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2019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2019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2019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2分)1. (4分) (2016高三上·辽宁月考)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日前发现了一颗比太阳还要明亮1000万倍的恒星“R136a1”,其位于第三幅图右下角最亮处。

它的质量是太阳的320倍,表面温度超过4万摄氏度。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恒星“R136a1”最不可能属于()A . 总星系B . 银河系C . 河外星系D . 太阳系(2)假设用恒星“R136a1”替换太阳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地球两极冰川将增加②地球将遭受非常强烈的紫外线辐射③地球上将很难存在生命④金星将更可能具备产生生命的条件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 (2分) (2017高二上·汕头期中) 下列能源中,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是()A . 风能B . 潮汐能C . 核能D . 地热能3. (2分) (2013高一上·腾冲期中) 某地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左偏,且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A . 40°NB . 20°NC . 40°SD . 20°S4. (4分)形成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A . 太阳辐射B . 下垫面C . 大气环流D . 洋流5. (4分) (2016高一上·荣成期末)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全球气温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B . 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 . 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D . 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2)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 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 .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 . 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 . 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6. (4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月考)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河流位于()A . 亚热带季风区B . 亚热带大陆西岸C . 温带季风区D . 高寒地带(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A . 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B . 有一个汛期C . 冬季断流D . 年径流总量大7. (4分)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 . 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 . 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 . 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 . 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 . 蒸发B . 下渗C . 蒸腾D . 地下径流8. (4分) (2015高一上·连云港期末) 读某大洋局部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题.(1) EF线的纬度为()A . 30°SB . 30°NC . 60°SD . 60°N(2)图中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A . 甲附近海域B . 乙附近海域C . 丙附近海域D . 丁附近海域(3)乙、丁之间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 . 增温增湿B . 降温减湿C . 增温减湿D . 降温增湿9. (4分) (2017高一下·福建期中) 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判断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 . ①—a,②—b,③—cB . ①—b,②—a,③—cC . ①—c,②—b,③—aD . ①—c,②—a,③—b10. (6分) (2017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B . 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C . 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D . 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2)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 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B . 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C . 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D . 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11. (4分) (2013高一上·应县月考) 喜马拉雅山是()A .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B .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C .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D .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二、填空题 (共5题;共26分)12. (3分) (2019高一上·华阴期末) 下面两图分别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和“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其中左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弧线BD表示的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

(2)左图中B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A点此时的地方时是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时,C处此时的太阳高度是________度。

(3)左图中A,B,C三地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右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位于远日点附近的是________。

(4)左图这一天,A,B,C三地中昼长最长的是________地。

陕西各地昼________(长、短)于夜,这一天之后白昼将越来越________(长、短)。

(5)左图这一天对应于右图中的________(甲、乙、丙、丁)位置。

这一天之后的8天内,地球公转速度将________(加快、减慢)。

13. (9分) (2017高三下·江苏开学考) 图13为“2016年11月7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南京的风向是________,与呼和浩特相比,南京的风力较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与北京相比,长沙的空气质量较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未来其天气变化趋势是________。

(4)该类天气系统给我国南方地区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其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

14. (5分)(2018·浙江模拟) 读北半球针叶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是________,造成该地冬夏季节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B岛处于板块________ (生长或消亡)边界,________ (能源)资源丰富。

(3) C国中央大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________;该国农业生产布局特征是________。

(4)从洋流性质看,D处的洋流为________,对沿岸针叶林分布的影响是________。

(5) 2016年5月6日,加拿大艾伯塔省(图中E地附近)的针叶林遭遇史上最严重森林大火。

请从气候、植被角度分析此次森林火灾严重的原因。

15. (5分)读海水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B . 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C . ①②均向北流动D . 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2)如果②洋流在大西洋中,有可能是()A . 巴西暖流B . 本格拉寒流C . 东澳大利亚暖流D . 加那利寒流16. (4分) (2015高一上·福建期末) 如图,读图回答:(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该处地形为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 N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试说明理由.________.(3)在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_岩.(4)假设图中所示地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则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量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________环节的影响.(5)假设该地处在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陆东岸,则该处洋流名称是________,该洋流和________洋流(名称)交汇,形成世界四大渔场之一;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1题;共42分)1-1、1-2、2-1、3-1、4-1、5-1、5-2、6-1、6-2、7-1、7-2、8-1、8-2、8-3、9-1、10-1、10-2、11-1、二、填空题 (共5题;共26分) 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3-4、14-1、14-2、14-3、14-4、14-5、15-1、15-2、16-1、16-2、16-3、16-4、1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