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地理专题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专题二轮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上的大气》学案一、知识结构二、题组降水(降雪、雾)我国某地以降雪期长、降雪量大、积雪深厚而闻名,被誉为“中国雪乡”。

由于冷暖气流常在此地相遇,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地面均有积雪,形成著名的“雪盆”。

下图示意该地所在区域地形状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雪乡最可能位于图中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2.中国雪乡积雪最厚的月份是A.12月 B.1月 C.3月 D.5月3.与同纬度的东北平原相比,该地降雪时间较早的主要原因是A.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冷空气到达时间早 B.受地形影响,空气湿度较大C.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更容易形成降雪 D.海拔较高,有利于水汽凝结降水的绝对变率又称降水距平,是指某地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

降水的相对变率是指降水绝对变率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降水变率越大表明降水越不稳定,往往反映该地区旱涝频率较高。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等降水量线图,图中a、b、c、d四城市在某年降水量分别是1083毫米、986毫米、679毫米、642毫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关于图中字母a、b、c、d四地降水变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降水绝对变率相等B.降水越多,相对变率越大C.绝对变率由南向北依次递减D.c城市相对变率大于a城市5.该年A.我国北方旱,南方涝B.副热带高压势力弱C.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D.东部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夜雨是重要的农业气候资源,其多少常用夜雨率表示。

夜雨率是指20时至次日8时降水量总和占一天中降雨量的百分比。

下图为青海省6~9月平均夜雨率的空间分布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6.图中甲地的数值可能为A.49 B.44 C.57 D.527.甲地夜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临近河流,夜晚水汽较白天充足 B.河谷地形,夜晚盛行上升的气流C.地处高原,夜晚降水量较白天大 D.位置偏东,受夏季风影响较显著8.夜雨率高有利于该地A.棉花的生长发育 B.土壤水分含量增加C.地面下渗量减少 D.地质灾害频次减少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充足,气温较低时,大气中的水汽容易饱和凝结形成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降低,这种天气现象就是雾。

2017年12月13日到14日南京市出现一次特殊的双层浓雾天气现象。

下图为此次浓雾出现前后不同高度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斜线柱表示2点前后雾的高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时间内,地面最低气温约为A.-0.5℃ B.0.5℃ C.4.5℃ D.5.5℃10.据图推测,上层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B.大气逆辐射强,水汽冷却凝结C.弱冷空气侵入,水汽冷却凝结而成 D.地面辐射冷却带动上层大气降温11.两点钟后,上层雾和下层雾的变化应是A.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变小 B.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增大C.上层雾上升,下层雾浓度增大 D.上层雾下沉,下层雾浓度变小1-5 ACBDC 6-10 CBBAC 11 B风有气象专家研究表明,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

下图为近几十年我国东部某地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14~2017年,该地( )A.最高风速在2.0 m/s以下B.最低温度在12℃以上C.平均风速有所上升D.连续出现冷冬现象2.该地部分年份气温升高会导致风速减小,主要是由于( )A.地区之间温差变小B.雾霾天气增多C.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D.地表植被增多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过境时风向风速变化示意图(注:①图中符号“—”表示风向,此图例为北风。

②风速与风级的关系:5级8—10.7米/秒;10级24.5—28.4米/秒),完成下列各题。

3.此天气系统A.多形成于赤道地区的海洋上 B.过境时,气温骤降带来大雪冻害C.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 D.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梅雨天气4.据图推断,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A.由西南向东北 B.由东北向西南C.由东南向西北 D.由西北向东南为了研究山谷风环流中的湖泊效应,地理学者对我国某湖泊T时刻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并沿25.60N绘制了湖泊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如下图,单位:℃)。

同时,该学者运用相关模型对湖泊周围的气温和气流进行了去湖(湖水干涸)模拟,结果表明去湖之后的山谷风环流与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图中数据表明,T时刻是A.夏季的正午前后B.夏季的子夜前后C.冬季的正午前后D.冬季的子夜前后6.T时刻湖泊西岸近地面的盛行风是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7.与T时刻的实际情况相比,去湖模拟中,湖泊西岸A.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增强 B.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减弱C.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增强 D.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减弱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

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其水平方向飘动主要受高空西风的影响,垂直方向飘动主要受上升气流的影响。

登山运动员可根据其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

结合珠峰旗云成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8.关于峰顶附近空气对流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其热源为阳坡的碎石面B.其水汽来源为峰顶附近的碎石面C.上升气流带来强大的高空西风 D.其对流运动的上升气流的成因类似山风9.下列大气现象的直接成因与珠峰旗云的直接成因不相同的是A.东亚季风 B.盛行西风 C.山谷风 D.湖陆风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

下图是某年6月份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

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风蚀记为负值,风积记为正值。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图示沙丘风蚀、风积的变化说明( )A.沙丘顶的高度不断升高B.6月11日沙丘东坡是迎风坡C.6月26日沙丘西坡是迎风坡D.6月21~26日风向发生变化12.6月5~21日,该地沙丘的移动趋势是( )A.向东 B.向西C.向南 D.向北1-5 DCCCD 6-10 CBABD 11A气温热岛强度是热岛中心(城区)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距地面1. 5m高处)附近郊区的气温差值。

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城市年均热岛强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仅考虑城市热岛强度日变化,该城市A.夜晚垂直方向上对流强于白天 B.夜晚风力小于白天C.白天近地面气压城市高于郊区 D.夜间气温高于白天2.热岛强度日变化对该城市与海洋之间的海陆风造成的影响为A.白天陆风增强 B.白天海风减弱C.夜晚海风增强 D.夜晚陆风减弱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俗称“冒白烟”,在冬季,当近地面气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华成微小冰晶而形成。

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保证喜温作物越冬生产。

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等保温材料两层。

左图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右图为该日光温室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①地面辐射弱②相对湿度大③降温最快④风速较强A.①② B.①④C.③④ D.②③4.图中该日光温室墙面的朝向是A.东南 B.正南C.西北 D.西南5.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效果,当地农民盖上和掀起草苫的时间分别是A.14时前后、20时前后 B.10时前后、15时前后C.日落前后、正午前后 D.日落前后、日出前后秦岭是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和气候、生态分水岭,山脉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和最高峰,对南北气流阻隔作用较强,使得南北温度差异大,且南北坡温度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性不同。

下图为该山南坡、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气温直减率)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6.中国大陆典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同太白山北坡气温直减率的季节变化表现为一致性,中国大陆典型的气温垂直递减率一天内最小值出现在A.0:00 B.6:00 C.12:00 D.18:007.太白山南坡夏季气温垂直递减率低于北坡,对其解释正确的是①北坡气流下沉产生焚风效应②南坡云量的保温作用强③北坡受冷空气影响大④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空气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凝结放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寒潮时,若太白山南坡的气温递减率为0.6℃/100米,则山北侧的气温递减率是A.0℃/100米B.0.17℃/100米C.0.6℃/100米D.1.2℃/100米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1月份多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2009年12月31日凌晨,内蒙古根河市静岭检查站测出了-58℃的极端最低气温,其成为我国历史记载的最低温度,因此该地被称为“中国冷极”。

根河成为中国“冷极”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B.纬度高,气温低C.年降水量小,大气保温作用弱D.人口稀疏,人类活动少10.丙地与根河的1月均温可能相差( )A.8℃ B.12℃C.16℃ D.20℃11.甲、乙两地相比( )A.气温年较差:甲<乙B.气温日较差:甲>乙C.年降水总量:甲>乙D.年日照时数:甲<乙1-5 ADDBC 6-10 BDBAB 11 B天气系统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指数值中的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华北地区寒潮多发B.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提前C.天山雪线偏高D.南方地区羽绒服滞销2.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是( )A.1880年 B.1920年C.1980年 D.2000年读右侧“我国北方某地4月份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海平面等压线,丙处有一锋线,a、b、c为等温面,x、y为等高面。

完成下列各题。

3.若①~④等压线之间等压距为10hPa,则甲、乙两地之间的气压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气压差20 hPaB.甲>乙气压差40 hPaC.甲<乙气压差40 hPaD.甲<乙气压差60 hPa4.下列能表示此刻MN之间气象要素空间变化的是( )5.此时关于丙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为冷锋,风力大,暖空气干燥,沙尘漫天B.丙为暖锋,风力小,空气湿润,春雨绵绵C.丙为冷锋,风力大,暖空气干燥,鹅毛大雪D.丙为准静止锋,风力小,空气湿润,冬无三日晴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2016年12月,入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全国多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