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实例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实例分析

135量管理,创造出一流的工程质量。

严格按照工程监理质量管理程序,对工程全过程实施全面的检查监督,很好地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施工单位还聘请部分能把好专业技术质量关的专家,组成技术服务、指导队伍,全面、系统地指导、监督、检查、协调工程施工。

3.1做好“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即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完成的组织、技术、经济的综合性文件,是现场施工活动实行科学施工管理的一个法规。

应此,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施工现场情况,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研究。

对人员、资金、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进行科学地、合理地规划安排,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以便更好地做好工程的施工工作。

3.2实施质量责任制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成立了由项目总经理统一领导部署的项目经理部,由总工程师协调工程施工质量工作,下设技术部和质检部,具体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编制了《质量计划》、《质量质量保证措施及实施细则》和《质量管理制度》, 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以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规范人的行为,使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有计划、有序和规范化地实施。

3.3严格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目的在于发现,更正图纸中的差错,对不明确的设计意图进行补充,对不便于施工的设计内容协商更正。

图审的要点在于: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装备条件,如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时,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保证安全施工;设计计算的管线径品种、规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建筑、结构和设备安装各专业有无重大矛盾。

各种外部管道、电缆、电线同建筑物内部各专业图是否衔接一致;管口相对位置、接管规格、材质、标高是否一致等。

审查出来的问题经建设( 监理) 、施工、设计三方洽商,由设计单位修改,建设(监理)单位向施工单位签发联系单才有效。

3.4材料采购环节的控制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作者简介:王文君(1975-),男,江西东乡人,湖南安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

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质量的优劣。

假冒伪劣建材对工程质量可直接造成严重伤害。

为此,应严格检查施工单位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及技术鉴定文件等,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抽检或试验。

建筑材料应重点检验的内容:钢筋的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单,钢筋级别、种类、直径及锈蚀情况,必要时抽样送检;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出厂日期、进场试验结果报告以及品种和标号,骨料除按设计的规范要求检查级配、料径、允许含泥量外,还应注意禁用含风化的碎石;钢筋、混凝土构件要送实验室进行检验;对砂石的料径、含水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都要严格把关。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从而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4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一般控制,重点管理4.1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一般措施在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要求、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规划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正确贯彻执行的政府的各顶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

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程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

推行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管理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

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

在认真组织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核。

工程开工前,将企业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

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施工单位应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检查、复查外,摘 要:质量控制与管理始终是建设工程的重点和核心,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从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一般措施与重点措施,并进行了具体总结,可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TU71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22(2011)06-0135-021 引 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工程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使工程项目在约定的时间和批准的预算内,按照要求的质量,实现最终的建筑产品,使项目取得成功。

因此施工项目管理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项目管理的总目标,该目标界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即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那就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和组织协调。

质量控制与管理始终是建设工程的重点和核心,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重点应从控制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这三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入手,全面策划,动态管理,精心组织施工, 协调处理好与各专业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重点控制过程质量,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现结合某商住楼实际施工管理经验,对如何加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2 工程概况湖南某商住楼由1# 、2# 楼组成,总建筑面积4.5万m 2,地下1层,地上一号楼15层,2号楼16层,旋挖桩、承台加箱形基础,二层顶为转换层。

一二层为框架结构,三层以上为框剪结构。

3 施工前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准备充分,建设制度在建设中严格按照ISO 质量保证体系开展工作,全面加强施工、采购、建设等阶段的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实例分析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王文君Wang Wenjun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以免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

严格按施工工艺(或施工程序)施工。

根据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特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设质量管理点的原则,设置专人负责。

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抽样法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并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根据有关规范和企业编制的作业指导书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各分部分项或工序工种的质量保证措施,并对施工人员交底,质量检查员进行监督。

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将质量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发到施工班组。

所有原材料、关成品必须有合格证(材质证明)或检查报告。

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

每次测量放线后必须坚持做好复检工作,模板及其支架须具有足够的强、刚度和稳定性。

按规范要求制作混凝土、砂浆试块,并做好标识,在专用水池内养护,到28d时送检。

加强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如钢筋绑扎好以后,要及时在过往通道上铺垫木板,防止踩踏。

4.2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点措施4.2.1 加强隐蔽工程的管理隐蔽工程多为结构工程。

隐蔽工程验收关系重大,如有差错将直接影响建筑物安全性。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同时又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因此,它还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严格验收隐蔽工程,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和签证工作,既能给竣工结算提供正确的依据,又能及时补救措施确保建筑产品的安全可靠性。

在一旦出了结构问题的质量事故时,也较容易查明原因。

就本工程来说,在基础工程验槽时,先检验基槽土质、基槽深度、宽度,使之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经监理及有关人员签证认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对工程钢筋隐蔽前验收,对照设计图纸详细检查,对钢筋作了抽样强度试验,不符合强度要求的不准使用;同时,核对了钢筋的品种、数量、规格、间距、下料长度及钢筋安放位置,使之符合设计图纸的规范和要求;浇捣混凝土前,对已布设好的钢筋是否走位进行检查,有变位及时进行了校正等。

4.2.2加强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尤其要把好几个要害环节的关。

一是把好模板安装关。

模板的安装应能保证各部位工程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准确,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

对此,我们组织专门人员逐层复查轴线位置、标高、梁、板、柱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模板的拼制缝隙是否严密,封堵措施是否得当,支顶措施是否牢靠。

在浇注混凝土时先将模板内侧冲水清洗,清除模内垃圾,严格规定了拆模时间。

二是把好钢筋的下料长度,特别是锚固长度;箍筋要检查其末端弯钩后直段部分长度。

三是把好混凝土浇捣时施工操作关。

这个阶段必须检查监督的是:混凝土配合比要符合设计强度要求,搅拌时间根据混凝土坍落度、搅拌类型及出料量来决定,最短不少于60S。

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各插点的间距要均匀,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振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四是把好混凝土浇捣后的养护关。

混凝土浇捣后要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混凝土前三天的养护对其强度影响最大,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总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的高低决定,但不能小于7 昼夜。

4.3对工程实施样板管理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1) 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

(2) 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这是样板成败的关键。

在一般情况下选用技术水平中上的技术工人操作,这样容易把样板做好,推广时也容易做到。

若用一般技术工人操作,做出的“样板”水平低,无推广价值;但是用技术水平上等的技术工人,虽能做出高水平的样板,但推广困难,无现实意义(3)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4) 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

“样板”施工完毕后,现场施工项目部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样板”质量进行评定,一般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分别由项目部、项经部、公司质量科等有关质量员、项目经理或工程师鉴定通过。

有些外饰面、油漆、装饰工程或由设计方或甲方指定的项目,应请设计方及甲方参加鉴定,特殊项目,还要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参加,样板一经鉴定通过,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