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第九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二 、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
(一)焦虑障碍:最普遍的障碍
1、广泛性焦虑障碍
2、恐怖症
3、强迫症
4、创伤后应激障碍
(二)心境障碍
1、重度抑郁症
2、双项障碍
(三)其他常见障碍
1、饮食障碍 2、人格防和应对
(一)心理障碍的预防
1、正视自我、勇于接受现实
2、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抱负水平
第九章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应对
本章重点:
心理障碍概述
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和应对
一、心理障碍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障碍?
1、表现出焦虑(一种痛苦的症状);
2、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功能领域能力丧失或损伤;
3、遭受失能、痛苦或死亡的风险大大增加;
4、自由或个人控制的严重丧失。
(二)标识“心理障碍”的七项标准:
课后思考: 1、心理障碍是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如何解释其
原因?
2、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或减少心理障碍的发生?
3、如果身边的朋友发生了心理障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适应能力强
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3、申荷永
高岚提出的心理状况公式:
心理压力+身心疾病 心理(健康)状况=——————————— 应付技能+自信心+社会支持
(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探讨
1. 健康的自我管理——人性化的目标和方式 2. 健康的人际——重视朋友的数量和质量 3. 健康的休闲——善用网络 动静结合 4. 健康的饮食和睡眠——身心相关 环环相扣 5. 健康的阅读——享受纸本经典 建设精神花园
1、痛苦或功能不全
2、不适应性
3、非理性 4、不可预测性 5、非惯常性和统计的极端性 6、令观察者不适 7、对道德或理想标准的违反 ——以上标准依据美国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TR,2000
(三)心理障碍的归类
1、归类依据 DSM-IV对超过200种心理障碍做了归类、定义和描述。 2、两类不同的障碍 更普遍的障碍和更严重的障碍。
3、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绪
5、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二)心理障碍的应对
1、寻求专业帮助
2、遵循治疗方案
四、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岳晓东博士的“灰色区”理论:
2、黄希庭,马建青大学生心理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健康
意志健全 人格完整 自我评价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