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必修3
第2章
第3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3章
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人口增长过快
必修3
第5章
第1节:人类影响环境
环境问题严峻
必修3
第5章
第1节:人类影响环境
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
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
必修3
第5章
第2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
必修3
第4章
第5节 关注人类遗传病
课外阅读----基因诊断
选修模块2
专题3
课题2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常见的生物变异现象
必修2
第4章
第4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必修2
第4章
第4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课外阅读---无籽西瓜的由来
必修2
第3章
第3节 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
第16章
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必修1
第4章
第2节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必修1
第4章
第2节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必修1
第4章
第2节光合作用
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实质
必修1
第4章
第3节细胞呼吸
呼吸作用的意义
必修1
第4章
第3节细胞呼吸
第五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应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必修1
第4章
第2章
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2章
第一节激素调节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
必修3
第2章
第3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
必修3
第2章
第3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胰岛素
必修3
第2章
第3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神经调节
反射和反射的类型
必修3
第2章
第3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脊髓和脑
必修3
第2章
第3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表 1
初中课标教材(苏教版)
高中课标教材(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2章
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认识显微镜
必修1
第3章
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3章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必修1
第3章
第2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必修1
第3章
第2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第2章
第1节:人体的稳态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必修3
第2章
第1节:人体的稳态
第五节人体能量的共给
体温
必修3
第2章
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章
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必修3
第2章
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必修3
第2章
第2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必修3
第4章性状
必修2
第4章
第3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第三节人的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必修2
第3章
第2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性别决定方式
必修2
第3章
第2节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四节遗传病和优生优育
遗传病与近亲结婚
必修2
第4章
第5节 关注人类遗传病
优生优育
必修2
第2节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必修1
第4章
第3节细胞呼吸
第7章
第一节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
动物的食物来源于植物
必修3
第4章
第1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二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氧循环
必修3
第4章
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必修3
第4章
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
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第5章
第2节: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选修模块2
专题4
课题1生物污染与生物净化
八年级(上)
第14章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生物的无性生殖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有性生殖
植物组织培养
选修模块1
专题2
课题1应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植物的传粉和受精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有性生殖
第15章
第4章
第一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细胞的分裂
必修1
第5章
第1节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和组织形成
必修1
第5章
第2节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
课外阅读——细胞的癌变
必修1
第5章
第3节关注癌症
第5章
第一节植物种子的萌发
植物种子的萌发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有性生殖
第三节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
必修1
第3章
第三节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必修3
第5章
第1节:人类影响环境
七年级(下)
第8章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有性生殖
受精过程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有性生殖
胚胎发育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有性生殖
第9章
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必修1
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就是倡导“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和“倡导探究性学习”等。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将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基于此,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应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必修1
第3章
第2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中心
必修2
第4章
第1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必修2
第4章
第2节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必修1
第3章
第2节细胞的类型和结构
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
必修2
第2章
第2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必修1
第2章
第2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水和无机盐
必修1
第2章
第1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第10章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必修3
第2章
第1节:人体的稳态
输血和血型
必修3
第2章
第1节:人体的稳态
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必修3
第3节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必修2
第2章
第2节 有性生殖
第6章
第一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必修1
第4章
第2节光合作用
第二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必修1
第4章
第2节光合作用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必修1
第4章
第2节光合作用
第三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1、教材内容的衔接
笔者作为一名曾经任教高中的初中教师,特别关注教材上相同的课题研究的不同深度。因此,手头备着初高中的全套教材,对教材中相对应的课题做了大致的梳理(见表1)。初中教师在备课中要放宽视野,不仅关注本章、本册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还要关注初高中教材中对知识阐述的区别和关联,以便准确定位学生学习预期达成的目标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