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

第4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

第4章种群和群落单元测试山西刘福明、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在下图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奎耳牛绰2•种群的指数增长 J 型)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是B •该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比其他种群优越得D .环境资源是有限的B. —片墓地里的狗尾草D .一座山峰上的树4•有一个阴湿性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和蜘蛛、 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A .生物群落B .种群C .生态统D .生物群体5.右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 表 示 的 关系依是A B C DA.在该环境中只有一个种群 多C.环境资源是无限的3•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A. —片森林中的昆虫C. 一棵树上的寄生物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A. 竞争、捕食、共生B.共生、捕食、竞争6 .如使秋天开花的菊花在“五一”开花,处理的措施 是7.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的多,土壤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一般 是A. 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 带森林A. 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C.雨量充沛 蒸发少11. 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 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B .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 竞争、共生、捕食D. 捕食、竞争、共生A.增加光照时间B.降低光照强度 B .热带雨林大于温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 森林无法比较D .热带雨林与温带&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 .过渡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长年旱灾,赤地千里D .地壳运动频繁9.日本水俣湾的鱼体内甲基汞含量比周围的海水中甲基汞含量大 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3000倍左右,甲基汞A . 饮水 链C .鳃呼吸D.皮肤主动吸收B . 食物10 .我国青藏高原 地农区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当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A.消灭森林病虫害C.增加光照强度D.增加黑暗时间B . CQ 浓度高D .气温偏低,水分12. 在1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 供 A. 02B . H 20C .足够的有机物 D .太阳能13. 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中却常会发生严重 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A.松毛虫繁殖力强B.马尾松抗虫害力差14.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 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18.影响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D •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 .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A.种内斗争 助B .种内互助C.种间斗争15.在生态系统中,以二氧化碳形式的碳循环开始 于:A 、二氧化碳在生物圈内的扩散作用 作用B 、绿色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光合C 各种动物对有机物的同化作用D 、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呼吸作用16.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由上到下的顺序是①乔木层 ② 灌木层 ③ 草木层地被物层 C .③④①②D .④③②17.农贸市场上有新鲜的白菜,大蒜,活的鸡、 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鱼以及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真菌等生 种群D .以上都不是B .群落C .生态系D .种间互B .②①③④A.①②③④ ①两种鸟在某一地区的种群增长和变动情况,在这两种群落中都没有迁入和迁出的情况。

对这两个种群曲线的解释中哪一个可能最符合实际A 种群I 表示没有限制的增长,种群n 表示有限制的增长B. 种群n 增长所以受到限制很可能是因为筑巢的位置不当引起的C.在T 年时种群I 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n 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D. 在T 年时种群I 的数量没有超出其食物的来源,种群n 的数量已超出了食物来源20.能影响种群密度的是A.年龄组成 B .性别比例 C .出生率、死亡率上都是21 .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A.越来越大 B .相对稳定 C .越来越小 D .绝对不变22. 生物群落是指(1 )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2) 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3) 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4) 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A. (1) (2) B . (3) (4) C . (1) ( 3)23. 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 地面活光照的明暗C .温度的高低B .地形的起D .种群种孵I19. 如右图中的种群I 和种群n 分别代表试问:D .以D . ( 2)伏 的特征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24. 下图中的曲线1 —4是在W X、Y、Z四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四种条件是:W—不断提供食物、水、氧气,除去废物X—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有害废物积累Y—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无害物质积累Z—随时间延续,食物耗尽,由于突变结果,出现了新的菌株,它们能代谢原有菌种产生的有害废物以下哪项的生长条件和生长曲线的配对是正确的?25. 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A. ③④①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D .③②④①26. 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竞争在什么情况下最激烈?A—个种群的数量大大多于另一个种群B. 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最近C. 两物种的生活环境和食物都相同D. 两物种的生殖方式相同27. 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A.生存竞争B .占据空间C .资源利用D .生物进化28.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 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仅残留表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A 、共生 B 、寄生C 、竞争D 、捕食29. 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A •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 •草原的放牧演替 C .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 •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30.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 其中有标志兔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为A 、 46B 、25C 、12D 、 96多选题(每题有不止一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都不得分 )31. 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A .捕食A 、光照强度较弱C 湿度较高32. 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种群的密度愈来愈小A.种群处于稳定期C.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 33.下面哪些因素对种群的大小有影响B 、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低D 、温度较高B .种群内雄性趋于不育D.群落结构太复杂B .资源争 D •污染34. 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B. 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C. 先呈“ S”型增长,后呈“ J”型增长D. 先呈“ J”型增长,后呈“ S”型增长35. 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一组是A. —株大树上的全部蝉D.海洋中的全部藻类植物36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37. 种群的空间特征有A均匀分布B随机分布布38. 种群呈“ S'型增长的原因有A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C种内竞争的加剧39. 下列各组生物中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有:A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C人和其肠道中的蛔虫40. 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火灾过后的草原的演替B. —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C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C逐个计数法D黑光灯诱捕法C集群分布D按一定比例分B自然界的空间是有限的D捕食者的增加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D草履虫和其体内的绿藻B火山岩上的演替计算:若小球藻的起始数量为 20,则10小时以后小球藻的数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根据课本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采集、调查的方 法,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 有 ______ ,而且 。

(2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前 者 是指在一定 的 样 地 中, 直 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 一 般 用 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群落。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也可C 冰川泥上的演替D 沙丘上的演替第n 部分二、简答题41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 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数学形式。

种群 的数学模型形式有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下是建立数学模型的一个研究实例和研究方法, 请将左侧的实例对应右侧的研究方法连接起来。

覆究实例研究方法通过进一歩实验或观霜等,对模型进行检脸或綾正观察i 统计水球藻数量,对自己所覆立 的模型进行检验或移正N=Z lN 代喪 _____________ ・n 喪乔 _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 式时事物的性质进行喪这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

(4)观察时最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用普通显微镜,可在 ______________ 的物镜和的目镜下观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