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锁托槽ppt课件

自锁托槽ppt课件


自结扎后弹性很小的外壁, 与槽沟形成光滑的金属滑道, 显著降低了摩擦力。
• 此外,近些年来,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自锁托槽矫治器, 如GAC公司的In-Ovation自锁托槽,3M公司的SmartClip自 锁托槽等等。
2.自锁托槽矫治器的分类
• 自锁托槽矫治器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托槽自身带有的自锁 结构替代对弓丝的结扎,减小了矫治系统内部的摩擦力, 使矫治效率增加,但是不同的自锁托槽在锁定弓丝的结构 上又有些差异,根据其自结扎的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三大 类。
• ②主动自结扎系统(active self-ligating):弓丝纳入槽 沟后,弓丝与槽沟唇方的弹性或非弹性滑盖接触,弓丝会 受到来自托槽弹性部件持续轻柔的向槽沟底部的推力,此 推力可帮助牙齿实现转矩、正轴,但此时托槽与弓丝间的 摩擦力相对比被动自结扎托槽大,但仍小于传统的结扎丝 (圈)结扎托槽。此类自锁托槽包括SPEED,Quick等。
• 3.1976年,加拿大开业医 师Herbert Hanson结合方 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原理 ,以其独特的构思,设计 出了内置转矩、轴倾度、 内收、外展曲的弹簧夹式 自锁托槽——SPEED矫治 器。该矫治器具有几大特 点:Spring,loaded, Precision,Edgewise, Energy,Delivery等, SPEED一词正是来自这几 个单词的字首。
• 1.1935年,纽约的正畸先驱Dr.Jacob Stolzenberg发明 了世界上第一个方丝弓自锁托槽矫治器——Russell Lock 矫治器。由于当时未被其他医师理解和认可,该矫治器并 没有得到发展。 • 2.1971年,美国医师Wildman设计出第一个滑道式自锁托 槽——Edgelok托槽,并首次获得商业成功。时隔两年, 德国医师Franz Sander也推出了与其类似的滑道式 Mobil—lock自锁托槽。但可惜的是,这两种矫治器也没 有在临床上推广开来。
3.自锁托槽矫治器的特点
• 3.1、椅旁操作时间:
• 椅旁操作的时间是检查,弓丝拆除,弓丝弯制、放置及结 扎,托槽黏结等时间的总和。 • 20世纪90年代Turnbull等和Maijer等对自锁托槽与传统直 丝托槽弓丝的拆除、结扎时间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 示自锁托槽的确可以减少椅旁时间。
• 国内有刘丛华等、谭忠荣等对两种托槽的椅旁时间进行对 比试验。自锁托槽通过锁夹或锁帽代替结扎丝或结扎圈把 弓丝固定于托槽的槽沟中,因此有利于减少临床医生结扎 和去结扎丝的时间,有效减少了椅旁操作时间 。如 Harradine的研究表明,使用自锁托槽后单颌更换弓丝时 间可以减少24 s
• ①被动自结扎系统(passive self-ligating):弓丝纳入 槽沟后成为一个类似隧道的管腔,托槽本身不会对其内的 弓丝主动施力,主要通过高弹性的合金弓丝的形变控制牙 齿的三维位置,槽沟与弓丝间的摩擦力极低。此类自锁托 槽包括:Activa,Twinlock,Mobil-lock,Edgelock, Praxis Glide,Damon,SmartClip等.
高弹性的弹簧夹发生 形变或移位可与槽沟 内的弓丝相互作用
托槽关闭
托槽打开
• 4.1986年,Dr.Erwin C.Pletcher推出了滑道式的 Activa自锁托槽,通过可旋转的锁帽结构,实现对矫治弓 丝的放置和固位。 • 5.1995年,奥地利医师Wolfgang Heiser推出了Time自锁 托槽,在外形上和SPEED托槽相似。1998年,Wildman医师 又推出了滑道式的Twinlock自锁托槽。由于种种原因,这 几种矫治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
• 6.1996年,美国医师Damon设计出滑道式的直丝弓自锁托 槽矫治器,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该矫治器通过坚硬的金 属外壁的滑动提拉实现对弓丝的自结扎。自结扎后槽沟四 壁形成高度光滑的金属通道,这种独特的完全滑道式的自 锁结构设计,使得该矫治器产生比传统矫治器及其它自锁 托槽矫治器更小的摩擦力,也更适合滑动机制的应用。 • 1999年、2001年,Damon医师又改进并推出了Damon II和 Damon 111矫治器,使该矫治器系统更趋成熟。目前正被 越来越多的正畸医师认可和应用。
•3.2、牙周健康
固定矫治是当今国内外最常用的错牙合畸形治疗方法,但 固定矫治器会使食物残渣更容易停留于口腔,增加了患者保 持口腔卫生的难度。 •自锁托槽系统应用于临床后,有关其与传统直丝弓托槽在 保持口腔卫生方面的对比研究就在不断的进行,与结扎丝或 弹性橡皮圈相比较,自锁托槽对牙龈等牙周组织的机械和化 学刺激较小,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并且自锁托槽体积较小, 没有结扎丝或弹力圈的刮黏食物的作用,托槽周围更易清洁 ,有利于口腔卫生的维护和牙周组织的健康。
• ③联合自结扎系统(interacrive self-ligating):弓丝 与托槽之间的作用方式随着弓丝尺寸及牙齿错位情况可以 在主动与被动间转换。治疗初期矫治器为被动态,矫治力 和摩擦力低,治疗中后期矫治器为主动态,可以很好的控 制牙齿转矩及角度。此类自锁托槽的代表是Time, T3,System R(In—Ovation)自锁托槽。关于三种类型自锁 托槽哪一种更有利于临床矫治,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结 论。
自锁托槽Βιβλιοθήκη 目 录1、自锁托槽矫治器发展史
2、 、自锁托槽矫治器的分类
3, 自锁托槽矫治器的特点
4、总结
1.自锁托槽矫治器的发展史
• 自1928年Angle发明方丝弓矫治器,半个多世纪以来,在 口腔正畸学领域,固定矫治器以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得到不 断发展。在当今种类繁多的矫治器和矫治技术中,自锁托 槽矫治器(selfligating bracket,self-ligated bracket)以其摩擦力低、不用结扎、椅旁操作时间及疗程 缩短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正畸医师的关注。

• Pellegrini等的试验表明,大多数使用自锁托槽的患者在 正畸矫治的第1周和第5周时,比用橡皮圈结扎的传统托槽 在口腔内有更少的细菌产生,但同时也有其他学者表示自 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口腔卫生维护与牙周健康方面并没有 明显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