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职业经理人财务素养训练——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
——高其富
课前总自检
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你对财务工作了解多少呢?下列命题都是有关财务工作的基本常识,请运用你的财务知识做出判断。在你认为正确的命题前的□内划“√”,每题5分,共计100分。
□1.财务报告是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
□2.企业的会计制度主要是指会计准则。
□3.会计报表主表有三张,即资产负债表、利润和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
□4.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两种,即账户式和报告式。
□5.阅读资产负债表的第一步是具体项目浏览,第二步是总额观察。
□6.企业的商业信誉也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
□7.现金流量表把企业的所有活动分成了三类: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8.在会计核算中,现金流量表的计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9.商标使用权的转让所带来的收入属于企业营业外收入。
□10.利润表主要提供企业的经营业绩,即盈利或亏损的情况。
□11.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利润表是采用多步骤式利润表。
□12.毛利率低通常被认为商品的竞争力比较强。
□13.企业供分配的利润来源有三项: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转入
□14.利润分配表是利润表的附表,反映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分配方向。
□15.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是指每年的12月31日。
□16.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依据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 A
A □17.审计报告的内容包括两大段,分别是范围段和意见段。
□18.总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主要是从企业盈利能力、运营能力、财务安全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来评价。
□19.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主要是四种,即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
□20.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
正确的命题有:1、3、4、7、10、11、13、14、15、16、17、18、19、20。
得分分析:
90—100分:你具有良好的财务素养。
75—85分:你有比较好的财务基础,但还得继续努力。
60—70分:你的财务基础比较差,需要加强学习!
60分以下:很遗憾,你的财务基础知识欠缺,不过别担心,本课程正是你的最佳选择,相信通过学习本课程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
第一讲会计是企业的语言
1.前言
2.会计语言要素
3.会计语言
4.财务报告的组成
第二讲怎样阅读资产负债表(上)
1.资产负债表及作用
2.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3.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A
A 第三讲怎样阅读资产负债表(中)
1.总额观察
2.具体项目浏览
3.透视财务状况
第四讲怎样阅读资产负债表(下)
1.二加二法则
2.评估资产的成本与市价
3.并非企业的经济资源都能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第五讲怎样阅读利润表(上)
1.什么是利润表
2.利润表的格式
3.利润表的作用
第六讲怎样阅读利润表(中)
1.检查经营成果
2.透视经营成果
3.人为因素对利润表的影响
第七讲怎样阅读利润表(下)
1.利润分配表及其作用
2.利润分配表的基本内容
3.怎样阅读利润分配表
第八讲怎样阅读现金流量表(上)
1.何为现金流量表
2.经济活动的分类 A
A 3.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第九讲怎样阅读现金流量表(中)
1.指标计算基础――收付实现制
2.主要报表项目释义
3.现金流量表主表的勾稽关系
第十讲怎样阅读现金流量表(下)
1.透视经营活动
2.评估投资活动
3.评估筹资活动
第十一讲怎样阅读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1.会计报表附注及基本内容
2.财务情况说明书及其内容
第十二讲怎样总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上)
1.总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
2.企业盈利能力评价
3.企业营运能力评价
第十三讲怎样总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下)
1.企业财务安全评价
2.企业发展能力评价
第十四讲怎样阅读审计报告(上)
1.审计报告及作用
2.审计报告的内容
第十五讲怎样阅读审计报告(下) A
A 1.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
2.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与配合
第十六讲经理人要学习《会计法》
1.《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提出的基本要求
2.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第1讲会计是企业的语言
【本讲重点】
反映企业经济状况的两组会计语言词汇
四个层次的会计语言规则
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
1.1会计语言要素
会计工作主要是把企业杂乱的会计数据归纳整理,加工编制成有用的财务信息系统。
学习会计语言,首先要对会计语言要素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对于什么是会计,社会各界,包括企业家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职业会计人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有人说会计是管理的工具;也有人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的工作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并对外披露信息。但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会计是企业的语言,这种语言是企业内部交流的工具。
当公司领导开会时,要借助会计语言来研究企业的管理。用会计语言表述,企业用了多少资产,欠了多少债务,拥有多少权益,有多少收入,用去多少费用,获得多少利润等等。会计语言是企业通用的语言,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是通用的,在一个国家里也是通用的,甚至是国际通用的语言。当企业和另外一家企业打交道时,要借助于会计语言;当企业和银行打交道时,也要使用会A
A 计语言;当企业和政府打交道时,同样要使用会计语言。
如果把会计当成一种语言来看待,这种语言到底要描述什么呢?会计语言所描述的内容,就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经济活动。会计描述经济活动时需要借助一种载体,会计语言中所使用的载体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
不管会计多么复杂,会计报告写的有多厚,凭证账簿有多少,但是会计的语言主要是由两组词汇来构成:一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语言词汇;另一组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语言词汇。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语言词汇
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语言这组词汇里,要了解三个词: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组词的特点是:它提供的是“时点数”,即在会计语言中,要借助这三个词来讲述企业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况如何。而这个特定时刻,通常可以理解成某一时点,例如,月末的财务状况如何,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如何。它是一个在特定时点的信息,也有人说这组词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给企业的经济活动“拍快照”。
1.资产
资产一般可以认为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简单的说,资产就是企业的资源。企业资源必须同特定时点连在一起,例如年初拥有多少资产,月末拥有多少资产,12月31日拥有多少资产,它必须和时点连在一起。当然,在某一时刻说企业拥有多少资产,仅有这样一个词还是不够的。为了让人们更了解企业资产的具体内容,在会计语言中给资产做了适当的分类,例如会计上通常是按流动性来分类,就是按资产变现速度的快慢来划分。这里所说的变现就是把资产变成钱,如果这个资产A
A 在1年内就能变成钱,这样的资产一般叫【流动资产】。如果把钱投放出去,例如搞联营、买股票,回收期超过1年,就把这种资产叫【长期投资】。把企业的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建筑设备叫【固定资产】。另外,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在会计上叫【无形资产】。不属于前面类别的统称为其他资产。资产做适当的分类后,就知道企业1年内资产能变现的有多少,超过1年收回的投资有多少,机器设备有多少,无形资产有多少,还有其他资产应该有多少。
2.负债
负债,一般的解释是,企业承担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承付的现实义务。简单的说,负债就是所欠的钱。在会计语言中,负债必须和特定时点连在一起。例如,在年初欠多少钱,月末还欠多少钱,年末还欠多少钱。但仅有一个负债的概念,还不能满足管理上的需要。为了满足管理上的需要,会计语言中把负债分成两大类:一类叫流动负债,一类叫长期负债。
什么叫流动负债呢?就是偿债期在1年以内的负债,叫【流动负债】。偿债期超过1年的负债,通常把它界定为【长期负债】。有了负债的分类,就可以了解,此时此刻欠多少钱,所欠的钱该在什么时候还。如果是流动负债,就要筹集资金在年内还清。如果是长期负债,还有时间筹集资金,因为偿还期会超过1年。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有不同的提法,有的叫【所有者权益】,有的叫【股东权益】,也有的叫【业主权益】。不管如何称呼,它的含义都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资产应该享有多少权益。投资人对企业资产应该享有的权益,有创办企业时投入的资本,这是【投资者的权益】。企业经营以后赚了钱,应该归投资人所有,这也是投资者的权益。有了所有者权益这个概念,就可以告诉阅读报表的使用者,A
A 或者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在特定时点,投资人在企业的财产当中,应该占有多少份额。
这样,会计语言中就产生了第一组词,它们具有时点数的特点,同时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而这种状况在数量上是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它们数量上的依存关系,也就是在特定时点上资产应该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这个公式是永远相等的,是永恒的,在会计语言上也叫会计恒等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表1-1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A公司2000年1月1日金额单位:元
资产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现金1000
应收账款800
存货1200
固定资产7000
资产总额10000 应付账款2000
所有者权益80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10000
从表1-1中可以看出,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符合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案例】
A、B、C三人是好朋友,他们发现,现在的文化公司很赚钱,而且进入的门槛也很低。2002年3月20日,他们决定到工商局去注册一家文化类的公司。注册时,A入股35万元,B入股40万元,C入股25万元,共同投入到公司的资金是100万元。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资金不够,于是决定向银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