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3 综合实验探究(对应学生用书第103页)■题型特点解读·1. 综合实验探究题主要有物质的制备实验探究和物质的性质实验探究。
以常见气体或有机物为载体,结合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与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等。
2.将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相结合,将实验基础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立足于对考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查。
3.主要考查方向:(1)给定实验情境或物质性质,要求设计实验方案;(2)提出实验问题,要求选择仪器、药品,组装实验装置,确定实验步骤,评价实验方案;(3)结合给定的实验情境考查现象分析与结论得出。
■解题策略指导·1.制备型探究题的破题思路(1)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原理可从题目所给实验目的结合有关知识获取,综合考虑,促进制备主反应,消除、控制副反应。
(2)理清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
根据方案中方法步骤,把握各步操作的要领、目的和原理,理清制备、除杂、提纯操作的先后关系与原理。
(3)弄懂各装置的特点和作用。
分析图中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分析装置作用,举一反三,分析缺少装置的可能后果,表格中信息如何控制运用落实。
(4)梳理总结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数据(现象)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分析现象(或数据),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必要的推导与计算。
2.探究型实验的破题思路(1)基本流程(2)整体思路①明确目标,根据题目要求,找出该题需要解决的最终目标。
②分析问题,根据目标,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分析解决该问题可能涉及的所学知识,即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该问题。
③注意细节,在解决该类问题时,注意分析实验原理是否正确可行,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合理,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实验现象是否突出明显。
■典例剖析示范·(2016·全国Ⅰ卷)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①。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2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②③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④)。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⑤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3x2②知识基础:源于教材。
③考查装置:氨气制备装置是主体,要结合实验目的和相应试剂选装置。
④关注细节:答题要规范。
⑤信息提炼:NO 2是红棕色气体,反应生成水且室温下水为液态。
⑥信息迁移:反应使气体体积减小,容器内压强减小;喷泉实验原理的迁移和应用。
【解析】 (1)①图中给出了两种气体制备装置,一种是固固加热制气装置,一种是固液加热制气装置。
如果选择A 装置制取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如果选择B 装置制取氨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 3·H 2O=====△NH 3↑+H 2O 。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首先要除去杂质,制备氨气的杂质只有水蒸气,由于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因此要选用碱石灰作干燥剂,干燥管的进出口方向为粗进细出,因此先接d 后接c ;其次要收集氨气,由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要从短管进气,因此先接f 再接e ;最后要进行尾气处理,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可以选择水吸收尾气,还要注意防倒吸,所以接i 。
(2)由题干内容“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 3将NO x 还原生成N 2”,结合实验条件可知反应为8NH 3+6NO 2=====催化剂7N 2+12H 2O ,NO 2为红棕色气体,发生反应后变成无色气体,因此现象为红棕色气体逐渐变浅。
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 管中的压强小于外压,因此产生倒吸现象。
【答案】 (1)①A 2NH 4Cl +Ca(OH)2=====△2NH 3↑+CaCl 2+2H 2O(或B NH 3·H 2O=====△NH 3↑+H 2O) ②dcfei (2)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 ②8NH 3+6NO 2=====催化剂7N 2+12H 2O ③Z 中NaOH 溶液产生倒吸现象 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 管中压强小于外压■即时应用体验·1.(2017·山西四校联考)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导学号:97184294】Ⅰ.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Ⅱ.待产生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查阅文献:检验微量Cu 2+的方法是:向试液中滴加K 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 2+。
(1)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 。
检验过程如下:①将CuO 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再滴加K 4[Fe(CN)6]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再滴加K 4[Fe(CN)6] 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实验如下:②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 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
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 与Cu 2S 的混合物。
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溶解,其中CuS 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向试液中滴加K 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 2+,根据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 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可知,黑色沉淀中一定不含CuO 。
(2)①A 试管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反应中有NO 2生成,证明了黑色沉淀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被氧化;②根据B 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可知,白色沉淀为BaSO 4,说明黑色沉淀中含有硫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 -3+3SO 2+3Ba 2++2H 2O===3BaSO 4↓+2NO +4H +(或NO 2+SO 2+Ba 2++H 2O===BaSO 4↓+NO +2H +);③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检验黑色沉淀中含有铜离子,方法为:取冷却后A 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 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 2+,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3)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硫化铜被浓硫酸氧化为SO 2。
【答案】 (1)黑色沉淀中不含有CuO(2)①还原 ②B 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2NO -3+3SO 2+3Ba 2++2H 2O===3BaSO 4↓+2NO +4H +(或NO 2+SO 2+Ba 2++H 2O===BaSO 4↓+NO +2H +)③取冷却后A 试管中的溶液,滴加K 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 2+,说明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3)CuS +4H 2SO 4(浓)=====△CuSO 4+4SO 2↑+4H 2O2.(2017·重庆一中模拟)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
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 3COO)2]2·2H 2O ,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和醚,易溶于盐酸,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
实验室以锌粒、CrCl 3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导学号:97184295】制备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或离子反应:Zn +2HCl===ZnCl 2+H 2↑;2CrCl 3+Zn===2CrCl 2+ZnCl 2;2Cr 2++4CH 3COO -+2H 2O===[Cr(CH 3COO)2]2·2H 2O↓。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所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配制所用溶液的蒸馏水都需事先煮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仪器D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生成H 2后,为使生成的CrCl 2溶液与CH 3COONa 溶液顺利混合,应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后同)阀门1、________阀门2。
(5)本实验中锌粒须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其他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 3溶液中含溶质6.34 g ,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 3COO)2]2·2H 2O 5.64 g ,所得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
(7)若使用该装置制备Fe(OH)2,且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现象。
则在仪器A 、B 、C 中应装入的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 先向三颈烧瓶B 中加入过量的Zn(产生足量的氢气将空气排出,且产生足够的压力把三颈烧瓶B 中的液体压入三颈烧瓶C 中;充分还原CrCl 3),关闭阀门1,打开阀门2,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氢气排出三颈烧瓶B 、三颈烧瓶C 及导管中的空气。
再滴入CrCl 3溶液使其与Zn 反应生成CrCl 2;然后打开阀门1,关闭阀门2,三颈烧瓶B 中的液体在氢气的压力下被压入三颈烧瓶C 中,CrCl 2与CH 3COONa 溶液反应生成[Cr(CH 3COO)2]2·2H 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