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大学《现代企业管理》课件(11个PPT)-第10章网络计划技术

清华大学《现代企业管理》课件(11个PPT)-第10章网络计划技术

2006年1月版
10-19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例:
—10.2.2

2006年1月版

10-20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2.2
(2).结点编号,从小到大,从左到右,不能重复。
网络图中的结点要统一进行编号,以便于识别和计算。编 号顺序由小到大,一般采用非连续编号法,即可以空出几 个号跳着编,适当留有余地,以便当结点有增减变化时, 可以进行局部的调整改动,不致于打乱全部编号。为了便 于对网络图进行分析研究,把某项工作开始事项的号码, 也就是箭尾结点的号码,用I表示;把某项工作结束事项 的号码,也就是箭头结点的号码,用j表示。I-j表示相邻 两个结点的编号,I必须小于j,结点编号不能重复。
2006年1月版
10-30
—10.2.2
例:某厂要维修一台机器,已知各工序关系明细表
如表10-1所示:
管理与企业管理
(3).绘制网络图。
2006年1月版
资料来源:/tech
10-2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网络计划技术
•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 网络图 • 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 • 网络计划的优化与调整
2006年1月版
10-3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1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1) 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2) 网络图的绘制步骤
2006年1月版
10-18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网络图的绘制规则
(1).有向性,无回路。
—10.2.2
即各项活动顺序排列,从左到右,不能反向。另外, 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循环线路。箭线从某一结点出 发,只能从左到右前进,不允许逆向前进而形成闭 环线路。例如,某新产品试制项目,经过设计 (A)、制造(B)、试验(C)后,再进行批量生 产(E),如果发现达不到要求,需要重新设计 (D),则网络图要按图11-1(b)绘制,而不能按 图10-1(a)绘制。
10.1.1 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
10.1.2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
2006年1月版
10-4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1.1 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
网络计划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科
学的计划管理技术,它是运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计划 技术最早出现在美国,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建设化工厂时, 组织了一个工作组,并在兰德公司的配合下,提出运用图解 理论的方法制定计划。这种方法定名为“关键线路法” 。 1958年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和洛克希德航空公司在规划和研 制 “北极星”导弹的过程中,也提出一种以数理统计学为基 础、以网络分析为主要内容、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的新型计 划管理方法,即“计划评审术”。这两种方法在世界各国逐 步得到普遍的应用。此后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又有人提出 了图解评审法,决策关键线路法等,形成了一个大类的网络 计划管理技术。
2006年1月版
10-12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2.1 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 它一般由作业、事项和线路 三部分组成。
2006年1月版
10-13
管理与企业管理
1.作业
Chapter
10
—10.2.1
作业也称为活动或工序,它是指在工程项目中 需要消耗资源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独立作业 项目。如“产品设计”这项作业既要有一定的 时间来完成,又要有设计人员、设计图纸、设 计资料、绘图工具等资源。在网络图中用一条 实箭线“→”表示作业。箭尾表示作业的开始, 箭头表示作业的结束。箭线上面边标上作业名 称或作业符号,下面标明作业完成所需的时间。 作业的内容可多可少,范围可大可小。
2006年1月版
10-7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Hale Waihona Puke er10—10.1.2
利用网络图来表示计划任务 的进度安排,反映其中各项作业 (工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 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 时间,确定关键路线和关键工序; 并且利用时差,不断改进网络计 划,以求得工期、资源和成本的 优化方案.
2006年1月版
2006年1月版
10-10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2 网络图
10.2.1 网络图的构成要素
10.2.2 网络图的绘制
2006年1月版
10-11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2.1 网络图的构成要素
一项工程或规划总是由多道工序组成的。 如果已经有了现成的计划,就可以依照这 个计划和各工序的衔接关系,用箭头来表 示其先后顺序,画出一个各项任务相互关 联的箭头图,再标上时间,通过计算找出 关键工序,并用粗双线划出关键线路,这 个箭头图就称为网络图。
2006年1月版
10-15
管理与企业管理
3.线路
Chapter
10
—10.2.1
线路是指从网络始点事项到达网络终点事项 的任一条连续的线路。在一条线路上,把整 个活动的作业时间加起来,就是该线路的总 作业时间。每条线路所需时间长短不一,其 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线路称为关键线路。整个 计划任务所需的时间就取决于关键线路所需 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时,一个大型网络图, 有时关键线路可能有多条。
2006年1月版
10-25
—10.2.2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2.2
(6).明确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各条箭线之间的衔接关系应理解为:只有在 指向某一事项的各条箭线其工作全部完成以 后,从该事项引出的箭线才能开始。如图 10-5中,只有在A工序完成以后,C工序才 能开始,只有在B工序完成后,才能开始D 和E;同样,也只有在C、D、F三道工序全 部完成以后,G工序才能开始。
基 本 原 理
10-8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1.2
2. 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
1) 2) 3) 4) 5) 6)
2006年1月版
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非常严密。 所提供的是动态的计划概念。 可以区分关键作业和非关键作业。 可以将计划项目分解为许多分支系统。 可以有效地控制工期。 能够和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
2006年1月版
10-21
管理与企业管理
(3).两点一线。
Chapter
10
—10.2.2
即相邻两个结点之间只允许画一条箭线。如果在 两个相邻结点之间有好几个作业需要平行进行, 则必须引入虚箭线。例如,有一项排管工程,在 挖土工序(A)完成以后,为了加快进度,让排 自来水管工序(B)和排煤气管工序(C)同时进 行,然后再搞复土工序(D)。图10-2(a)是错 误的画法,必须如图10-2(b)那样,引用虚工序, 才能使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得到恰当的表述。
2006年1月版
10-16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2.1
4.虚拟作业 在网络图中,有时还设置一些“虚作业”, 它既不消耗资源,又不占用时间,仅仅为 了准确地表示作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网 络图中,一般用虚线箭头表示虚作业。
2006年1月版
10-17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2.2 网络图的绘制
2006年1月版
10-27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2.2
2006年1月版
10-28
管理与企业管理 2.网络图的绘制步骤
(1).任务的分解。
Chapter
10
—10.2.2
2006年1月版
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由很多具体的工序或活动组成,绘 制网络图首先应根据对工作任务的性质、目标和内容 的了解,把整个工作分解为一定数目的工序,并确定 每道工序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工序分解的繁简程度, 应视管理的需要而定。对于高层管理部门来说,需要 通过网络图纵观全局,掌握关键,组织协调,工序可 以分解得粗一些;对于基层单位来说,将运用网络图 来具体组织和指挥,就需要把工序分解得比较细一些。 对于工程周期较长的大型项目,常常可以由粗到细绘 制三套网络图,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
2006年1月版
10-22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例:
—10.2.2

2006年1月版

10-23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2.2
(4).箭线首尾都必须有结点,不能从一条箭 线的中间引出另一条箭线来。
如图10-3(a)是错误的,图10-3(b)是正确的。
2006年1月版
10-24
2006年1月版
10-5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1.1 网络计划技术的发展
我国对网络计划技术 的推广与应用也较早,60年
代初期,著名科学家华罗庚、钱学森相继将网络计划方 法引入我国。华罗庚教授在综合研究各类网络方法的基 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简化,于1965年发表了 《统筹方法评话》为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 也日趋得到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视,且已取得可观的经济 效益。
10-9
管理与企业管理
Chapter
10
—10.1.2
3.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范围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它特别适用于 一次性 的大规模工程项目,例如电站、油建筑工程、大型 水利工程、国防建设工程、大型科研项目、技术改造及 技术引进项目等;在工业企业生产与计划管理中,适用 于新产品开发试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设备大修理、 大型工艺装备制造以及单件小批生产的组织,例如造船、 发电机组及大型雷达的制造等。一般说来,工程项目越 大,协作关系越多,生产组织越复杂,网络计划技术就 越能显示其优越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