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精选-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及答案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是气体单质,C 是红棕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C的化学式:___;(2)写出A的电子式___;(3)写出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NO23NO2+H2O=2HNO3+NO【解析】【分析】A是气体单质,C是红棕色气体,则A为N2,B为NO,C为NO2,D为HNO3。

【详解】(1)C是红棕色气体,为NO2,;故答案为:NO2;(2)N2中N原子最外层为5个电子,两个N原子间形成三个共用电子对,氮气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3)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C→D转化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故答案为:3NO2 +H2O═2HNO3+NO。

2.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且已知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H4 HCO3 NH3 BaCO3 CO2++Ba2 + +2OH-NH3 ↑+BaCO3↓+2H2O BaCO3 +2H+ ══Ba2 + +CO2 ↑+H2 O【解析】【分析】气体B遇HCl冒白烟,则气体B为NH3,加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C遇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则C为BaCO3 ,D为CO2,据此可推断无色溶液中应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则A可能为NH4 HCO3或(NH4)2CO3,如果是NH4 HCO3,则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93=26.3,如果是(NH4)2CO3,则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64=24,根据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可知,A为NH4 HCO3,据此答题。

【详解】气体B遇HCl冒白烟,则气体B为NH3,加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C遇盐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则C为BaCO3 ,D为CO2,据此可推断无色溶液中应含有碳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则A可能为NH4 HCO3或(NH4)2CO3,如果是NH4 HCO3,则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93=26.3,如果是(NH4)2CO3,则分解产生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64=24,根据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可知,A为NH4 HCO3,据此答题。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NH4 HCO3,B为NH3,C为BaCO3 ,D为CO2;故答案为:NH4 HCO3;NH3;BaCO3 ;CO2;(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Ba2++2OH-═NH3↑+BaCO3↓+2H2O,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 +2H+═Ba2++CO2↑+H2 O;故答案为:NH4++HCO3-+Ba2++2OH-═NH3↑+BaCO3↓+2H2O;BaCO3 +2H+═Ba2++CO2↑+H2 O。

3.下图是无机物A到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其中, I 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

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M、F、E、G 四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⑩(溶液 J + G)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中被还原的离子和被氧化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

(4)向M的溶液中直接滴加 NaOH 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化合物 D 与 KNO3、KOH 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 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 KNO2和 H2O 。

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共有120 t 硫铁矿(FeS2)参与反应①冶炼化合物D,最终得到化合物D共16 t,则冶炼D的转化率为_____。

【答案】铁 3Fe + 8H+ + 2NO3‾ = 3Fe2++ 2NO↑+ 4H2O 1:3 先产生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Fe(NO3)2 + 2 NaOH = Fe(OH)2↓+ 2NaNO3 4Fe(OH)2 + O2 + 2H2O =4Fe(OH)3 Fe2O3 +3KNO3 + 4KOH 2K2FeO4 + 3KNO2 + 2H2O 20%【解析】【分析】FeS2氧化得到二氧化硫和氧化铁,A可以继续被氧化,则A为SO2,B为SO3,C为H2SO4,D为Fe2O3;I为第三周期中熔点最高的金属单质,I为Al,则反应⑦为铝单质与氧化铁发生的铝热反应,得到Fe与氧化铝;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K为NO2,J为HNO3,J与G反应得到L,L被氧化成为NO2,则G为Fe,H为Al2O3,L为NO,联系反应④:M+H2SO4→F+NO知,M为Fe(NO3)2,F为铁盐溶液,E为Fe(OH)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FeS2氧化得到二氧化硫和氧化铁,A可以继续被氧化,则A为SO2,B为SO3,C为H2SO4,D为Fe2O3;I为第三周期中熔点最高的金属单质,I为Al,则反应⑦为铝单质与氧化铁发生的铝热反应,得到Fe与氧化铝;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K为NO2,J为HNO3,J与G反应得到L,L被氧化成为NO2,则G为Fe,H为Al2O3,L为NO,联系反应④:M+H2SO4→F+NO知,M为Fe(NO3)2,F为铁盐溶液,E为Fe(OH)3。

(1)M、F、E、G 四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为Fe,其名称是铁,故答案为:铁;(2)反应⑩为铁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Fe + 8H+ + 2NO3‾ = 3Fe2++ 2NO↑+ 4H2O,故答案为:3Fe + 8H+ + 2NO3‾ = 3Fe2++ 2NO↑+ 4H2O;(3)反应④为硝酸亚铁与硫酸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被还原的离子为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NO,转移3个电子,被氧化的离子为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转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被还原的硝酸根离子和被氧化的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故答案为:1∶3;(4)向M(硝酸亚铁)的溶液中直接滴加 NaOH 溶液,可以看到的现象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有Fe(NO3)2 + 2 NaOH = Fe(OH)2↓+2NaNO3、4Fe(OH)2 + O2 + 2H2O = 4Fe(OH)3,故答案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很快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NO3)2 + 2 NaOH = Fe(OH)2↓+ 2NaNO3;4Fe(OH)2 + O2 + 2H2O =4Fe(OH)3;(5)化合物Fe2O3与KNO3、KOH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故答案为:Fe2O3+3KNO3+4KOH2K2FeO4+3KNO2+2H2O;(6)120 t 硫铁矿(FeS2)中含有铁元素120 t×56120=56t,完全转化为氧化铁能够生成氧化铁的质量为56t×256+316256⨯⨯⨯=80t,因此冶炼氧化铁的转化率=16 t80t×100%=20%,故答案为:20%。

4.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C是海水中最多的盐,D是常见的无色液体。

E和G 为无色气体,其中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C、I、J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其中I 可用于制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

⑴F的化学式为______。

E的电子式为______。

⑵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⑶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NH3·H2O NH4++OH-NH3↑+H2O NaCl+NH4HCO3=NH4Cl+NaHCO3↓ 2NaHCO3CO2↑+H2O+Na2CO3【解析】【分析】由C是海水中最多的盐可知,C为氯化钠;由D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可知,D为水;由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知,E为氨气;由B、C、I、J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B、C、I、J为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由I可用于制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可知,I为碳酸氢钠;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与氧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则B为氢氧化钠、F为一水合氨、G为二氧化碳、H为碳酸氢铵、J为碳酸钠。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F为一水合氨;E为氨气,氨气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NH3·H2O;;(2)反应①为氯化铵溶液与氧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故答案为:NH4++OH-NH3↑+H2O;(3)反应②为碳酸氢铵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4HCO3=NH4Cl+NaHCO3↓,故答案为:NaCl+NH4HCO3=NH4Cl+NaHCO3↓;(4)反应③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3CO 2↑+H 2O +Na 2CO 3,故答案为:2NaHCO 3CO 2↑+H 2O +Na 2CO 3。

【点睛】由题意推出C 为氯化钠、D 为水、E 为氨气,并由此确定A 为氯化铵、B 为氢氧化钠是推断的难点,也是推断的突破口。

5.A 、B 、C 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