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仲淹教案

范仲淹教案

《范仲淹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播放《江上渔者》朗诵欣赏,谈话导课:
1.同学们,听着这首古诗,你想起了谁?(范仲淹)(板书:范仲淹
的故事)
2.关于范仲淹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哪些?
(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让学生欣赏《江上渔者》配乐朗诵,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文章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又让学生对范仲淹产生想去了解的冲动和欲望。

借助配乐朗诵,唤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期待。

)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了课文,老师在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要考考同学们。

1.目标检测:
(1)生词,(故意空出几个,师说:老师忘记几个,谁能写出来?学生上讲台,填在电子白板上,学生集体检查并且读出来。


(2)出示词语,学生结合实际作出解释。

2.读清课文:
师:还有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完成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面问题。

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师:从这四个故事,同学们体会到了什么?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呢?生回答。

3.学习目标:
师:今天真正地难点在后面,同学们是愿意知难而上呢?还是知难而上呢?
(让学生读出学习目标)
师:我们不仅要把课文读精,而且读的时候要带出感情,现在按照老师教你们的读课文方法。

拿出笔,找出课文中关于范仲淹刻苦学习的句子,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先自学,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4.目标检测:提示
师:刚才我们从第一个小故事中找到了哪些信息?告诉老师好吗?
(1)引导:这句话是对范仲淹的什么描写?(行为),从他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范仲淹废寝忘食地刻苦读书,钻研学问的精神深受感动)(师补充:只身,为什么说只身可以反映出他的刻苦学习?只身:孤孤单单一个人。

)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吗?那么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这几个句子。

师:他家境十分贫寒,却这么用功地读书,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呢?(生可能会回答志向)师:课文中有哪一句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生会回答:先天下之后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第二个故事中,有哪些令你感动的句子呢?
师: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生可能会回答:他的生活很艰苦。

)引导学生从“从凌晨”到“夜半”,从“和衣而眠”,“五年未解衣就寝”等重点词句中感悟范仲淹的读书刻苦、用功。

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师:你是怎样学习的呢?)
师:那么老师还是要问,是什么力量支撑他去刻苦学习的?用实际来回答(先天下之后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除了用行为来表达他的不怕艰苦,有没有用语言来表达他不怕艰苦的句子呢?(让学生齐读范仲淹的语句。


1.这段话是对范仲淹的语言的描写。

2.引导学生借助范仲淹的语言来体会他艰苦奋斗,生活俭朴的高尚品德。

师:范仲淹的志向是什么呢?同学们读一读,体会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一心为国,全心为民。


师:其实我们从他的诗句中,也可以体会出,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师:“先天下之后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文章的主线,贯穿全文,正是他这种一心为民的精神,得到了后人的赞颂。

后人是怎样赞颂他的呀?
师:这句话不仅仅是本文的结尾,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让我们怀着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

也是我设计本环节的理念。

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悟、合作交流中通过重点的句子对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深入感悟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班交流中来。

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参与活动的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老师引导学习通过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借助重点词语的理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理解、去体会、去领略、去感悟范仲淹读书的刻苦。

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对重点词语“废寝忘食”、“和衣而眠”等的理解,进而深入感悟范仲淹的发愤苦读。

使一个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三.总结:
四,随堂练习:
五.写作方法指导:
师:同学们能否通过刚才找出来的句子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的?(语言、行为)。

2--5自然段描写了四个小故事,那么1、6自然段呢?(总分总)
六.布置作业: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选取典型的事例,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范仲淹的故事
只身求学行为
划粥割齑刻苦学习
一心为国
全心为民
拒绝佳肴语言
闭门不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