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述影响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因素及其对景区盈利的影响

简述影响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因素及其对景区盈利的影响

门票价格—景区盈利的调节器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景区、景区门票和景区盈利等概念的解释,在利用图表展示出景区门票和景区盈利之间的关系。

通过景区级别、成本投入、景区归属权、景区容量和行业环境五个因素来分析景区门票的价格。

本文的最后给出对景区门票的建议。

关键词:景区门票;景区盈利;影响;个人建议;
引言
商业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没有盈利的商业就是失败的。

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旅游景区,同样也是要在以营利为基础的前提下,服务于大众的。

目前在国内的大多数景区,其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就是景区门票。

那么景区门票和景区盈利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影响景区门票的有那些因素,这些因素对景区盈利有哪些影响?
1、相关概念的界定
1.1旅游景区
谈到景区门票,就离不开门票的主体——旅游景区。

国内对旅游景区的概念有很多的说法。

本文认为旅游景区是以基础旅游服务设施为依托,以自然风光、风土民情、文化遗存等为旅游吸引物,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娱乐、文化体验、学习等多元化需求的独立场所。

按照旅游资源的性质,将其可划分为自然风光类景区、历史文化类景区、主题公园类景区、社会类景区,按照归属性可以划分为公益性景区、准公益性景区、私人景区。

1.2景区门票
景区门票是指旅游景区向进入该景区的游客收取的用于基础旅游费用。

一般不包括景区内交通费用(个别景区例外,如焦作云台山)。

门票是景区设置的“门槛高度”,会把未付费的普通游客拒之门外。

1.3景区盈利
从百度百科上查找到“盈利”的意思,是指一是指扣除成本获得的利润;二是指经营所得。

所以就我的理解“景区盈利”就是指景区在运营的过程中其总收入大于总成本,盈利的结果就是景区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

2、景区门票和景区盈利之间的关系
景区收入依赖门票。

我国现行景区管理体制对绝大多数重点景区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要求景区自收自支,并担负着扶助地方经济的职责。

据调查,国家对我国177个重点风景名胜区每年仅拨款1000万元,各景区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创收,才能保障景区正常远营。

目前我国部分世界遗产门票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一半以上,个别如张家界等景点已高达90%以上,门票收入成为了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部分景区(包括世界遗产景区)的收入甚至被用于补充地方财政收入,像北京八达岭景区门票收入的40%上缴延庆县财政、十三陵景区门票收入的30%需上缴财政。

图1 部分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与经营收入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统计网》中国2002年国家风景名胜区统计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大多数景区的经营收入,门票占较大的比例。

由此可看出目前在单一盈利模式下,只有清楚的了解景区门票的影响因素,并做出相应的对策,才能让景区有跟好好的盈利。

3、影响景区门票价格的因素
从构成来看,景区门票包括有形和无形的两部分的费用。

有形资产指景区所有者的投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利润,是相对直观的,能够通过计算得出,是景区门票价格的物质基础;无形费用是指旅游资源本身拥有的价值,此部分对门票价格的影响较大。

具体来说影响影响景区门票价格的因素有:
3.1.景区的级别
景区的级别,也就是产品的价值。

一个世界级的风景名胜区和一个普通的风景名胜区,在门票价格上肯定有所差异。

所以说门票的价格是景区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

国家旅游局也应用分数和等级评定两种方式,提出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1999)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分别对旅游区(点)和旅游资源划分了等级。

将这些等级划分标准与景区门票价格相结合,什么级别的景区,门票价格应该是怎么样的,制定出一个范围,从而使景区管理部门和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在确定门票价格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让旅游资源的价值在价格中真正得到体现。

等级越高代表其资源的稀缺价值越高,游览价值越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游客产生了吸引力。

大家都会觉的等级越高的相应的其价值就越值得观赏。

游客人数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景区的盈利是有利的。

3.2成本投入
旅游景区的成本一般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景区内资源开发成本,运营过程中的各种成本和各种应缴的费用等。

不同类型的景区所需的成本投入不同,如焦作云台山,洛阳龙门石窟,其在成本投入时,除了上述所列的一些,还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长期的保护工作。

投入保护的成本在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地上升。

景区的成本投入是为了进行基础建设,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等。

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的增加,门票价格相应的会有所提升。

另一方面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整,对游客来说,永远都有新的因素增加,所以回头客的数量相应会有所增加,这就代表景区的盈利情况会有所好转。

3.3景区归属权
景区的归属直接影响了景区建设的目的,公益性景区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的基本旅游需求,所有权归全民所有,收费多采取低价格甚至免费,如上海博物馆采用的是免门票的策略,井冈山风景区收取
门票遭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对;名山、名寺等准公益性景区,或是大自然赠予、或是先人们集体创造的,公共属性比较明显,在门票价格的制定上就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还要更多考虑公益性;私人景区由于是民间资本投资所建,以经济利益为开发导向,所以在价格的制定上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和运营情况自主调节。

如开封的清明山河园。

景区的归属权问题,已经决定了景区建设的目的。

非盈利性的景区就不考虑了,以盈利为目的的景区,其在门票价格的定制上比较灵活,如现在,在十一黄金周,部分景区的门票会降价,在假日里门票的价格下降,会激发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向往。

从来达到景区的盈利。

3.4景区容量
基于景区的容量,从市场需求出发来为景区定价。

近几年部分景区的门票是涨了再涨,有的人将此归为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今年黄金周,张家界等几个风景名胜区,发生了游客滞留现象,这也间接的反映出,景区的容量是制定门票价格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鉴于此类问题,我认为景区的管理部门应该组织一次市场调研,在价格弹性的模型下了解价格上升对游客数量的影响,制定合适的门票价格。

3.5行业环境
行业环境好就意味着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小,这个时候景区投入的成本相应就低。

而外界阻力小情况下,成本就成了定价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行业环境好就意味着景区的数量可能会很多,竞争激烈,区域内部景区之间的竞争可能会带来门票价格的下降。

4、建议
以上是对影响门票价格因素的分析及其对景区盈利的影响。

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深刻的认识到单一的盈利模式,已不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景区必须结合自身条件,实行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对于门票形式的建议:
4.1根据时效定价
目前国内景区的门票都是具有时效性的,如婺源几个景区的联合门票,时效是7天,在这7天之内,我们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游完所有景点,但是过了7天就不能再次去游玩。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游客旅游的积极性。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票的时效性来定制景区票的价格。

由目前的形式可看出,景区的设施在不断的完善,相应其门票也在不断地上升。

制定一个具有收藏价值的门票具有一定得吸引力。

结论
通过以上对景区门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景区盈利影响,可以看出以景区门票作为单一的盈利模式已经不再适合景区的发展。

景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变化。

同时门票价格的提升和降低不能盲目的进行,应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状况,做出符合市场,并对景区的盈利有力的变化。

希望在未来的旅游市场,门票不是制约景区发展的因素,而是对游客的吸引因素。

参考文献
[1]田勇.国外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特征及其启迪[J].价格月刊,2003,(5).
[2]曹国新.关于我国景区门票供给方式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5).
[3]陈芸,黄远水.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管理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4]厉以猷.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专营权的分析[J].旅游学刊,2002, ( 2).
[5]刘啸.关于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确定模式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5,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