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6高一下·潍坊开学考) 下面所列单位都属于国际单位制(SI)中基本单位的是()A . kg、N、m/sB . N、m、sC . kg、m、sD . m/s2、N、m/s2. (2分) (2017高一上·扬州期末) 如图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且到P点距离相等,其中某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车厢相互靠近.若不计绳子质量及车与轨道间的摩擦,下列对于哪个车厢有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 . 先开始运动的车厢内有人B . 后开始运动的车厢内有人C . 先到达P点的车厢内没人D . 不去称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内有人3. (2分)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一切阻力)则()A . 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B . t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C . 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少D . 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加后减少4. (2分) (2017高一上·福州期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 . 一本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C .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这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D . 接触面一定,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5. (2分)如图所示,开始时只有乙弹簧发生形变,甲弹簧处于原长,劲度系数k甲=2k乙,当在物体上再叠加上一个同样的物体后,那么两弹簧的情况是()A . 甲和乙弹簧受力相等B . 甲弹簧受力是乙的2倍C . 乙弹簧将承担 mg的压力D . 甲伸长量是乙压缩量的6. (2分)下列关于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 速度在减小,位移一定在减小B . 加速度大小增大,速度一定在增大C .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 . 加速度跟速度方向相同时,即使加速度减小,速度也一定增大7. (2分) (2016高一上·全州期中)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为国际单位),则该质点()A . 第1s内的位移是5 mB .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C .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mD .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1m/s8. (2分) (2018高一上·西宁期末) 一物体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以方向向下,大小为7m/s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时,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是()()A . 是物体重力的0.3倍B . 是物体重力的0.7倍C . 是物体重力的1.7倍D . 物体质量未知,无法判断9. (2分) S1和S2表示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的两根弹簧,k1<k2;a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个小物块,ma>mb。
将两弹簧与物块按右图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A . S1在上,a在上B . S1在上,b在上C . S2在上,a在上D . S2在上,b在上10. (2分) (2017高三上·清城期末)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两底角为θ的等腰斜面体,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通过一轻绳跨过斜面体顶端的定滑轮连接在一起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斜面平行,不计质量为m2的物体与斜面体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m1与m2一定相等B . 轻绳弹力的大小为m1gsinθC . 斜面体对m1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D . 斜面体对m1的摩擦力可能为零11. (2分) (2016高一上·静宁期中) 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一地点出发,沿一条直线运动,它们的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 在t=20s之前,甲比乙运动的快,t=20s之后乙比甲运动快B . t=20s时,乙追上了甲C . 甲乙间的最大距离是150mD . 由于乙在t=10s时才开始运动,所以t=10s时,甲在乙前面,它们之间距离为乙追上甲前最大12. (2分)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 . 10mB . 20mC . 30mD . 40m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5分)13. (3分) (2020高一下·烟台月考) 下列行为不可以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天宫二号”舱内完成的有()A . 用台秤称量重物的质量B . 用水杯喝水C . 用沉淀法将水与沙子分离D . 给小球一个很小的初速度,小球就能在细绳拉力下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14. (3分) (2018高一上·衡阳期末) 如图所示为某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物体以某初速度开始运动,在0~2 s内加速运动,2~4 s内静止,4~ 6 s 内减速运动B . 物体在0~2 s内的加速度是 2.5 m/s2 , 2~4 s内的加速度为零,4~6 s内的加速度是-10 m/s2C . 物体在4.5 s时的速度为5 m/sD . 物体在0~6 s内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15. (3分)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弹性形变B .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弹性形变C .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弹性形变D . 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弹性形变16. (3分) (2017高二上·柳州期末) 如图,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磁铁右上方固定一根直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当导线通入向里的电流时,则()A .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B . 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C . 磁铁相对桌面有向左动的趋势D . 磁铁相对桌面有向右动的趋势17. (3分) (2017高一上·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几个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运动图象,作往返运动的物体有()A .B .C .D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18. (4分) (2016高二上·长沙开学考)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筋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与B相连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 N.(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OB、OC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骤保持不变,那么实验结果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 . 理想实验法B . 控制变量法C . 等效替代法D . 建立物理模型法19. (4分) (2017高一上·南平期末) 光电计时器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出物体的挡光时间,这样就可以将物体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视为其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如图乙所示,气垫导轨上安装有A、B两个光电门,导轨上放有一滑块,滑块上装有宽度d=3.0mm的遮光片.现使滑块从某一位置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滑动,并依次通过光电门A、B,光电计时器记录的时间分别为t1=0.003s、t2=0.001s,并测得遮光片从光电门A运动到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0.400s.(1)在实验中,为了更准确的测得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应选用较________(填“宽”或“窄”)的遮光片;(2)由题可知,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时的速度大小,v1=________m/s,通过光电门B时的速度大小v2=________m/s.(3)滑块在气垫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四、计算题 (共3题;共25分)20. (5分) (2017高一上·濮阳期末) 如图所示,用轻绳OA与轻绳OB将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天花板与竖直墙面之间,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OB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受到绳OA、OB的拉力大小.21. (10分) (2017高一上·遵义期末) 如图所示,一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的质量M=4kg,长度L=5m;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的质量m=2kg,其尺寸远小于L.已知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现在给木板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小滑块掉下来.取g=10m/s2 .(1)小滑块在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要使小滑块在2s内滑下长木板,则力F至少是多大?22. (10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末) 假期中,小明乘坐火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他用身边的器材测量火车的加速度.小明的测量过程如下:他一边看着窗外间隔为100m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观测到他所在的车厢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10s,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16s.请你根据他的测量情况,求:(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2)火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多项选择题 (共5题;共15分)13-1、14-1、15-1、16-1、17-1、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8分) 18-1、18-2、18-3、19-1、19-2、19-3、四、计算题 (共3题;共25分)20-1、21-1、21-2、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