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基本概况介绍
为保证编目数据规范、完整、准确、一致,回溯社区图书室中文图书以《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为依据,参考《中文书目数据制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年版)、《CNMARC书目数据编制方法及操作实例》(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将文献著录规则与机读目录格式结合起来加以叙述。
图书分类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一、图书回溯具体情况
1、回溯地点:玉桥街道、北苑街道、漷县镇、永乐店镇;
2、回溯图书数量:4万册图书;
3、预算金额:20万元,包含本项目所有费用;
4、需自带图书回溯设备。
二、编目流程
1、文献清点、查重
对回溯图书进行馆藏查重,首先进入到Aleph系统,在检索栏中按不同检索条件输入检索内容,数据库选择“中文文献库”,确定是否为重书、不同版本等等。
查重需确认以下几个方面:
a、确认没有数据新书。
如在数据库中检索不到对应本馆馆藏的书目数据,则确定此种为新书;
b、确认重书。
如检索出对应书目数据及馆藏数据,且挂接我馆单册信息,则确定为重书,做单册挂接处理。
c、如在Aleph系统中书目数据库中检索,确认为新书,有书目数据,挂接单册、建立馆藏连接。
如无书目数据可下载,须做原编。
分编过程中严格查重,防止同书异号现象(注意检索条件和检索内容是否对应)。
2、书目下载
图书通过Aleph系统检索确认为新书后,可新建一条简单数据,在010字段中录入该书的ISBN号,再在书目数据编辑界面内点击右键,选择“查找相似记录”,如检索到对应数据,可先选择查看,确认是该书后再下载到数据库中覆
盖简单数据并编辑;或者在检索界面,选择“国图联编中文库”,输入相对应的检索条件,如果检索到该书目数据,确认后进行复制记录并保存至本地服务器,并对该记录进行相应编辑修改(注意记录格式),确认无误后再次保存。
3、著录
著录工作以《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的标准为依据,遵循本馆和首图的各项编目细则进行标准化的著录。
对于重印图书及集中著录图书按本馆编目细则在Aleph系统单册信息中的一般描述栏进行注释说明。
4、分编归类
根据图书的内容归入最恰当的类,确定图书的主要分类号。
文献归类须以文献所反映的学科内容性质为主要标准,必要时再依文献的写作形式和出版形式归类。
归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丛书不做集中分类,按分册学科内容归类,著录时以分册书名为主书
名,并在机读目录461或462连接字段作检索点。
b、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视图书内容重点归类,附加分类可增加中图法
分类号字段。
5、生成馆藏记录并给索书号
Aleph系统中馆藏记录独立于书目数据,需在编制完书目数据后单独生成852字段,再与各单册进行连接。
如我馆不同分馆均有该图书需要入藏,需利用临时地点功能建立对应的馆藏记录。
索书号由分类号及种次号组成,对同类书按到馆的先后次序依次给予不同的顺序号。
6、建立单册挂馆藏
检索出对应的书目数据后,在单册管理界面的一般信息一中扫入册条码号,并检查文件类型和日期等信息;并在一般信息2里核对价格,多卷书的价格、备注信息要注意修改。
相同复本重复以上操作。
点击“馆藏链接”标签,第一本单册新建馆藏,并正确连接对应的单册记录,单册复本依次挂接到对应馆藏记录,如果正确挂接后,备注信息会以对勾方式显示。
三、图书加工标准:
(一)、盖馆藏章
1、藏书章的数量:2枚。
2、藏书章的位置:图书书名页下方中间位置印有出版社的上方。
暗藏章加盖在正文21页右下方处,不足21页的图书加盖在正文11页右下方处。
3、盖馆藏章要求位置准确、端正、清晰。
(二)、条形码
1、条形码的数量:每册图书贴一张条形码,带膜。
2、条码的位置:贴在书名页上方正中距书首0.5至1厘米空白处,以不影响读者阅读为前提。
3、条形码要求贴正。
(三)打印书标、贴书标、色标
1、打印书标
(1)、书标的数量:每册图书贴一个书标。
(2)、书标的颜色:社区图书室图书用蓝色书标。
(3)、书标的写法:索书号要位于书标的正中,使用机打形式;题名页右上角手写索书号。
2、贴书标
(1)、书标的位置:贴在据书脊下部2.5厘米处。
(2)、书标需覆膜。
(3)、贴书标要求位置准确、结实、牢固。
3、贴色标
色标位置:贴在书脊最下端。
(四)贴电子标签位置:封底正中。
(五)做好图书上架工作。