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爬山虎的脚
爬的,最后描写了爬山虎
的_______和_______的密
切关系。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教学这篇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
经过我的再三思索打算换一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平日爱画画的特点,我决定对重点段采取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动手演一演,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谁知我的这一想法竟然在课堂上得到很好的效果。
由此,使我深深地领悟到简笔画、肢体语言的妙用确实对理解语言文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
抓重点词语,体会爬山虎爬的过程(教学重点)
师:爬山虎有一种独特的本领,到底是什么本领呢?请你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找找答案。
生:我找到了,爬山虎的本领是爬。
(生读相关句子)
师:请你用“△”标出关于“爬”的动词。
你能把这些动词突出地读出来吗?
生:能!(生读,教师适当指导)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爬山虎爬的样子。
(放录音)
师:谁能用自己的办法演示爬的过程?
生:我来试一试。
把我的身体看做是爬山虎的茎,胳膊看做是细丝,手指看作小圆片,请大家读书中的句子,我来演示给大家看。
(其他学生读,该生演示)
师:你演示得真棒!大家给他点掌声吧。
师: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向上爬的,那你们知道它的爬和壁虎的爬有什么不同吗?
生:壁虎的脚爬行是不能留在那里的,爬山虎的脚是爬到哪里就长到哪里。
师:说得真好。
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里用词多准确啊!我们在习作时也要注意用词准确。
下面我们一起来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生齐读)
师:作者为什么会把爬山虎的脚比喻成传说中蛟龙的爪子?
生:因为脚很多,样子相似。
师:你是说样子相似。
除了样子相似,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蛟龙的爪子很硬,样子很相似,又能抓住墙。
师: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地向上爬,就要不断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它“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句,感受一下。
(生读)师:事物的美,事物的奥妙,事物的特征是不容易一下子被发现的,需要进行长期观察。
你看,叶圣陶爷爷观察了很长时间,才发现了爬山虎脚的特征。
这长期观察,反复观察多么重要啊!你们也要学习这样的观察方法,争取写出好文章来。
赏析:教师采用读中想象的方式,让学生表演爬山虎爬的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突破难点。
同时,教师又将爬山虎的脚与小壁虎的脚和蛟龙的爪子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引导学生学习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