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第15章 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

金融学第15章 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

第15章利率水平与利率结构
1、简述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对利息的来源和本质准确把握的基础上。

马克思揭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性(利息的这种质的规定决定了它的量的规定),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平均利润率。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

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一般来说,供大于求时利率下降;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

马克思的理论对于说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利率决定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2、解释流动性偏好利率决定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从货币的供求角度来分析利率的决定,认为利率水平是由货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二者的位移会导致利率的变化。

引起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变动:经济扩张、收入水平提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导致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利率有上升的趋势,反之亦然。

当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时,会导致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当货币供给增加时,流动性效应会使利率下降;反之,当货币供给减少时,流动性效应会使利率上升。

3、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也称为“真实的利率理论”。

该理论认为投资来源于储蓄,储蓄是当期放弃的消费,利率在本质上是由于人们放弃了当期的消费而得到的报酬。

投资者以投资于资本所得的资本边际生产力来支付利息,储蓄者因为牺牲当期的消费而获得利息。

该理论从储蓄和投资这两个实质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认为通过社会存在的一个单一的利率的变动就能使储蓄和投资自动到达一致,从而使经济体系维持在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储蓄和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利率决定于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

预期通货膨胀将减少可贷资金的供给,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即可贷资金供给减少,在任意
给定的利率水平下,由于预期通货膨胀增加了,贷款变得没有吸引力了。

同时,预期通货膨胀的上升也增加了对可贷资金的需求。

这是因为用借来的资金购买的商品或资产的价格或名义价值预期将随通货膨胀的上升而升高,而贷款本金的名义价值则不会变。

4、什么是吉布逊谜团?为什么会出现吉布逊谜团?
观察的现实情况是:通胀率高时利率水平也相应较高,反之,利率水平下降的时期,通胀率也是在下降的。

物价水平与利率之间的这种正向关系与理论上的分析相去甚远,这种物价水平同名义利率之间同向变化的现象被称作“吉布逊谜团”。

之所以会产生吉布逊谜团,是因为除了流动性效应外,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还存在收入效应、价格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后三种效应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

将这四种效应结合起来,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时,利率水平并不一定会下降。

这主要取决于流动性效应相对于其他三种效应的反应时滞。

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增加后,流动性效应会马上发挥出来,而收入效应和价格水平效应则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才会产生。

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发挥作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调整的快慢。

5、为什么企业债券的利率要比同期限的国债利率高?
购买任何一种债券都要承担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影响不同发行者发行债券的利率差主要风险是非系统性风险,即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与一般企业不同,中央政府有税收和货币发行的权利做后盾,因此,购买国债就不会承担信用风险,此外,企业债券的流动性通常比同期限国债的流动性差,需对其进行流动性升水的调整,综合以上原因,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要比同期限的国债利率高。

6、简要回答维克赛尔的累积过程。

维克赛尔在《利息和价格》等著作中分析了货币利润率和自然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企业家有利可图,于是增加借款,扩大投资,增加生产,结果利润和工资趋于上升。

反之,当时实际利率高于自然利率,即预期利润率时,企业家无利可图,会减少借款和投资,降低生产,结果利润和工资减少,收入的下降会使人们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支付能力下降,即需求下降,从而使物价下降。

当货币利润等于自然利率时,生产物价保持稳定,经济呈均衡状态。

他认为,利率的变动而引起的物价向上或向下的变动过程均带有累积性质,这被后人称之为“维克赛尔累积过程”。

7、为什么在同一时期相同期限的同类金融工具的利率存在差异?
利率除了受期限的影响外,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都是和风险程度挂钩的,风险不同利率不同,除了风险,还受到交易成本、管理者的经营方式、税收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增加了货币供应量,这一政策对利率总水平有何影响?
一般而言,当中央银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时,价格水平会上升,而物价水平的上升也会提高对货币的需求,而货币需求的增加又会有使利率上升得动力。

因此,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利率的上升,这就是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影响的价格水平效应。

最后,货币供给增加,也可能使人们预期未来价格水平更高,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也会提高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

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都使利率水平与货币供应量呈同向变化,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利率水平的上升。

9、如果储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式为:S=500+600i(其中S为储蓄,i为利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式为:I=600-400i(其中I表示投资,i为利率);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式为:M d=300-200i(其中M d表示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量为700。

试根据古典利率决定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计算均衡利率水平,并对它们进行比较。

计算:古典利率决定理论:S=I,即500+600i=600-400i,计算得出均衡利率i为10%
流动性偏好理论:=300-200i=700,计算得出均衡利率i为-200%
可贷资金理论:Md+i=Ms+S,计算得出均衡利率i为-25%
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储蓄=投资
流动性偏好理论: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总需求=可贷资金总供给
可贷资金理论综合考虑和储蓄、投资和货币供求因素,其均衡利率水平介于古典利率决定理论均衡利率和流动性偏好理论均衡利率之间。

10、假设某企业发行了一期五年期的附息债券,票面利率为8%。

有一天,该公司突然宣布,
经营状况远远低于预期的水平。

这一消息对该公司债券的市场利率和市场价格会有何影响?如果该公司宣布开发了一种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并已得到专利保护,这对该公司债券的市场价格和利率的影响又如何呢?
公司经营状况远低于预期,则该公司债券的市场利率上升,市场价格下降。

若该公司宣布开发了一种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并已得到专利保护,则该公司债券的市场价格将会上升,利率将会下降。

11、如果一、二、三和五年期政府债券的市场利率分别为2.5%、2.75%、3.0%和3.5%,根据预期假说理论,四年期政府债券的利率应该是多少?
根据预期假说,期限为n年的长期债券等于在这期间短期利率系列的算术平均值。

由此:
=3.5%,解得四年期政府债券的利率为5.75%。

12、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机构,企业发行的债券价格大幅下跌,流动性迅速下降,利率大幅上升,相反,美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利率下跌。

其价格有所上升,甚至一度出现了美国短期政府债券为负的情况。

试结合本章利率风险结构的主要内容,对这一现象做一简要分析。

购买任何一种债券都要承担一定的系统性风险,影响不同发行者发行债券的利率差的主要风险是非系统性风险,即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首先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企业往往因经营不善,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偿付到期的债务,而短期政府债券有政府的税收和货币发行的权利做后盾,还款有保障,购买政府债券不会承担信用风险。

其次,由于企业发行的债券流动性迅速下降,会很难脱手,但政府的流动性没有发生变化,企业债券的利率要高于政府债券的利率,弥补流动性的不足。

综上,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短期政府债券利率下跌甚至为负就不难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