语选句教学目标1.熟读七、八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读第五、六两课《论语》选句三、学习本课《论语》选句(一)读通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二)读熟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开火车读(三)理解大意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三、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九课、第十课论语选句教学目标1.熟读九、十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本课《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读第七、八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一)读通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开火车读(三)理解大意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三、总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如梦令》教学目标1.熟读《如梦令》2.理解《如梦令》大意,感受这首词的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教学过程一、复习九、十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如梦令》1.读通、读顺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4.想象情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5.配乐朗诵三、背诵《如梦令》四、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竹石》《题临安邸》教学目标1.熟读《竹石》《题临安邸》。
2.理解《竹石》《题临安邸》大意,感受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
教学过程一、复习七至十课《论语》选句及《如梦令》二、学习《竹石》《题临安邸》1.读通、读顺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3.简介《题临安邸》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4.补充郑燮作者的资料,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三、背诵、小结第四单元君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十一课、第十二课论语选句教学目标1.熟读十一、十二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读第九、十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一)读通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二)读熟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开火车读(三)理解大意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三、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第十三课、第十四课论语选句教学目标1.熟读第十三课、第十四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本课《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读第十一、十二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一)读通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5.指名读,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予以适当的点评。
(二)读熟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开火车读(三)理解大意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三、总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虞美人》教学目标1.熟读《虞美人》2.理解《虞美人》大意,感受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3.背诵。
教学过程一、复习十三、十四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虞美人》1.读通、读顺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4.想象情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5.配乐朗诵,学唱《虞美人》三、背诵《虞美人》四、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习《乡村四月》《芙蓉楼送辛渐》教学目标1.熟读《乡村四月》《芙蓉楼送辛渐》2.理解《乡村四月》《芙蓉楼送辛渐》大意,感受《乡村四月》所描绘的情景,《芙蓉楼送辛渐》所表达的感情。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一、复习十一至十四课《论语》选句及《虞美人》二、学习《乡村四月》《芙蓉楼送辛渐》1.读通、读顺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3.简介《芙蓉楼送辛渐》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4.感受《乡村四月》所描绘的情景三、背诵、小结第五单元君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十五课、第十六课论语选句教学目标1.熟读第十五课、第十六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一、读第十三、十四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一)读通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
3.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二)读熟1.自由读2.小组赛读3.开火车读(三)理解大意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三、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标1.熟读《念奴娇·赤壁怀古》2.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意,感受这首词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复习十五、十六两课《论语》选句二、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1.看视频范读2.读通、读顺3.结合译文理解大意4.简介写作背景、作者5.想象情境及作者表达的情感6.配乐朗诵三、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目标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理解《望洞庭》大意,感受这首诗比喻的巧妙。
3.背诵《望洞庭》。
教学过程一、复习十三至十六课《论语》选句二、学习《望洞庭》1.读通、读顺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3.体会比喻的巧妙、洞庭湖的美丽。
4.配乐朗诵三、自由背诵《望洞庭》、《念奴娇·赤壁怀古》四、小结2013年春季《国学启蒙》教学设计姓名:张惠琴班级: 5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