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床抛石施工方案

基床抛石施工方案

海南省洋浦港油品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水工工程泵房、引桥、5万吨级泊位基床、护底抛石与夯实施工方案编制单位:中交四航局洋浦工程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编制人:编制日期: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2)2.1、工程简介 (2)2.2、工程环境 (2)2.2.1、地理位置 (2)2.2.2、自然条件 (3)2.2.2.1、气象条件 (3)2.2.3、工程地质 (4)三、施工方法 (5)3.1、施工顺序 (5)3.2、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5)3.3、抛石施工前准备 (6)3.4、测量控制 (6)3.5、抛石与夯实配备船机 (6)3.6、抛石施工方法 (6)3.7、夯实施工 (8)四、施工工期及计划 (9)五、投入船机设备计划 (9)六、质量控制保证体系 (9)6.1、质量方针 (9)6.2、管理职责 (10)6.3、质量检验工作流程图: (12)6.4、保证质量的控制、管理流程 (13)6.5、质量保证措施 (13)七、安全保证措施 (14)7.1 安全生产的原则和目标 (14)7.2 安全控制措施 (14)八、环境、健康控制措施 (17)海南省洋浦港油品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水工工程(海水泵房、引桥墩、5万吨级码头)基床、护底抛石与夯实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海南省洋浦港油品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水工工程招投标文件、补遗说明书及招标文件答疑书。

1.2、相关规范(1)、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2)、交通部《海港水文规范》(JTJ215-98)(3)、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4)、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施工通则》(JTS201-2011)(5)、《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6)、《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167-2-2009》(7)、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1)、经业主确认的施工企业标准、规程和规定。

1.3、施工图纸海南省洋浦港油品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海水泵房、引桥、5万吨级码头相关图纸。

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海南省洋浦港油品码头及储运设施工程是海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位于洋浦经济开发区神头港区,主要水工工程包括30万吨泊位、5万吨泊位、码头引桥、横堤、码头引堤、码头控制室,码头消防泵房及疏浚等。

本工程包括海水泵房、引桥墩、5万吨级码头的基床及护底抛石。

其中基床抛石海水泵房2459.68 m3、引桥墩50985.48 m3、5万吨级码头25963.27 m3,总共抛石79408m3。

基床用石规格为10~100kg块石,采用未风化、无裂缝且不成片状的岩石,石料浸水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

护底抛石海水泵房1584.53 m3、引桥墩22638.18 m3、5万吨级码头7348.22m3,总共抛石31570.93m3。

护底用石规格为200~300kg块石,采用未风化、无裂缝且不成片状的岩石,石料浸水饱和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

2.2、工程环境2.2.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儋州辖属海岸线上,位于洋浦港神头港区北部,已建中石化海南炼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北部。

陆域处于海南省西部工业圈集群的中部,洋浦经济开发区。

基床抛石工程的具体位置见下图2-1。

图2-1:基床、护底抛石工程位置图2.2.2、自然条件2.2.2.1、气象条件本区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暖热。

受海洋调节影响,冬季干燥少雨,夏季湿润多雨。

热带气旋影响较频繁。

2.2.2.2、水文条件2.2.2.2.1、潮位根据当地相关潮位资料得知本工程位置的潮位特征值如下:最高潮位 4.18m(2009年5月27日)平均高潮位 2.62m最低潮位 0.14m(1979年12月23日)平均低潮位 1.00m平均潮位 1.79m平均潮差 1.62m最大潮差 3.56m平均涨潮历时 12.45h平均落潮历时 9.38h2.2.2.2.2、水位设计水位(洋浦理论最低潮面)设计高水位 3.45m;设计低水位 0.54m;极端高水位 5.07m;极端低水位 -0.52m;乘潮水位:乘潮历时1小时,2.12m(保证率为90%的高潮乘潮水位);乘潮历时2小时,1.93m(保证率为90%的高潮乘潮水位)。

2.2.2.2.3、波况本工程海区神尖角附近,2004年11月~2005年10月曾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短期波浪观测,波浪观测浮标位于陆岸西向海域-20m水深处,距岸约3.75km。

据实测资料统计,常浪向为NE向,出现频率为11.24%,H1/10≥2.1m的出现频率为0.68%;次常浪向为NNE,频率为10.10%,H1/10≥2.1m的出现频率为0.59%。

强浪向为WSW,实测最大波高7.1m,是2005年第18号台风“达维”影响所致。

工程海域年平均波高为0.34m。

以风浪为主,大约占80%(夏季多达90%,冬春季约占70~80%),风涌混合浪占20%左右。

2.2.2.2.4、海流本海域潮流属正规全日潮流,呈往复流性质。

涨潮流向为NNE,落潮流向为SSW,基本顺着等深线走向。

最大流速出现在半潮面附近,最小流速出现在高低平潮附近的憇流时段。

大潮流速大于中小潮流速,大潮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中小潮时则相反。

上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

涨流历时大于落流历时,流速由近岸浅水区向深水区逐渐增大。

实测最大流速为1.10m/s,出现在神尖角西北向,水深-24m处。

2.2.3、工程地质2.2.3.1区域地质构造拟建场区处在海南岛弯隆构造边缘,介于雷州半岛至海南岛北部自流水盆地的南沿地带,属台地地貌,地面起伏不大,海拔大都为10~20m,台地基底地层为“湛江组”砂层(岩)、粘性土层,其间和其上夹杂和覆盖着厚度不等的玄武岩等火山岩。

区域内无大的地质构造运动,现代海岸线稳定。

2.2.3.2场区岩土层分布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经初勘钻孔揭露,场区勘探深度内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早更新统海相、冲洪积相沉积层,岩性为淤泥、砂混贝壳及砂岩碎块、粘性土,并见有玄武岩、砂岩、凝灰岩等。

依据土层的地质时代、成因、岩性、分布规律和物理力学性质,将土层分为5个工程地质大层:①淤泥(Q4m)、珊瑚礁,砂(Q4);②砂混贝壳、淤泥、砂岩碎块(Q1al+pl);③粉质粘土、中、粗砂、砂岩、凝灰岩、玄武岩;④粘土(Q1al+pl);⑤粘土(Q1m)、夹粘土混砂(Q1m)、薄层砂岩、凝灰岩。

三、施工方法3.1、施工顺序抛石施工顺序如下:海水泵房→引桥21-23#墩→5万吨码头→引桥24-35#墩,按墩为单位进行施工。

3.2、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3-2抛石施工工艺流程图3.3、抛石施工前准备1、抛石前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抛石前检查基槽尺寸、水深有无变动,如有显著变动或回淤应进行处理。

3、设立施工水文尺,定期观测水位并记录。

4、施工人员施工前要认真领会图纸要旨。

3.4、测量控制根据设计断面尺寸设立纵横向导向标,定位方驳配置GPS定位仪,通过校核纵向导标和GPS定位系统控制分层基床顶部宽度和方向;通过水砣打水测深控制分层基床的顶面标高,标高=水深-水位。

3.5、抛石与夯实配备船机抛填块石配备:2台挖掘机,2艘400t定位方驳、4艘500m³开底驳、2艘500m³方驳、1艘交通艇,一艘721kw拖轮、一台65t履带吊等。

3.6、抛石施工方法施工抛石之前,在引堤南侧设置一个临时出运码头,其设置须与当地相关部门协调并报业主审批。

临时出运码头详细平面位置示意图见下图。

出运码头前沿放置一排扭王块,供运输船只停靠以及反铲挖掘机作业,后方则作为基床抛石所用块石的备料场地。

对于抛石厚度大于2m的基床,基床底层抛石采用开底驳初抛,基床上层采用方驳配合挖掘机抛石、人工补抛的施工方法;对于抛石厚度小于2m的基床,采用方驳配合挖掘机初抛、人工补抛的施工方法。

对基床抛石厚度大于2m的地方,需分层抛石。

挖掘机装石料上方驳,水上运输至定位方驳边,由抛石工指挥进行抛填,400t定位方驳配置GPS定位系统进行船位控制。

抛石工艺见下图:抛石船GPS天线GPS天线定位方驳已抛部分基床首先,对己通过验收的基槽进行复测,如果回淤厚度超过300mm时,清淤合格后再进行抛填。

正式抛填之前,先选择一个墩的基槽进行试抛,以试验水深、波浪、水流对抛石作业的影响,并水砣打水测量块石在基槽上成堆情况和石料的漂移情况,确认定位船前进移船距离。

抛填时,通过GPS控制定位船垂直于基床轴线,并根据试抛结果定好船位,抛石船从临时出运码头运送石料至定位船,抛石工确认抛填位置后,指挥挖掘机进行抛填。

抛填从断面中部开始向两侧对称拓宽,一个船位抛完,抛石工打水确认基床顶部宽度及标高符合要求后,移动定位船至下一船位进行抛填。

抛石过程中采用“宁低勿高”的原则,粗抛和细抛相结合。

抛石面下0.5m~0.8m内采用细抛,应在平潮时进行,尽可能使抛石顶面平整;其余部分可采用粗抛,且大小块石搭配,保证良好的级配。

相邻两段搭接的断面或隔天再抛石的断面位置做好记录,避免重抛或漏抛。

抛石后基床顶宽不小于施工图宽度,为保证抛石的均匀性,抛填过程中,抛石技术工人勤打水、勤对标,防止漏抛、超抛,测量员勤测水深,以减少局部高差。

基床抛石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方驳装驳时间,运输时间,每台班抛填驳数,以及基床分层断面标高、顶宽,每日施工数量、断面位置等,以便控制施工质量和进度。

当基床根据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抛完一段后,及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绘制断面图,并报监理验收,以便进行下一工序。

护底抛石在沉箱安装完成稳定后,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抛石。

3.7、夯实施工当抛石基床厚度大于2m时应分层进行抛石,分层厚度不大于2m。

相应基床应分层分段进行夯实,每层厚度一般不大于2m,分段夯实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

基床夯实采用落锤夯,夯锤面积按规范要求不宜小于0.8㎡,底面静压强应为40-60kpa ,不计浮力、阻力等影响时,每夯的冲击能不宜小于200kJ/㎡。

夯锤应具有竖向泄水通道。

基床夯实采用纵横向相邻接压半夯,并分两遍夯实(即初夯、复夯各一遍)的方法,以防止基床局部隆起和漏夯。

夯点平面示意图如下:四、施工工期及计划本工程施工技术准备从2012年1月下旬开始准备。

计划3月1日前施工人员、机械进场,3月3日开始,10月4日完成。

五、投入船机设备计划六、质量控制保证体系6.1、质量方针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规格型号 生产能力(m 3)备注1 定位方驳 艘2 400t 2 开底驳 艘 4 500m ³3 方驳 艘 2 500m ³4 反铲挖掘机 台 2 PC220 1 m 35 交通船 艘 16 拖轮 艘 1 721kw 7履带吊台165t“质量创优,信誉为本,顾客满意,持续改进”是企业内全体人员所必须遵循的质量宗旨,本项目也必将严格按照这一质量方针组织工程施工和开展质量管理,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